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23,(5):7-8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就必须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而新时代藏传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在于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时代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实践在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新时代宗教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4.
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浸润藏传佛教发展,推动藏传佛教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阐释,是藏传佛教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根本目标就是不断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宗教》2022,(3):40-42
千百年来,每个宗教的生存发展都一样,本土化,才能健康延续、传承发展,否则就无法生存,这是普遍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这一重大创新论断,尤其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藏传佛教中国化”及其“五个有利于”的标准,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大小五明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五明”是指:工巧明,即工艺学;医方明,即医学;声明,即声律学;因明,即正理学,用现代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逻辑学;内明,即佛学。“小五明”是指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历算学。大小五明文化是随着佛教传入藏族地区而在藏区传播和发展起来的,大小五明原本是印度文化,流布到藏区后,便和藏族的土著文化以及与传入藏区的汉族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汇融合后,逐渐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大小五明文化。藏传佛教大小五明文化的内涵,其实探讨的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也就是“为学”和“为道…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藏传佛教的传承发展也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如何认识和对待藏传佛教中国化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浸润藏传佛教发展,推动藏传佛教作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阐释,是藏传佛教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新时期新阶段,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根本目标就是不断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充分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用团结进  相似文献   

9.
《法音》2023,(5):1-1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产物。自传入我国青藏高原以来,佛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本土文化、民风习俗、社会政治生态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藏传佛教,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文化发展及道德教化,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传佛教孕育和形成了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优良传统,成为促进民族融合、维护祖国统一、参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善哉德格     
第一次听说德格印经院,是在国外听外国人介绍的。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我率团到澳大利亚举办中国佛教文化展览,我们带去的是“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展”。提供场馆的昆州国立博物馆馆长在晚宴上和我谈起藏传佛教,说她已安排了到中国的行程,并且很想去德格印经院看看,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德格版”。那时,我作为中国藏传佛教艺术馆的馆长,对德格印经院并不了解,其尴尬之状可想而知。回国后留心打听这方面的情况,却听到了更为尴尬的故事:比我还  相似文献   

11.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史乃至于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的一个宗派。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和西藏佛教萨迦派的头面人物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在凉州会晤,议妥了关于西藏归顺蒙古的条件,从此,西藏归入元朝版图,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萨迦寺内仅存的梵文佛经等稀世珍宝灿烂辉煌,世所罕见,萨迦寺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敦煌”。在萨迦派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近一个世纪中,藏族文化的“大五明”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小五明”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和弘传的。其中,萨班对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作出了极富创造性的贡献。五世达赖喇嘛评价他说:“学习工…  相似文献   

12.
班班多杰  周拉 《法音》2007,(2):31-32,33-36
众所周知,有人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另有一些学者对喇嘛教的称谓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称呼不科学,甚至认为这有贬低藏传佛教的嫌疑。藏传佛教称喇嘛教孰是孰非、是对是错,姑且不作评论。本文仅以藏传佛教各宗派关于上师善知识的论述为依据,对上师善知识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做一些客观的诠释、解读,以便使人们对这个问题有符合事实真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2020年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对于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同胞们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西藏的长治久安,都具有十分重大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如何根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逐步推进和深化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只有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宗教,只有实现了中国化的宗教,才能更好地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2017年,"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被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和引导我国宗教中国化成为党和国家宗教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期,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西藏调研时强调指出:"要以提高藏传佛教中国化水平为重点做好宗教工作。"这些都说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是做好新时代藏传佛教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5.
金童 《福建宗教》2002,(5):45-46
出山海关,过锦州,涉过大凌河,再北行40多千米就是闻名遐迩的“东北藏传佛教中心——瑞应寺”了。人们只知道有个西藏,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还有一个号称““东藏”的喇嘛教圣地。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时又迎来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怀西藏自治区及其他涉藏州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保护,其中尤为关注藏传佛教及其文化,并多次提出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既包含了藏传佛教的理论和历史等重大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佛教哲学的现代阐释、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其中,用当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佛教哲学的解读发挥了佛教文化启蒙的历史作用;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为“佛教是文化”的论断提供了学理支撑;而佛教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作为佛教中国化研究的核心论述之一,迄今对学术界思考宗教中国化问题仍富有启发意义。方立天先生的佛学研究是当代东亚佛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论的探索构成东亚大乘佛教研究现代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应用价值的关注体现出一位佛教学者的学术洞见。  相似文献   

18.
1984年第一期《西藏研究》刊登了中国佛教协会理事、著名藏族学者才旦夏茸教授撰写的《藏传佛教各宗派名称辨析》一文。文章就汉语中有关藏传佛教宗派名称的习惯叫法作了辨析。关于不能同意称藏蒙传佛教为“喇嘛教”之见作者指出:“正如汉族地区自古盛行的佛教即称佛教才合乎本意而无争端一样,藏传佛教,汉语也应称佛教;或冠以地名,称西藏佛教;蒙传佛教则称蒙古佛教。我认为这样命名根本无错。”作者还指出:由于喇嘛教这一错误的名词,使现在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藏族喇嘛们对佛法进行了许多改革和掺混,把藏蒙传佛教看成不同于佛教的“喇嘛教”,“是佛教的异类”。作者说:“这是绝不能同意的。”关于不同意称佛教宁玛派为“红教”之见文章说,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称呼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开始的。那时班智达牟迪及大译师仁钦桑  相似文献   

19.
<正> 佛教,这一原是外来的宗教,而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甚至也被认为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宗教,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中国化”了。原来,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之后,为了适应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它必须把自己改造成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就首先要求它必须向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靠拢。它在经过了汉代的方术化和魏晋的玄学化之后,到了南北朝,同儒家的关系便日益密切了起来(虽然它们之间也经常地发生矛盾和斗争);而自从北齐的颜之推提出了“仁者,不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1,(6):6-9
1987年9月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北京西黄寺正式宣布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学员开学典礼。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成立,不仅是佛教界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藏传佛教转世活佛的教育将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现代学院式教学;藏传佛教各派青年学僧济济一堂,显密兼学,充分显示了今天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平等和团结,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十世班禅大师为了整饬藏传佛教,面向未来,使法脉得以流传,同赵朴老酝酿成立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因由两位大德共同发起,得到中央的支持和批准,这座藏传佛教的最高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