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佐 《中国宗教》2020,(2):38-39
一、和而不同是中国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基石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就提出"和而不同"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价值取向,成为中国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宗教宽容精神。中国自古便有尊重多元宗教信仰的理念与主张,孔子重视传统宗教的社会教化作用,对于政教关系则提出"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敬"就是对于各种宗教表达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远"就是政治意识形态不是某种宗教。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各大宗教从古至今基本呈现出和平共处,兼容并蓄的状态,特别是被誉为"寿岳"的南岳衡山,更是宗教和谐相处的典范:千余年以来,佛道二教同处一山,共居一庙。在抗战期间,南岳佛道两家精诚团结,并肩作战,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共赴国难,济世救民,南岳72峰之尾的岳麓山至今亦是儒释道同处一山,这种和谐相处的宗教文化景观可谓难得。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团结互助、多宗教和谐共生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做好新时代内蒙古宗教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以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为重点。本文将从分析内蒙古宗教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就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4.
金庸武侠小说不同于其他武侠小说之处,在于它一般都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家精髓不露痕迹地融入到人物情节当中。从宗教文化视野看,金庸小说涉及的宗教内容相当丰富,有的涉及宗教人物或  相似文献   

5.
王栋 《中国宗教》2022,(5):88-90
如何理解“中国宗教”的整体特点?这是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学理支撑之一。李四龙教授最近出版的《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立足于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传统和民间信仰,尝试以“人文宗教”作为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揭示中国宗教的人文结构,积极探索反映中国人信仰传统的宗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世界上宗教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交织,往往成为国际政治冲突的要素;而地球村的形成、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要求用贵和哲学取代贵斗哲学,才能实现多元宗教和谐共生。宗教和谐理论是唯物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处理宗教关系的创造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7.
林安梧教授谈儒释道三教一九九六年金秋九月,一场海峡两岸宗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刚刚结束,与会的台湾学者,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又专程到四川联大宗教所为所里的硕士、博士生作了一次精彩的学术讲演。林安梧教授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儒释道三教的异同及其融通之...  相似文献   

8.
论宗教间的和谐与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和谐社会与宗教宽容全球伦理的主要推动者汉斯·昆(Hans Küng)有句名言“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的和平。”宗教间的和谐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各宗教间和平共存、和合共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和而不同”的和谐。宗教间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各宗教间有足够的宽容。因此,对各宗教间的宽容进行历史反思也许能对当前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是促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关键,是管根本、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宗教文化的相互影响融合源远流长,在两者不断对话汇通、彼此涵摄的历史进程中,呈现出儒释道和谐共存、相互渗透,伊斯兰、天主教、基督教等积极适应中华文化的格局。但总的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宗教正处在从自发向自觉的发展阶段,在理论与实践中尚存在若干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思路、明晰路径、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法轮功一种具有民间宗教特点的附佛外道︵上︶评李洪志︽转法轮︾及其法轮功陈星桥【编者按】中国的民间迷信具有漫长的历史,它一般依附于当时的主流文化。秦汉时期,民间迷信主要依附于谶纬和神仙方术。隋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为核心的格局,因而此后的...  相似文献   

11.
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与斗争,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近千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总画面。因之,研究“三教合一”的种种关系,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总趋势和规律以及“三教合一”在封建皇权控制下所起的社会作用;也可以了解“三教合一”对我国及周围的邻国宗教、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所起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一、儒释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种文化的国家,宗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史。在先秦以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我国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传入开始就拉开了本土化的序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已与中国社会和谐相融,各族穆斯林既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又是爱国的国民,从思想和实践中都体现出爱国爱教的特点。当前,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崇尚俭朴、反对奢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宗教共同遵循的宗风。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动荡的形势下,维护这一优良传统、提倡节俭、主张艰苦朴素、反对盲目追求奢华的意义更加凸显。因此进一步挖掘和探讨中国宗教崇俭戒奢的历史传统,使其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很有必要。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本,三者都有崇俭戒奢的历史传统,本文主要以佛教和道教为例。  相似文献   

14.
儒释道融合是明代宗教文化的一大特色,自然也成为明代宗教绘画的重要表现主题。无论是明代的传统绘画、水陆画,还是木版画,都生动体现了儒释道融合思潮对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明代的宗教绘画,有助于把握儒释道融合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化解信仰缺失危机的积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民初至"文化大革命"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极端思潮酿成我国社会信仰缺失的危机,一度造成社会道德衰败、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严重、宗教问题凸显、社会和谐稳定难以维持等社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社会向信仰常态回归已成趋势。因此,顺应全球化进程,发挥社会宗教信仰包容融合的特别优势,因势利导促成各宗教和合共生的"宗教共同体",并以此主动化解信仰危机和相关的社会问题,不失为可供选择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纪华传 《中国宗教》2018,(10):24-25
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首先需要社会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种族暴力、恐怖主义,有不少是由宗教之间的隔膜与冲突而引起的。因此不同宗教或文化间的和平对话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就佛教教义看,佛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是靠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进行的,未曾因为信仰的原因而发动战争。中国佛教史上的儒释道关系,可以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践 《中国宗教》2023,(9):44-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决定了中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就当前的宗教工作而言,如何维护、发展、创新宗教多元并存格局,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多种宗教共生共存是我国宗教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特征。中国宗教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礼仪制度的同时,不断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不断融入中华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发展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就是这种历史逻辑的延续和升华。当前,处理好我国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是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基督教开展宗教对话的理论探索和对话实践,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是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宗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民族宗教互动现象突出、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走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多方面关系。藏彝走廊作为西南边疆"治藏稳边"的特殊地理文化单元,其宗教关系在全国宗教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重要影响。藏彝走廊区域宗教信仰形态丰富,且长期以和谐共生为主流,相互吸收接纳,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作用,其多元宗教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在当代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快速的社会经济变迁带来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分化,各种新思潮、新思想相互碰撞,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也是前所未有的深入和激烈。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差异,警惕、抵制极端思想的蛊惑,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文化素来温和宽容,中国宗教也有和谐共生的传统。千百年来,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和谐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