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尚情感,然而是否每 个人在同异性的交往中都必然会产生出爱情呢?答 案是否定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只具有萌发爱 情的可能性,而不具有产生或获得爱情的必然性,也 就是说爱情的形成带有机遇性。这是因为: 第一,爱情不是人的自然生理要求。我们所说 的现代爱情是指异性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在气 质、兴趣、情感志向、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共鸣和倾 慕。体现着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的统一, 感性直观和理性审度的统一。显然爱情不是一种生 理现象,不是人的情欲冲动,只有在两性结合的自 然、生理的因素中,加上精神性的因素作为异性选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伦理学会与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辽宁《妇女》杂志社以及沈阳市委党校,于1986年4月15日,在沈阳联合主办了“改革与婚姻家庭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会议就改革以来,我国婚姻家庭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近一、二十年内的发展趋势作了广泛的理论探讨。80余人与会,提供论文和资料31篇。兹把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简述于后。关于爱情与爱情中的道德问题集中起来,大致形成以下几种观点:1、爱情与异性间的友谊之区别:(1)爱情的对象是单一的,具有排他性,而异性间的友谊的对象可以是多个并存;(2)爱情选择对象与异性友谊选择的标准不同。前者的标准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  相似文献   

3.
"爱情"与"友谊"概念表征的差异——基于字词联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字词联想法对大学生爱情和友谊概念表征的异同进行了初步探究.以"爱情"和"友谊"为靶词,让被试进行自由联想,之后对搜集到的11136个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编码为18个范畴.结果显示,爱情相对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情感投入、经历更多的痛苦、肩负更多的责侄,容易联想到婚姻、家庭、命运缘分,而友谊较少牵扯.与爱情相比,友谊更易于转化为爱情,而经历过爱情的人很难再回归到友谊.这些结果与日常观念相符,为如何处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提供了实征指导.  相似文献   

4.
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地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相似文献   

6.
灵程絮语     
《天风》2020,(6)
正(1)友谊经文:雅2:23;路15:29;箴17:17"友谊"即是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浓厚。我们基督徒皈依了救主,更为主所用,弟兄姊妹皆有深厚的感情。人生就是如此,亲情、爱情、友情和神情,这一切好的友谊,都有神爱的相伴。友谊是人和人之间的财富,谚语云:"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情深恭维多,知己笑谈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相似文献   

7.
男女之间的接吻,不言而喻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触觉性刺激,是表达爱情最直接最动情的方式,也是撩起情欲、激起性兴奋的重要手段。接吻说到底,也是一种性行为。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感情失控而出现越轨行为。因此,每个青少年都应十分慎重对待接吻一类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8.
燃烧的友谊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7):44-45
他们说,婚姻中的爱情和友谊就像美酒,历久弥香。我认识一些夫妇,当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和亲密时,他们的爱情也越来越甜蜜和满足。然而,燃起一堆火,并要保持它永不熄灭,是需要作出努力和照料的。同样,建立婚姻中的"燃烧的友谊",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相似文献   

9.
黄裕生 《世界哲学》2009,(2):104-114
两性之爱,是人类个体间激发起来的一种最为激情澎湃的情感。它在实质上是两个异性个体追求作为全位格而全身心地相互投入与相互担当,直至互为唯一地共在。因为作为全位格出场而淡化、隐去了各种功能角色与社会身份;因为相互全身心的投入与承担而进入“革新了”的自己,也就是所谓“第三位格”。作为第三位格存在,不仅是与看得见的唯一者即心上人共在,而且也是与看不见的绝对唯一者共在。因此,爱情并不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人与绝对者的关系。爱情之所以能够超越世俗功利与世俗关系,就在于爱情能够打开一个神圣维度而具有超越一解放的力量。这也是爱情的神圣性所在。而爱情的危险也就在于忘却了看不见的唯一者而关闭了神圣维度。  相似文献   

10.
先秦情欲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永玉 《心理学报》2001,34(1):82-87
情欲是中国心理学思想史的重要范畴,而先秦情欲论又是这一范畴研究的发端,对后世影响很大。该文从情、欲、情与欲之关系、情欲态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先秦诸子主要是儒、道、墨、法四家的情欲理论,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现代人的生活实际进行了初步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资产阶级的所谓“爱情”)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的基本要求是使纯真的爱情和崇高的义务辩证地统一起来。换句话说,爱情和义务的统一构成了当前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家庭婚姻问题专家弗雷克夫利教授在对离婚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离婚与人的性格有关,有8种性格离婚较高: 过度浪漫型:这种性格的人对婚姻生活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幻想,认为爱情应多姿多彩,永葆热情,婚姻生活要永远像恋爱时一样拥有激情。一旦梦幻中的婚姻生活无法实现时,便会出现磨擦冲突。 过度完美型:以自己心中最高的标准来要求人和事。一旦伴侣的言行在某个方面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一种使人销魂、驯服的力量,是一腔神秘莫测、春情荡漾的情感。人们无法将爱情的情感放进试管中去化验,甚至人的理性在爱情的面前也显得那么软弱无力。爱情是潜意识的共鸣、是非理性  相似文献   

