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发展是随着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不断向医学渗透的结果,这种渗透表现在物理(诊疗设备)、化学(药物为主)、生物学(再生医学)等方面。所有这些的总特征是向着微创/无创技术的方向发展。由此,出现了美容医学发展的三个原则和四个方向:三个原则是安全有效、微创/无创、综合疗法;四个方向是常规技术、微创/无创技术、再生医学、抗衰老医学发展。微创/无创技术既是原则也是方向,这是高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规律。再生医学和抗衰老医学均涉及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端科学技术。〈br〉 再生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生命就有再生,没有再生就没有生命,因此再生与生命息息相关。生命的再生能力主要体现在细胞的再生能力,尤其是干细胞/祖细胞的再生能力。干细胞(stem cells)又称祖细胞(progeni-tor cell),是再生医学的核心。许多细胞组成组织,多个组织组成器官,多种器官组成系统,多个系统组成生命体。因此活细胞是生命体最小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2.
遗产的保护     
先辈传承的环境形态已经在许多方面发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是由自然和生物因素引起的,但最重要的动因是人类自身.几乎地球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人类,虽然目前无法预知我们进化的前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我们是一种非常优势的生命物种.  相似文献   

3.
有机体同外界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从外界各种因素来看,有机体跟这些外界因素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密切的相互联系,这些外界因素可以分作两组:一组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另一组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条件。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源泉是有机体所摄取的以及它们为身体形成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質和能。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条件是促进或妨碍有机体生理过程的正常发展的因  相似文献   

4.
读经通灵与献身生活神修的关系神学博览一、读经通灵(LectioDivina)的涵义与方法(一)读经通灵的意涵1、字意解释(1)、Lectio意为读出一段圣经的文字。早在圣本笃时期,Lectio就被用指读出一段圣经文字,所以与SacraPagina或S...  相似文献   

5.
论因果律在生命科学中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因果律在生命科学中的适用范围宁波市日月灶具有限公司(奉化市315500)叶纯德著名的达尔文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是由简单到复杂,通过渐变和突变等进化模式,由单细胞原始生命进化到今天的人类。但这一学说最终没有阐明生命产生的因果关系。19世纪70...  相似文献   

6.
人类大脑、认知与行为进化的整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vid   C.   Geary 《心理学报》2007,39(3):383-397
物种进化的历史进程中,大脑、认知与行为系统的进化机能利于有机体控制社会、生物与自然资源,而有机体所控制的各种资源又会影响自身的生存与繁衍。社会、生物与自然资源可以相对稳定,也可以变化不定。资源的稳定变化所传递的信息会引起大脑、认知以及行为系统做出模块化的自主反应。资源的稳定变化利于人类整合朴素心理学、朴素生物学与朴素物理学,而资源的变化不定所传达出的信息会引起认知与行为系统有意识地进行自上而下的外显行为反应。人类外显行为反应系统的进化导致人类出现自我意识,并具有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朴素心理能力、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可以整合为动机-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7.
技术是怎样进化的贾杲纵观对技术进化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馍式;(2)技术创新扩散进化模式;(3)技术进化的内推外拉模式;(4)技术框架与技术包容的进化模式;(5)技术进化发展的阶段论;(6)技术域与技术理解进化模式。技术域是指在统一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背景下所形成的技术体系,以及由这些技术体系所组成的技术发展及研究领域。技术域与技术理解的进化模式指出,技术的进化无非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域内进化,沿着技术域的雏形态一定形态一成熟分叉态这种相状态路线;另一个是域外(间)进化,即沿着单域态十复域态一超域态这个相状态路线。但是,无论是技术的域内进化还是技术的域外(间)进化,它们都应遵守技术的理解逻辑机制。这种理解机制包括三种形式:一是原理性理解;二是结构性理解;三是功能性理解。原理性理解主要是指技术原理在技术进化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融合的状态或过程。技术结构包含两层意思:①指技术体系内部之间各技术要素之间的结构;②指不同技术之间的联系。技术功能性理解是技术理解实现的关键环节。它具体地体现在对功能的借鉴、包容、综合、创新上。功能性理解和原理性理解是结构性理解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技术进化的  相似文献   

8.
1 纳米医学带来对医学技术本身的反思 纳米医学带来人们对医学技术本身的反思。纳米机器可以奇迹般地自组装生物制品和医药,进行人体血管的清洗和介入治疗,修复损坏的器官、进行人体肢体再生、人体整容等,这将大大改变医疗和生物技术的现状;模拟生物系统的各种各样的智能材料,这类材料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与人类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微生物知识,认为基因重组方式可能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主要方式;并认为微生物能通过基因重组有效介导自身基因和各种生物基因流向人类;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座作用可能是微生物介导的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而微生物是进化上最早最低级的生命体。据此,认为微生物可能在人类进化和物种进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一种源泉的作用。其可能方式是  相似文献   

