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伦理学会于三月十五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市委党校等高等院校及实际部门的伦理学工作者九十多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委宣传部长徐惟诚、全国伦理学会会长李  相似文献   

2.
医学伦理学课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广西医科大学社科部(南宁530021)蔡建章李小萍一、精心编好实用性教材,是搞好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前提条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改革首先要认真抓好教材的改革与编写。目前这些教材各有所长,但也存在三个主要问...  相似文献   

3.
<正>一、伦理学的底线李义天:伦理学是一门非常有魅力的学科。在整个哲学门类的所有分支中,伦理学也许是最为贴近现实生活,最能够为日常行动提供准则和依据、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和理由的哲学知识。在我眼里,伦理学的最基本底线就在于,它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经验世界息息相关。因此,所有的伦理学命题都是对伦理生活的反应或反思。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研究》2007,(2):F0002-F0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10月,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应用伦理学专业研究机构之一。中心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为依托。伦理学研究室组建于1980年,我国名伦理学家李奇教授为第一任室主任,此后.刘启林、陈瑛、廖申白教授分别担任室主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基本理论道德建设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李奇 哲学研究11道德建设的大纲许启贤学习与研究12浅论中国特色的道德文明樊浩南京师大学报4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宋惠昌 理论 月刊lO共产主义道德的八对范畴李光耀高等学校 文科学报文摘5关于伦理科学体系的一点思考俞晓阳 国内哲学 动态ll伦理学基本问题之管见陈楚佳郑洲大学学报8再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兼与谭维克、陈平等同 志商榷壬兴洲东北师大学报4《“伦理学基本问题之争”外议》质疑夏伟东 国内哲学动态12伦理学研究方法新探魏磊等学习与探索4伦理学现代化的思考李抗美江淮论坛…  相似文献   

6.
正1980年,新中国伦理学事业奠基人李奇、罗国杰等百位学者在无锡市委党校召开首届全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发起成立中国伦理学会,为广大伦理学人构建了"学术家园"。时隔四十年,伦理学人再次相聚无锡,共同追忆学会建设和发展的峥嵘历程,热议新时代伦理学的学术使命。名誉会长陈瑛研究员在大会上发言,简要回顾了学会成立以来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青年伦理学者清华大学李义天教授、吉林大学曲红梅教授向伦理学前辈代表献花致敬,代表着一种学术的传承。40年,学会与时代共发展,改变的是时代的风物,不变的是伦理学人的信念与坚守。  相似文献   

7.
李伦简介     
正李伦(1965-),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与科技政策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网络伦理、生命伦理和科技伦理研究;现任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曾任哈佛大学Research Fellow,弗吉尼亚大学、德克  相似文献   

8.
欣逢李奇同志八十华诞,我非常高兴。三十多年来,在伦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协助她处理中国伦理学会的一些具体工作期间,我深深感到,李奇同志不论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个人品德上,都堪称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从事伦理学工作后,如何使做学问和做人统一起来,是我经常考虑的一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伦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同志,于2009年11月17日19时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6岁.李奇同志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自1955年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改革开放后,李奇同志积极筹备建立了中国伦理学会,被推举为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会长,积极推动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的筹备创刊,并任<道德与文明>第一任主编.  相似文献   

10.
名誉会长李奇张岱年岁国杰刘启林许启赞李奇刘启林罗国杰温克勤周原冰周辅成李正文魏英敏周原冰许启贤胃君刚魏久明甘葆露李光推唐饥麟魏英敏魏道展白燕许广明安锡敬沈忠俊杨炳安费舜炜幸海山丁盘石沙英包连宗李伟金荣昌张健翁金墩徐焕洲石欢关丰保刘涤新李推宗周纪兰张海仁贾麟毓减乐源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21日至2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荣阳县召开了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荥阳县人民政府、中国伦理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省伦理学会,四家联合召开的。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省、市、县负责理论宣传工作的有关领导同志,有省伦理学会近百位专家学者、《河南日报》、《郑州晚报》和郑州市电视台的记者。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副会长魏英敏以及全国妇  相似文献   

12.
涉及人体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学原则和执行方法北京医科大学保健流行病学教研室(100083)王红综述李竹审校一、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BiomedicalRe-searchInvolvingHumanSubjects简称人体研究)...  相似文献   

13.
各位同志! 伦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今年,我们喜逢李奇同志八十寿辰和从事伦理研究三十八周年。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庆贺的。但我们认为,向一位著名学者祝贺的最好方式,是研讨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为此,今天我们和伦理学界的同志欢聚一堂,共同举行“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对她表示热烈庆贺,同时也利用这一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的李奇同志道德思想研讨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首都的著名哲学和伦理学者、她的战友、同志与学生,以及来自天津、湖南、四川、山东、陕西等省市的伦理学者约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家,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到延安,先在马列学院学习,以后长期在出版、教育和党的宣传部门工作。1955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伦理学。她是  相似文献   

15.
由空军指挥学院、西安政治学院、海军工程学院、海军政治学院、空军政治学院、政治军宫进修学院和南京政治学院联合发起的“全军军事伦理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防大学、后勤学院、海军指挥学院等院校和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山东省军区政治部等部队代表共66人。会上交流有关著作11本,论文51篇。全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李奇、会长罗国杰、副会长魏英敏、天津社科院哲学所所长温克勤等著名的伦理学专家、学者到会并讲了话。现将讨论会上提出的各学术  相似文献   

16.
列宁十月革命后伦理思想初探 杨真贵 贵州师范 大学学报 3略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重要贡献 盖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4毛泽东的理想人格论 隋玉梅 宁夏教育学院银川 师专学报 4毛泽东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思想初探 李  相似文献   

17.
创新的科学探索──《道德生活论》读后李奇《道德生活论》是1993年4月河海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道德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是一位年轻理论工作者高兆明同志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著作。它的内容涉及到伦理学的方方面面的重要理论问题,可谓内容极其丰富,立论、结构、标题都带有...  相似文献   

18.
<正>"第十次应用伦理学研讨会暨国际学术论坛"于2016年10月15~16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八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甘绍平、龚颖、孙春晨、王延光,及复旦大学邓安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法容、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日本伦理研究所丸山敏秋、西南大学任丑、贵州师范大学李金和、澳门科技大学严鸿基、上海大学李梁等分别在开幕式或闭幕式上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学者围绕"共同价值视域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 ,共 31万字 (下简称《教程》) ,近期出版了。这不仅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新闻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而且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创新的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伦理学工作者对诸如伦理学原理、职业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婚姻家庭伦理学 ,以及中外伦理思想史等都进行了研究 ,而且相继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在职业伦理学中 ,我们不少同志也先后研究出版了干部伦理学、教师伦理学、商业伦理学、医学伦理学、科技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等著作 ,但却…  相似文献   

20.
庆祝李奇80寿辰,探讨当前道德建设问题本刊记者1993年7月9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全国伦理学会,为庆祝李奇80岁寿辰召开当前道德建设研讨会。首都部分学者、专家及湖南、四川、陕西、山东、江苏等省伦理学界的学者约60人与会。一李奇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拓者,她从事伦理学研究38年。1935年入党,曾在北平作地下工作。1938年赴延安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担任过很多重要的领导职务。1955年到哲学所工作。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伦理学论文,充分地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特点。以后编辑成《道德科学初学集》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在哲学所创建了伦理学研究室;并与一些同志一起积极筹备,组织成立了中国伦理学会;又写出《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深刻而透彻地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并对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文化、教育等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是一部很有份量的力作。后来,她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道德学说》。这是一部有关道德学说的基础理论著作,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全面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