14.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也是最伤人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存着一份对爱情的期盼和对激情的渴望。从儿时的懵懵懂懂,到后来的海枯石烂、白头携老,无不隐藏着人们对爱的呼喊。人们为了爱而幸福、欢欣、人们也为了爱而痛苦、惆怅。“爱”究竟是什么?“爱”何来如此之大有魔力?可能谁也元法说清道明。不过,要想知道自己将来的爱情之路如何,了解自已的爱情之后,也就略知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有些夫妻结婚后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有的夫妇结婚不久便分道扬镳;更有人结婚离婚、离婚结婚,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最近,美国家庭婚姻问题专家弗雷克夫利教授,对离婚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离婚与人的性格有关,有8种性格的人离婚率较高。其一,过度浪漫型:这种性格的人对婚姻生活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幻想。他们认为,爱情应该多姿多彩,热情必须经久不衰,婚后生活要永远像恋爱时那样弥漫着梦幻般的激情。一旦现实生活无法实现梦幻般的婚姻时,双方便会  相似文献   

16.
一、婚姻的基础问题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既不同于封建主义的只强调封建义务而无视爱情的道德基础,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只强调个人的情欲而无视社会义务的道德基础;它是爱情和义务的统一。理由是: ①我国《婚姻法》维护的婚姻关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婚姻关系。从婚姻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上看,要求夫妻双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该对社会尽义务。从婚姻家庭的内部关系上看,夫妻之间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爱劳动的共同生活理想之上,彼此之间形成崭新的同志式的互敬互爱,互相谅解、互相帮助的关系,以及夫妻双方应该履行各自的道德义务。婚姻的社会主义性质消除了私有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  相似文献   

17.
郭晓飞 《心理科学》2007,30(1):244-246
情欲是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的重要范畴,是关系密切但又各有所指的两个范畴。庄子指出情欲对人的身心健康具负面影响,提出许多关于情欲本质及其调节的心理思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庄子的情欲本质观和调节观,这些思想对今天人们实施情欲心理调节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爱情哲思录     
爱情是什么?年轻时,爱情是生日里的一束鲜花;年老时,爱情是病床前的一剂汤药。爱情是一个迷宫,进去时很容易,要想出来却很难。爱情,是世界上最坚牢的一种情感,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种情感。说得清楚的爱情,往往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往往是说不清楚的。朋友,你可以拿爱情当行路的拐杖,但最好不要拿爱情当生命的支柱。因为拐杖断了,你只会跌倒一步,而生命的支柱若断了你跌倒的将是一生。过分相信爱情与过分怀疑爱情同样危险。当一个人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的时候,爱情就已经不保险了。一个人越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爱情就越不保险。造…  相似文献   

19.
刘艳  邹泓 《心理科学》2005,28(1):107-110
本研究的前期研究确定了大学生的三种社会能力,即事务处理能力、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和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各自所包含的维度。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这些能力因素在不同个体中的组合方式,概括大学生三种社会能力的类型特征。对1048名大学生的聚类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事务处理能力可分为5种类型:主动—干练型、退缩—犹豫型、积极—刻板型、积极—犹豫型;一般人际交往能力可分为4种类型:乐群—独立型、平和—被动型、取悦他人型和封闭—冷淡型;建立与发展友谊的能力可分为5种类型:积极和谐型、孤僻—冷漠型、期望友谊型、积极获取友谊型和不善表达型。  相似文献   

20.
读经:“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玛5:7)纯洁具有干净、不含杂质、单纯、洁白、淳朴的意思,是历来被世人所赞扬和歌颂,更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纯洁的爱情、纯洁的思想、纯洁的心灵、纯洁的友谊、纯洁的作风、纯洁的信仰等等,因此,在我们的灵性生活中把纯洁视为一种很宝贵的美德。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受物质利益的驱驶,由于对名利、地位、权力、金钱的追逐,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市侩主义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些人为了建立自己生活哲学的理论依据,大力贬抑纯洁这一美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