10.
生命起源的超循环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起源的超循环理论的方法论启示第二军医大学(200433)梁志华超循环理论是研究非平衡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之一。它是由联邦德国生物物理化学家曼弗里德·艾根(M.Einge)于本世纪70年代创建的。艾根的超循环理论探讨了生命起源的一个关键问题,即生物...  相似文献   

11.
时间生物学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生物学对临床实践的意义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研究生(430071)宋治导师黄怀钧一、生物节律现象与时间结构的关系时间生物学指出生物的环境包含着严格的时间程序,生活的有机体具有与这些程序相一致的时间组织结构,表现为规则的生物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  相似文献   

12.
人类会继续进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猿到人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是今天的人类是青少年,还是已迈入老年?未来的命运将怎样?至今仍无答案。一个关于人类生命历程的假说回答了上述问题,并探讨发展进程中人类的生物学变化。结论:目前的人类正处在成熟(青少年)期,可能经较长的时间发展后进入稳定期,最终逐渐衰老  相似文献   

13.
语义启动效应一直是阅读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争论性的问题主要有三个:(1)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启动(associativePriming)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在阅读中,课文或句子语境是否对字词有启动作用,即文本启动(textpriming或discousepriming)是否存在?(3)如果存在文本启动,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的思考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博士研究生(630014)余加林近20年来,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病原菌遗传决定因子的进化和传播,重组DNA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分子流行病学”(molecularepidemiology)的新概念,它包括:...  相似文献   

15.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的区别和联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的区别和联系南京铁道医学院(210009)何伦,王小玲在人们的眼里,现代医学无疑已成为标准的科学。然而,医学过去没有,今天同样也不可能成为一门“纯科学”(puresci-ense)或技术(techonology)。现代医学所遭遇到...  相似文献   

16.
Geoffrey   Miller 《心理学报》2007,39(3):546-555
进化心理学源自达尔文进化论,以分析心理机能及起源为主要研究目的。同样,生态心理学在Brunswik(1956)和Gibson(1979)开创引领下,探讨了有机体的知觉、判断、行为等因素在环境适应中的作用。尽管进化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都具有生物机能主义倾向,但过去研究较少探讨二者联系。该文引入适宜可用性观点来整合进化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适宜可用性的观点认为,生存与繁衍问题中的代价与利益分析有助于特定种群的动物采取趋近或回避行为来保证潜在适宜性。适宜可用性的观点源自进化生物学中的知觉理论,它解决了认识论中许多传统问题,也整合了进化心理学和生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适宜可用性的观点为新世纪的感觉、知觉、认知、情绪和决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张力———有性无性各千秋白求恩医科大学311办公室(长春130021)干与·韩羽士巴刘培生生殖是使生物生命在子代体上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方法,它可以是无性的,也可以是有性的。从无性到有性生殖是个进化过程。各样的有性现象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上,出现有性生...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世纪以来,生命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场所。到二十世纪初,这个斗争特别地尖锐化起来了。这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合理的有科学根据的回答,似乎这个问题已陷入绝境了。直到十九世纪末,在生命起源的问题上,自然发生说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几乎占着完全的统治地位。这种说法认为有机体是从无机界的材料中突然产生出来的。全部的争论只是归结于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是那种力量决定生命的这样的产生的呢?按照唯心主义的观念,特别是按照宗教的观念,一切的生物,也包括人在内,当它们产生的时候,就具有了完善的组织和形态结构(大致像我们现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主义的方法(TheNaturalisticApproach)自然主义的方法已成为一个在认识论、科学哲学和逻辑哲学方面的一个主流方法。这个方法最近在伦理学的研究亦日益受到重视。正如在认识论等领域一样,自然化伦理学(naturalizedethics)的兴起,是源自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如认知科学(cognitivescience)和进化生物学)的频繁交往和互相影响的结果(May,FriedmanandClark,1996;Goldman,1993;Johnson,1993)。作者认为这种科际…  相似文献   

20.
四元生命观     
生命是什么?这也许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一直仔在的疑问。对于生命的认识,在生命观的发展史上,科学家们给出过许多不同的回答。许氏定律将宇宙万物的本质概括为木、火、水、土四元素,许氏定律指导下的四元生命观认为,生命体的本质即体质(木)、熵流(水)、意识(火)和生态(土)四元素的平衡百动。本文试对四元生命观进行仞步探讨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