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冰天雪地,大雪封山,山道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艰难地行走。天寒地冻的时节来到九华山,他不是来朝圣的,彼时他也不信佛,他是来寻找母亲的。深一脚、浅一脚,他在九华山的山道和寺院间留下一串串脚印。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天,在美国佛蒙特溜冰场的座位席上坐着一个年轻人,他静静地坐着,看着在眼前不时闪过的那些溜冰人,此时溜冰场上空的温暖阳光可以让他很享受着这种美好的时光。自从他卖掉了家传的卷烟纸厂后,得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他正琢磨着如何借着这笔钱再发一次横财。在溜冰场旁边有一家咖啡店,每次他到溜冰场的时候,都会在这个咖啡店里喝上一杯。这家店的咖啡很合他的口味,最后他把这家小店买了下来,自己卖咖啡。一年后,他成立了一家咖啡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的一天,日本东京国立中学的一间教室内,正在进行年度的作文测试,一个矮瘦的男生此时正紧张地在抽屉里搜索着一本作文书。他身体多病,最讨厌的课程便是作文,最喜爱的事情是户外运动,攀登珠峰是他最大的梦想。作文老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使他的梦想暂时停歇,当老师的手触及他的手时,他感觉有一种一脚蹬空的失落感,在失去依赖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借助于自己的空想完成今天的考试。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洛杉矶生活时,我找了一名摄影向导,他叫罗伯特·李,出身于美国印第安人拉科他部族。一天,我去拜访罗伯特·李,他向我讲述了在拉科他部落里流传很久的、令他引以为荣的传统。在英国人踏上美洲大陆之  相似文献   

5.
巴山,中国新闻摄影界的一支老枪。枪,是他的笔,是他的镜头。他获得了第八届广东新闻"金枪奖",用"一支老枪"来形容他倒也刚刚好。你看他那怀抱老枪的样子,犹如好钢在手,揽得了一肚子瓷器活!他是摄人的,我是画人的,这其中便有着一种相通与默契,于是乎,见他第一眼,便有了想画他的愿望。那是一次惠州画院组织的采风活动。我和巴山都在"猎取"。看到他随意靠在栏杆上小憩的当儿,我只是对他吱了一声"行,就那样儿!"他一听当然就明白了,被长海"对焦"了。这老哥还算配合,眯缝着眼就"瓷"在那儿了,一袋烟的工夫,我这边厢就框架就妥了。  相似文献   

6.
李强 《天风》2002,(4):46-46
爱好体育锻炼的费爷爷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在他的身上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一颗喜乐的心,无论是在教堂里,还是在浙江神学院,他都是一位快乐的老人,当笔者问他有多高寿时,他也忘不了学“老外”的幽默:我是年轻的83岁。是的,在他的身上,除了他那银白的头发,他的身体素质,他的心灵都是年轻的。也难怪,神学院的学  相似文献   

7.
前方转弯     
他曾是蜚声国际影坛的巨星,然而就在他在影坛呼风唤雨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让这一切戛然而止。1995年8月,在参加一场马术比赛时,他意外地摔下坐骑,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知道自己终生只能与轮椅为伴时,他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让我早日解脱吧。那段日子,他精神颓废,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自杀。  相似文献   

8.
70岁以后,他突然如同变了一个人。他组建了自己的舞蹈队,和一大帮老年人又蹦又跳,乐此不疲。他开始变得特立独行。他一个人在街上又跳又唱,一个人在大树下思考,一个人和城市里的乞丐聊天。身边的人渐渐对他表示不解。有时,别人和他吵架,骂他骂得面红耳赤,可他居然还朝别人嘿嘿傻笑。那人再也骂不下去,反而有些自讨没趣地走了。有时,在快餐店里排队吃饭,或者在汽车站里排队买票,他都是站在最后一个。偶尔有人插队,他也不恼。有时候,他甚至笑眯眯地对他们说,来,你们排前边去,我不急。众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相似文献   

9.
正他经常在外面喝酒,每次喝酒回来,妻子总会及时递来一杯温水。有时候他倒在床上就睡着了,那杯水就会放在床头柜上,他半夜醒来,喉咙干了,随手就可以端来喝。一次在外面喝酒,朋友对他欲言又止,在他的追问下,朋友道出了实情,说是有天在街上看到他的妻子和一个男人举止暧昧,他听了,当时就蒙了。回到家里,妻子一如既往递来一杯温水,他没有接,他本  相似文献   

10.
金素银 《天风》1996,(9):39-39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  相似文献   

