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加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新加坡有清真寺80余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素丹清真寺、纳官清真寺、阿尔阿布拉清真寺等。1968年成立的新加坡伊斯兰教理事会是新加坡伊斯兰教的全国性宗教组织,该组织协助政府处理穆斯林事务,负责各界对穆斯林的捐赠、援助和朝觐等事务,以及向清真寺发放资助及维持与各国伊斯兰教组织的联系。(1)自20世纪60年代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通过多种途径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宗教管理,营造了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的健康传承指明了正确方向。开展国旗进清真寺、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清真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的活动,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2年6月17—22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组织98级毕业班全体同学到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毕业实习。在江苏省南京市宗教主管部门及南京市、扬州市伊协的大力支持下,毕业生参观了该省净觉寺、吉兆营清真寺、仙鹤寺、六合清真寺、镇江清真寺、南京殡葬服务所等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了普哈丁墓园、清代学者刘智之墓、郑和衣冠冢、达浦老故乡,学员每到一地,不但认真听取该地伊协及阿訇的情况介绍并与之座谈,还在那里追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的伊斯兰文化遗迹和悠久历史,学习中国伊斯兰近、现代先贤致力于伊斯兰教研究的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珍藏的《上海清真寺成立董事会志》文献,分析了上海清真寺董事会代表的穆斯林社团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以及与教职人员和教民的关系;简略地分析了清真寺董事会如何处理内外矛盾和调解社团内部矛盾的经历;文章通过宗教及和谐模式的角度分析了上海清真寺董事会在中国伊斯兰教中的样板作用;文章最后概括了董事会的借鉴意义,认为这样的宗教社团组织的出现是近代中国伊斯兰社会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形势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15年斋月期间,西安高新锦业路清真寺举办了与回坊清真寺以及伊斯兰学者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不同的阿訇、学者来寺演讲。定纪平、李金亮、刘建荣、穆永胜、白璋、王永宝等各位阿訇尔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弘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阐扬伊斯兰教的中正之道,从伊斯兰教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宗教和顺探索新的宣教方式;精彩纷呈的卧尔兹让坊民们如沐春风,信仰提升。特别是,今年的盖德尔之夜,  相似文献   

6.
正"四进"清真寺活动在全国的开展,必将激励全国伊斯兰教界和穆斯林群众自觉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宗教工作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总体要求,使我们伊斯兰教界明确了新时代的重要使命和任务。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国家宗教局确定的“教风年”。教风建设既是伊协、寺管会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宗教界人士要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它事关创建和谐清真寺的深入开展和伊斯兰教的社会形象问题。中国伊协在向伊斯兰教界发出《开展创建“和谐清真寺”活动的倡议书》中明确指出:教风端正就是主持教务活动的阿訇、伊玛目有较高的宗教学识、文化水平,宗教操守、品德修养好,能结合社会发展进步宣讲教义教规,弘扬伊斯兰教“和平、中道、团结、宽容”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伊协倡议:一、倡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清真寺;二、倡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三、倡议《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进清真寺;四、倡议宗教礼仪、宗教文化、宗教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五、倡议伊斯兰教界将批驳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作为解经工作的重中之重,祛邪扶正、正本清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9.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而且神圣的地位,是伊斯兰文化的物化表现。由于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纽带作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而言,清真寺在回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一、清真寺名称的由来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礼拜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与每一位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伊斯兰教最早的清真寺为:“古巴依”清真寺,位于麦地那近郊约三公里处,是由先知穆罕…  相似文献   

10.
清真寺民主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伊斯兰教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讲经宣教、培养宗教教职人员、办理教务的场所。为保障清真寺合法权益,加强清真寺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2018,(3):9-10
各地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我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在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工作中,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和清真寺肩负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正宗教工作动态湖北省伊协举办全省伊斯兰教界人士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5月16日至17日,湖北省伊协在武汉举办全省伊斯兰教界人士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对全省各市、县(区)伊协会长、秘书长,各地清真寺寺管会主任进行培训,部分阿訇和流动穆斯林代表也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的健康传承指明了正确方向。开展国旗进清真寺、宪法和法律法规进清真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清真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的活动,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14.
2018年5月18日上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东四清真寺举行"四进"清真寺活动启动仪式,向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和清真寺发出倡议,倡议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和向北京清真寺赠书的活动。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等重要论述为我国宗教包括伊斯兰教的健康传承指明了正确方向,落实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开展“四进”清真寺活动是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5.
正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保障民族习俗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穆斯林群众的重要阵地,也是穆斯林群众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的特殊窗口。清真寺寺管会,是一坊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群众组织。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等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我就如何担负清真寺寺管会职责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是我国伊斯兰教传入最早的城市之一,明清以来,南京先后存在过清真寺58座,女学8处,义学2处,息心亭3处,合计南京伊斯兰教宗教场所遗址点共有71处。由于许多清真寺早年多毁于太平天国、日军侵华战争,以及十年文革期间,许多清真寺的真实面貌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如果能保存一张民国时期清真寺的老照片已经是一件困难的事。据今年已  相似文献   

17.
正各地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是对我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在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工作中,各地伊斯兰教协会和清真寺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倡议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伊斯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清真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各种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探讨其艺术特点,指出伊斯兰教经过长期的传播,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东南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变迁的角度而言,清真寺已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东南亚人保留了清真寺的经典样式和宗教含义,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并倾注了大量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是国际友好往来的中心,在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北京也是反映中国宗教活动状况的窗口。例如,北京伊斯兰教活动的状况,对全国穆斯林群众以及伊斯兰世界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北京联合大学佟洵教授的新作《伊斯兰教与北京清真寺文化》一书,以北京地区的清真寺为载体,循北京地区伊斯兰教学者或阿訇的活动为线索,详细阐述了北京地区伊斯兰教的历史事项,犹如打开了一幅长篇画卷,把丰富多彩的北京地区伊斯兰教风貌和清真寺文化景观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20.
北京地区现有清真寺68座,分布在各个区县。“北京伊斯兰教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对北京68座清真寺的考察与调研中,在北京顺义区杨镇清真寺和牛栏山清真寺内发现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伊斯兰教文物“铜汤瓶”和8人抬的亡人“埋体匣”。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宗教文物当属清末至民国年间流传下来的珍贵器物。“铜汤瓶”及其8人抬“埋体匣”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北京伊斯兰教和清真寺文化提供了佐证。铜汤瓶是穆斯林在礼拜前做大净和小净时使用的一种器皿。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做小净或大净。大净,就是用流动的净水冲洗全身。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