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2.
思考的花絮     
佛教认为,偶尔抽一两口烟或一点点风流,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佛教徒。人的向善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并不是每犯一次错,就会有一块石头砸住他前进的双脚,而是每纠正一次错,人就会朝至善至美跑近一步,更多的门窗会为他打开,他看到的风景会更多更美,他得到的智慧会更纯粹,更不易被岁月所风化。  相似文献   

3.
在决定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的政治和信念中,经济事实具有根本的重要意义,但我认为,忽视非经济因素在实际中一定会冒致命的危险。——B.罗素我认为,智慧是对生活的正确理解,这是科学本身不能提供的。所以,科学本身的前进,并不足以保证任何真正的进步。——B.罗素教育他怎样生活,噢,更难的课是,教他怎样去死。——B.波尔提斯  相似文献   

4.
复得返自然     
导言 亚西西的圣法兰西斯是中古时期基督教最优秀的代表。他生存在一个宗教较历史上任何时期更趋形式化与制度化的时代,然而他却表现出一种吸引人的生命力,就是完全地委身遵从耶稣的教训。他的地位在中古时期的基督徒领袖中是独特的,因为他关注到上帝对基督徒的要求,就是要他们热衷,并且不断地致力  相似文献   

5.
对于从康德到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发展的考察,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雅斯贝尔斯是以康德作为他的出发点。雅斯贝尔斯的“存在主义在概念上和作法上都是康德式的”,——如果我们回想一下那些保证我们作出这样论断的根据时,那末,上述结论就更为清楚了。但是,这里发生一个困难。雅斯贝尔斯是以康德作为他的出发点,这样说是有一个前提的,而这个前提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对这个前提很自然地提出的解答就是:当康德说休谟曾把他从武断的迷梦中唤醒。“我坦白承认,正是大卫,休谟的提示这件事,在许多年以前第一次打断了我的武断的迷梦,并  相似文献   

6.
狄德罗的艺术理論,虽然就它的本身来講,其意义比在他的作品中出現的活生生的艺术要小一些,却也有它的極大的历史重要性。他把美学創造成一种科学或科学的尝試,他又建立了艺术批評(“沙龙集”)和戏剧批評。和他的哲学理論一样,狄德罗的美学理論归結为一个他所不能解决的問題,以一个矛盾告終,从而展开了一些远景,并提出了一些我們今天还沒有解决的問題。他根本沒有  相似文献   

7.
找准参照物     
正一座高山远远望去,我们会觉得不过如此,凑近了再看时,方觉出它的高和大来。于人亦然,你若不了解一个人,他在你眼里顶多算一个活物,你若对他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洞悉他的平凡或者不凡。换句话说,标准不同,距离不同,亲疏不同,人、事、物呈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迥然有异。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标准,清楚地定位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世间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我们不能让经验蒙蔽了眼睛,更不可让主观  相似文献   

8.
康德与道德     
如果苏格拉底称得上是“道德科学的奠基人”,那是因为他出生在某一个社会阶层里,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地点和时代里,这里传统习惯已摇摇欲坠,道德准则丧失了威信,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等等概念被看作为成见,而他却相反指出了这些概念所表达的是每一个有理性的人在思考时所必须注意的并给他的意志确定规律的一些价值。善和恶不是武断的约定,它们应当是当思维的主体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灵性生物时所同时取得的认识的内容。道德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是齐头并进的。谁要是否认道德价值,他就是一  相似文献   

9.
由1988—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出的几点启示哈尔滨医科大学七年制学生(150086)于淼在人类历史进程的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举世瞩目的医药学家,他(她)们为推动历史的前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图从1988—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0.
〔译者说明〕这是法国历史学家维拉尔1964年2月在“法国知识界天主教中心”所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的一个报告。他以历史家的资格,自称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历史的客观性,同时批判法国人格主义哲学家保罗·里苟和其他一些人的观点,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国学术界在历史观点上的一些争论情况。作者认为马克思是哲学家,但不是历史哲学家。他说马克思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的学者”,但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不是历史哲学,而是受到或将受到经验检验的一套假设。他说马克思根据过去的思想家的遗产,提供了一系列社会史的基本概念,所以是历史社会学的第一个理论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观点,应用在历史研究上,就是要同当前的斗争相结合,不要只研究过去。作者主要阐述了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他从理论上解释了几个问题:生产力概念,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概念,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适应规律”。第二,他阐述了“作为批判工具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他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批判方法表述成达样一条规则:“对于决定历史家的主观性的那些客观因素的认识,应当通过历史家的专业操作,给历史家提供一种本领,使他能够看透过去的人们的主观性,从而得出关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的一个客观的看法,这就是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的最高阶段”。第三,他阐述了“作为辩证法工具的马克思主义”,他又把它叫做“建设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观察一切历史现象的三种连续的方法:第一步把历史现象看作“征兆”而进行论证和分析,第二步是向后看而把它作为“结果”来考察,第三步则向前看而把它作为“原因”来考察。他说这种方法可以在归纳和演绎之间、分析和总体化之间、循环的证明和确实的前进一步之间实现必然的联系。作者虽然自己说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但是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观点力求妥协,例如他虽然对里苟进行争论,却又对里苟的一些观点表示赞成;他虽然说萨特尔“信口开河”,但又采用了萨特尔的一些术语,如“总体化”、“实践的-惰性的”存在物等,来解释问题。他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战斗的政治立场和科学态度的一致,但是在解释上都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李洪志在他的《转法轮》一书中多次强调“因为我们是佛家的”,所以他建立的所谓功法要采用佛家的符号.又自称:“我门法轮大法的标记是法轮。”“我们法轮大法是佛家8万4千法门中的一法门,在我们这一次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从来没有公开传出过,但是在史前一个时期广泛度...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孤苦的少年四处流浪、乞讨,晚上则随便找一个地方过夜。有一次,他连着几个晚上,都蜷缩在一间大饭店门廊的角落躲避风雪。  相似文献   

