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王阳明主要的思想观点,二者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的。知行合一,强调是“知”和“行”两者不可分离、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质是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关系,而“知行合一”的补充与扩展即为“致良知”,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对修习道教内丹导引之术非常重视,其《年谱》中多有记载。内丹本为一种养生延命之学,王阳明却使之成为“致良知”说的组成部分。王阳明如何将道教的修为与儒家的心性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呢?这里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 1 当然,能够产生内心神秘体验的并非仅仅是道教内丹,佛家与儒家也都有类似功夫。但是究阳明一生,他似乎独钟情于道教内丹之术。  相似文献   

4.
良知自知说是王阳明良知思想的重要内涵。良知自知具有同时性,与现象学的本原意识和佛教的自证分在意识的直接性上类似,但因其与道德实践内涵结合,而又有自己的理论特殊性。良知同时自知与感性直观中感性自我同时自知(如知痛痒饥寒)及良知异时自知(通过回忆、反思而自知)有所不同,其特质在于双重自我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的良知说历来被认为具有道德动力义,但本文认为王阳明思想中该问题具有复杂性。王阳明本人并未对道德动力之重要性有明确认识,所以要进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做间接探讨与推论。通过对"知者意之体"的分析,可知良知可以作为本体而发用,由此推导出道德动力与情感也可作为"用"而源于良知。但仔细审视王阳明对于孟子四端之心的看法,就会看到他完全是从根源以及究极的意义理解四端之心。又由于王阳明倾向于以"知是知非"来统摄理解四端,导致"恻隐之心"等道德感情更多地被理解为"知恻隐"。这两点理解其实与朱熹并没有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论述王阳明“致良知”说作为生存论的基本内涵。王阳明将《大学》“致知”之说阐释为“致良知”,同时也就将朱熹藉此所建构的知识世界转换为主体的生存世界。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在个体的经验生存中的可能“隔断”,成为王阳明“致良知”说的起点;要求去除“隔断”而实现良知于经验生存中的通体贯彻,成为“致良知”的核心要义;“诚意”则是消除“隔断”而确保心体之真实体现的切要工夫。作者因此而鉴别出“致良知”的二重维度。“良知”即是“中体”,即是“未发之中”,故“致良知”即是“致中和”。“中”的实现,即是事物实在之真实情状的还原,即是真理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盛珂 《哲学动态》2012,(10):58-62
王阳明多次谈到"立志"说,立志在阳明工夫论中实处于一特殊的地位。它不单单意味着确立"必为圣人之志"的抉择,同时也是切实的践履工夫。其特殊意义在于,"立志"实现了学者在为学践履过程中的一种视角的转换,令学者每一具体的行为都被放置在"念念存此天理"的整体视域之下理  相似文献   

8.
何静 《学海》2005,(2):135-139
关于王阳明的良知说与佛教的因缘 ,国内外或是认为阳明对佛教的融通主要是对禅宗的融通 ,如侯外庐先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日本久须本文雄先生撰述的《王阳明の禅的思想研究》 ;或是像曾其海先生的《天台佛学》一书所言 :天台宗对阳明良知说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本质的”① 。我们以为自唐宗密首倡教禅会通 ,宋元以降 ,禅教合流已是大势所趋 ,而阳明的良知说所韫的佛理也正是这种会通的产物。换言之 ,阳明良知说中所韫的佛理不是单纯的禅宗或天台宗抑或华严学所能涵盖的 ,它们是阳明会通禅教的结果。如阳明的良知本体论就是天台宗、华…  相似文献   

9.
王阳明的良知说是王阳明立足儒门,融摄道家的本体论、本源论、自然说和境界论所蕴涵之哲理的产物:援引道家的本体论架构建立良知本体说,吸摄道家关于道即无规定性的思辨,申明良知本体所含之义理无具体规定性;借鉴道家本源论思维模式,勾勒出“良知→气→万物”的宇宙生成样式;拓展道家的自然论,用以证明良知存在的自然性;涵摄道家“无滞”的意境,认为良知还表征着无滞善恶毁誉得失存亡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在语录和著述中提到《易》的地方也不多见,但是从阳明的人生经历中,却可以发现《易》对阳明良知思想的建构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在居夷处困中体悟易理,在人生抉择上实践易理,并提出了"良知即是易"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阳明论易的梳理,阐明了《易》与阳明致良知之学的内在关联,为深入理解阳明学提供了一个易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11.
王阳明的"一体之仁"说存有三个发展向度:从"形上学"意义上看,其沟通了"仁学"与"诚学",通过对万物一体之仁本体论意蕴的探索,缔造出"诚学发生学"的逻辑;从"修养工夫"意义上讲,其通过"身体隐喻思维"让"己心"与"天地之心"相通,凸显儒学对生命的关怀,并落实于"一体之乐"的运作上;从"政治伦理"意义上说,其要通过"明德亲民合一论"重建"三代之治",建构社会中和谐的人己、人伦、人物关系,促发了某些"平等"因子出现。三种向度彼此区分,相互联系,充分体现出王学"理一分殊"的结构特质。  相似文献   

