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65周年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65周年研讨会综述曹立群(南京大学哲学系210093)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苏省哲学学会不久前在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公开发表65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以新发表的文本...  相似文献   

2.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3年12月11日至1994年1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美学思想管窥/伍荣华//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4.181~183关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批判性探讨/辛敬良...  相似文献   

3.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7年5月16日~1997年6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及其理论变革意义/王金福∥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21~25对象化“反对”异化——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全国报刊部分哲学论文索引(1997年7月11日~8月10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论断试析/高中建、巨乃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新乡),1997.3.6~10康德和马克思/程志民∥马克思主义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走向哲学新视界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走向哲学新视界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张一兵1845年4月间,马克思在自己的记事笔记本(1844—1847年)第51—55页中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本来,《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哲学文本,其理论逻辑定位是清楚的,因为它经过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直接指证。可是在本世纪30年代以后,具体地说,也就是马克思的一些早期论著(包括《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问世后,以西方“马克思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家的某种特定理论解读意向为开端,《提纲》的地位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6.
美学享受与精神启示:论马克思主义人的美学生成观庄锡华“生成了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充满情感的独白。在...  相似文献   

7.
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新认识〔民主德国〕 1.陶伯尔等79①马克思1841年3月至1843年3月间世界观的发展 问题〔民主德国〕1.陶伯尔79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苏〕T.M.奥伊则尔曼81⑥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背景〔民  相似文献   

8.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汪信砚,李志//哲学动态,2007.9历史与实践——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金崇碧//湖北社会科学,2007.9文本的命运(下)——《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保存、刊布与版本源流考/聂锦芳//河北学刊,2007.5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思想性质的定位问题/王金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走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马克思对劳动的存在论阐明/刘兴章//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翻译与差异性:马克思文本研究中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9.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走出早期马克思———兼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逻辑进路 /旷三平 //哲学研究, 2004. 12“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卜详记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重建“人民生活”和“国家生活”的同一性———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题 /李晓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人的类本质:解构与回归———解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刘卓红,石德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彭学农 //上…  相似文献   

10.
李乾坤 《学海》2012,(3):144-147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马克思"社会"思想研究主要关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为何会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意义上的"类"转向"社会"这一问题的探讨上。然而,如果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我们会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被忽视了:马克思的"社会"①概  相似文献   

11.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透视现代性———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独特视角/郑元景,徐梦秋//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马克思的“哲学本体论”是什么?———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丛大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维度———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王熙恩//学术交流,2005.11论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一种解读/刘荣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经典表述”的再阐释———重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于"巴黎手稿"("巴黎手稿"包括通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手稿和"穆勒评注",本文主要聚焦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传播与接受史,以期对学界围绕马克思"早期"和"晚期"著作而展开的相关论争作一批判性考察。几乎所有公开出版的有关马克思早期著述的重要研究文献(特别是在德语区、法语区、前苏联和英语国家),都吁求要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进行全新的和严格的解读;同时,也几乎是所有的解释者都理所当然地假定,"巴黎手稿"是一部业已完成的著作。然而,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所谓的"巴黎笔记"的文本分析,使我们有可能一方面反对将前者视为一部完全成熟的文献并借此宣称马克思思想是一个以其为基础的整体,另一方面也反对将其视为一个定义明确的理论文献并借此将之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科学"阶段相对立。  相似文献   

13.
成龙 《现代哲学》2001,42(3):101-106
近年来,在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劳动观还是不成熟的、理想化的劳动观,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近笔者重读《手稿》,发现《手稿》尽管还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其基本的出发点已经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劳动观,劳动观是贯通《手稿》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马哲史研究会,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于四月下旬举行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学术讨论会。对《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地位、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不同看法综述如下: 第一种看法认为,《手稿》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是新哲学形成的标志。理由是:(1)《手稿》是包括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在内的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祥地,它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2)《手稿》是从经济学上剖析市民社会的第一部著作,特别是在异化劳动的理论中,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系列基本的规定性,如关于人“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  相似文献   

15.
(1981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东德〕G.迈斯涅尔《文摘》 1981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与民族运动—多样性问题 〔澳〕伊恩·卡明斯《文摘》1981 年第5期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结 构〔苏〕阿·弗.契尔丹采夫《文 摘》1981年第5期卡尔·马克思与异化〔美〕伊格纳斯· 费尔利希特《文摘》]981年第5期 “异化劳动”理论初探—读《经济学 —哲学手稿》胡福明《群众论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的异化及人道主义思想探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何新 《人文杂志…  相似文献   

16.
“人化了的自然”与“对象化了的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也是马克思论美的认识论基础。由于《手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未完成的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系统整理公开发表,这就给如何理解这一论题带来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17.
1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沉睡了近一个世纪,于本世纪30年代(1932年)才正式问世。《手稿》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事件。它使我们有可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唐正东 《学海》2007,42(3):17-24
本文通过对青年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布鲁塞尔笔记”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曼彻斯特笔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著作的文本学考察,剖析了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物质生产”等马克思哲学中的基本概念重新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我们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手稿》)的研究中,这部论著主要是作为经济学文本被解读的。自1939年它第一次发表以来,这一论著就基本上被视为马克思经济学变革初创时期的重要经济学手稿(《资本论》草稿)。在研读的精深层面上,我们主要看到经济学家的身影,固然也有一些哲学家不断地从这一文本中找到“三大社会形态”和“异化”等概念,但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没有想到,这一手稿实际在总体上就直接具有哲学和经济学二重性质(准确地说,这一手稿应称《1857—1858年经济学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剖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他的整个哲学时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如果联系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研读、评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哲学革命变革的起源,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内容和本质的一把钥匙。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