13.
王艾宇在来稿中指出,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看,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都是应该肯定的道德范畴,它包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一些非常积极的精神。他认为仁作为一个深层的社会意识和大众化的观念,古典涵义是孔子所说“仁者爱人”,其现代涵义,正如毛泽东所说,“仁象现在的亲爱团结”。笔者认为义就是惩恶扬善的精神,仁是行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伟大的军事领袖、政治领袖、社会改革家,邓小平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的革命导师们一样,在革命的理论创造和革命的实践活动中,也在文艺思想方面有着重要建树,闪耀着理性的光彩。邓小平的文艺思想是在他所经历的长期革命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历史是有阶段性的,是划分为不同阶段的。邓小平在走上伟大的革命道路之后,经历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后的建设时期(文革是一个特殊时段)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每个时期既前后相续、互相联系,又各自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和社会生活内容。作为能动地反映社会现实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创造者与历史的推进者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所谓历史的创造者,指的是引起和推动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力量,不管运动的方向是正向的还是逆向的。然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是历史的推进者,而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便是历史的非推进者。历史的推进者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是通过他们在人类社会中创造或协助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改进人类社会的面貌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专家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总希望一夜之间成为世上最伟大的陶工,制作出举世无双的陶器。于是他找来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精美陶器,他或买、或借、或拿家当交换,总之他狂热地做着这一切。他细心观摩、深入研究这些陶器,但他对制陶总不能持之以恒,总是今天觉得这个陶器好就马上模仿,明天觉得那个精美就赶忙仿造。几年下来,工夫下了不少,陶器更是买了不计其数,但自己的仿造技巧丝毫没有进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任何科学在研究它的对象时,总是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受一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因为每一个科学家在制定和执行他的研究計划时,总不能摆脫他自己的世界观的影响。恩格斯說,“不管自然科学家們高兴采取怎样的态度,他們总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問題在于他們究竟愿意某种坏的时髦的哲学支配他們,还是愿意由一种建立在通曉思維历史及其成績的基础上的理論形式来支配他們。”  相似文献   

18.
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出生在一个平凡家庭的他,过着和同龄人一样的琐碎日子。上学,读书,玩耍,在平淡的岁月中一点点长大。如果非要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他对历史的痴迷。  相似文献   

19.
康德的历史哲学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领域。西方学术界对康德历史哲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康德被视为“非历史主义的”思想家,19世纪的历史主义学派认为康德的历史哲学依然停留在已经被他的批判哲学克服了的启蒙运动水平上。克罗齐认为“康德没有感觉或理解历史”。勒维特等人把康德排除在历史哲学之外,狄尔泰甚至准备撰写一部《历史理性批判》来弥补康德批判哲学的不足。直到20世纪,康德历史哲学才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使上述情况开始有所改观。正如柯林武德所说的,“历史研究并不是康德的一个主要兴趣,但……即使在他所知甚少的一个题目上,也能使他发挥出来象他在伏尔泰、卢梭和赫德尔这样的作家身上所发现的那些思想路线,并写出了一些新的和有价值的东西”。本文的宗旨,也就在于对康德历史哲学中这些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作一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回族发展史,十九世纪后半叶,堪称是一个具有阿訇身份的杰出回族人物集中涌现的时代。比如对回族现代文化产生过引领作用的“四大阿訇”哈德成、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就不约而同相继出生并成长于这一历史时期。谈到这一点,另一位完全可以并列其间的回族人物就是大阿訇马良骏(1867-1957)。他恰好也是出生并成长于这一历史时期,而且与“四大阿訇”一样,他一跨进二十世纪的门坎,很快就在教界和学界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