11.
一个男孩,小学5年级时还口吃。他哥哥听说抽人大嘴巴能治口吃,所以他一结巴,他哥哥就突然抽他,但还是没治好。上初中,他还是特腼腆,特别不敢说话。有一次演讲比赛,因为他课文朗诵得不错,校长就让他参加,并说背好了就能得奖。所以,他事先就拼命地背。在家里,他爸爸妈妈随便挑出每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他立刻就能把那一整段都背出来。真是倒背如流!  相似文献   

12.
让-保罗·萨特尔在风华正茂时就号称是欧洲最受人赞誉的大名鼎鼎的哲学家。他于今年四月逝世。关于他逝世的各种讣闻都象是在描绘一座停止活动的火山,也象是在刻划一位此时还肯定受人尊敬的年高德劭的圣人,尽管他的积极影响已经缩小到消失点了。数以千计通过阅读他的撰著才认识他的人,在获悉他逝世的消息后不约而同地作出了悲痛和震惊的反应,在巴黎为他送葬的行列也浩浩荡荡,这种情况反映出一位思想家由于他的榜样和思想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仅仅在过去的一年里,就有两本论述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的英语著作问世。从五十年代中期起直到几年前疾病使他无法工作时为止,他总是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事业上,他改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一位中年人一如往昔地夹着公文包去公司上班。他是这家公司的元老级人物,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最终坐上了部门经理的职位,其中的艰难和困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此时的他,只要在这个公司再继续工作几年,就可以安安稳稳地从公司退休,享受退休生活。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数十年职业生涯却在这一天画上了句号。这一天,他被上级无情告之:"你被解雇了。"这令他万分惊愕和疑惑:"为什么?难道我犯错了吗?"他的上级平淡地告诉  相似文献   

14.
一位身在异乡漂泊的青年才俊,四处寄信求职,但都石沉大海。一天,他收到了一封回信。回信人斥责他没有弄清楚该公司所经营的项目就乱投求职信,并指出求职信中词不达意、语句不通之处,借此将青年好好羞辱了一番。青年虽然有些沮丧,但他觉得这是别人给他回的第一封信,证实了他的存在,而且回信人在信中的确指出了他的不足。为此,他心怀感激地回了一封信,里面对自己的冒失表示了歉意,并对对方的回复和指教表示了感激。  相似文献   

15.
保禄宗徒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圣人。从他激烈迫害天主教会,到他皈依基督;从他退居阿拉伯旷野三年准备传教,到他三次长途跋涉,横跨欧亚大陆,历经十八载的艰苦传教历程;从他呕心沥血在各地创建教会,到他给各地教会写下的不朽书信,无一不彰显天  相似文献   

16.
成功诀窍     
硬着头皮学一位老者教了大半辈子的《林木种苗》,退休之后,对电脑格外着迷。他整天泡在学校机房里,在一台很原始的苹果机上捣鼓起来。管理机房的同事碍于情面,拿他没办法,任他在电脑上疯。一次,那台苹果机出了故障,迟迟复不了原。管机房的同事终于抓住了他的小辫,把他赶出了机房。他一气之下,花了几千块钱买回来一台286电脑,潜心研修。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学会并谙熟一系列电脑软件。他家里的电脑,也由286一路升级,直至奔4。他成了闻名全校的电脑行家,不管谁家的电脑出了故障,第一时间就想到请他来帮忙看看。他非常热心,有求必应,且分文不收。…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的一位在公司做职员的朋友来找我,说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烦心的事情。原来,他有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批评,因此他觉得经理是一个非常苛刻的人。当天下班的时候,他看到经理在与另外一位职员谈话,他走过时,经理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于是,我的朋  相似文献   

18.
他并没想过要将一座小小的茂林寺建成一处农禅并重的道场,他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僧人,能够像祖师们一样将农耕当作佛事,他总算没白做了一世和尚。他也相信,在这样的耕作中,他有限的生命必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蒙古族男孩,1961年出生在鄂尔多斯乌审草原。他长着卷曲的头发,黑黑的皮肤,高高的鼻梁,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还是孩子时,他就显露出音乐方面的天赋。他喜爱唱歌,有着嘹亮的歌喉,许多歌他一学就会。从记事起,他最喜欢参加的,就是  相似文献   

20.
有一位弟兄在我所在的教会里参加慕道班,将要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在考信德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他与别人因住房问题翻脸结怨已多年没有来往,他觉得神这样爱他,而他却不肯饶恕别人,实在亏欠。于是在洗礼的前一天晚上到仇人家里,向他道歉与他和好,并说自己已经悔改,相信基督。神的爱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