12.
邹守益继承阳明学说注重心上工夫的特点,援引程朱理学涵养省察工夫论,提出了以“主敬”、“戒慎恐惧”为主要内容的“致良知”工夫论.他认为,要使“良知”这种先验的本然之知转为明觉之知,就必须保持道德主体心灵上的庄敬态度.他以“心学”贯通《大学》之“格物致知”与《中庸》的“戒慎恐惧”,在继承阳明“戒慎恐惧所以致良知”观点的同时又对“戒惧”作了发挥.邹守益对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继承与发展不仅表现在持守师说、不偏左右,而且以“主敬”和“戒惧”为主要内容充实了阳明心学的致良知工夫论,被视为王学之真传.  相似文献   

13.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为学宗旨。对于"致良知"的时间和机缘,学界只是笼统地声称其酝酿生成于宸濠、忠泰之变时期。通过对第一手资料——《江西诗》的爬梳和细读,我们发现"致良知"酝酿成熟于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期间。我们把阳明九华"致良知"之悟凝练为"九华悟道"。本文首先考证阳明九华之旅的次数和时间,指出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是在正德十五年三月,而非该年正月。正月,阳明只是在江上遥望九华。其次,通过对九华之旅前后诗歌主题和基调的对比,揭示在此次之旅中阳明已从宸濠、忠泰之变的灰暗心境突围而出,为"致良知"的成熟提供了条件。最后,通过细读阳明九华之旅留下的诗歌,我们发现九华的神奇给予阳明以深邃的启悟,神秘的体验赋予他极度的自信。"致良知"思想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14.
正关于王阳明思想的形成与变化发展,钱绪山、王龙溪和黄梨洲有不同的概括与说明。这些不同的概括与说明不仅揭示了阳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同时也呈现了人们对阳明思想形成发展过程的差异化理解。面对阳明思想变化发展的复杂性,以及绪山、龙溪和梨洲等人的差异化论述,阳明思想的最后阶段,即阳明思想的最后定见无疑是最需要考察的问题。就相关论述来看,如何正确理解和定位龙溪《滁阳会语》中逮居越以后一段文字可谓是此问题的关键。而无论是就阳明的思想实际,还  相似文献   

15.
"见在良知"是王龙溪承袭并发展自阳明而来的良知观的独特表述形式,其义涵在于指示良知的当下缘构和自然流行。因为这一提法与"现成良知"有相当程度上的内涵重合,所以与龙溪同时及之后的学者往往站在"现成"的角度上对"见在良知"说进行批判。本文试图在良知的当下缘构与自然流行意义上予"见在良知"的内涵解释以新的角度,并藉以反观龙溪良知说的本体面相与工夫路径。  相似文献   

16.
常新 《中国哲学史》2012,(3):95-100,94
作为关中理学大家,李二曲服膺阳明心学之旨,其本体-工夫-境界系统立基于"良知"学说。从本体层面二曲强调"良知"的先验性,提出"良知"即"良心"。二曲通过对"良知"与"闻见之知"进行区别,认为"闻见之知"无益于德行的涵养,强调通过"致良知"的工夫达到"心与万物一体"的"至善"境界,这也是二曲"良知"说的逻辑展开。二曲的"良知"说承袭、调和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学理论争,批判了"王学末流""略工夫谈本体"、"程朱末流""做工夫而昧本体"的弊端,这种批判也是对中晚明以来学术、学风的一次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致良知"话头之前,王阳明一度试图推"立诚"为学问头脑。基于"诚"字的诚切、真切、笃实等义,"立诚"说被赋予了成逻辑体系的思想蕴涵:其一,诚其必为圣贤之志向,以此确立人生方向和为学动力;其二,立其纯乎实理之诚体,此是圣人之为圣人的核心因素;其三,诚其好善恶恶之情感,此是为善去恶而恢复纯乎实理之诚体的直接动力;其四,实其为善去恶之行为,此是恢复纯乎实理之诚体而成就圣人人格的落实下手处。"立诚"说几乎将王阳明当时的学术理论和修养功夫尽数收摄在内。不过,"立诚"说不能直接表述知善知恶之明这个维度,因此,王阳明后来放弃了"立诚"话头,而转向了"致良知"头脑。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早年出入儒释道,经龙场大悟觉化生死一念,实现了生命的彻底超拔。考诸阳明对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乃是基于"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理念:人心与天地万物神感神应,即是一体之仁的感通不已,亦即彻生彻死之"真己";但为私欲执著所遮蔽,众生沉沦于"躯壳之己",故有"小我"之生死。体证生死的关键,在于挺立知是知非之良知,笃行事上磨炼之工夫,真诚地面对现前一念,破除私欲执著之遮蔽,恢复一体之仁的神感神应,以证入"大我"之化境。然而,一体之仁的体证,不离伦物之感应,故自我的生死超越,关乎他者的生命安顿。因此,阳明之生死觉化,既未堕于虚无寂灭之窠臼,亦未落于自求解脱之坑堑,正是通过对长生不死的视域转化,阳明构建起了"致良知"的道德形上学。  相似文献   

19.
20.
阳明对"存在"的阐述容易引起争论,因为他的论证似乎不太一致.但是,若仔细分析他的"良知"说,就会化解疑虑.因此,我们从分析他的良知说展开我们的讨论.首先看他说明良知的几段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