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提升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我们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当前和未来的维度,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来认识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它真正要传达的不仅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而且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勃勃生机,为人类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党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燕萍 《学海》2002,(2):198-200
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形成的关键是广大共产党员为实现党的宗旨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因此 ,加强党风建设、增强人民群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政治情感和政治信任是现阶段我党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使得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达到了相对成熟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正值世纪之交。我们隆重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研究他的思想学说,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尊重历史,必须把研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继其珍贵的遗产作为这一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孔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所处的独特地位,因此,深入开展孔子研究就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为了深入开展孔子研究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坚决克服在孔子研究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正值世纪之交。我们隆重纪念这位世界文化名人,研究他的思想学说,尤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明确地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看作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所自。这就告诉我们: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尊重历史,必须把研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承继其珍贵的遗产作为这一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6.
政治道德是我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士作为有文化的承担天下与社会责任的人,以弘道为己任,积极地参与政治,因而也就形成了独具士阶层特色的政治道德,对加强中国特色政治道德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做的工作很多。从理论指导的角度说,实事求是地认识当下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认清其背景与实质,是极其迫切的。这将有助于从客观事实而不是从定义出发寻求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克服形式主义和经院哲学倾向。本文拟对三个主要问题作出描述和分析。一、性质论: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文化的制约当下中国文化建设是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立足点的,它首先必须正确反映和积极促进现阶段的经济政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而,在法律…  相似文献   

8.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妥当地处理好宗教问题以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相适应”问题的研究。一、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把握“相适应”论断的重大意义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自从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共产党诞生以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才真正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  相似文献   

9.
郭新伟 《学海》2003,4(1):5-8
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成果之一。这一科学的理论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经典作家社会主义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一、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 ,并揭示了其科学内涵。在借鉴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文明的思想以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 ,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 ,奴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入阐释了文化自信的现实根基、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性指导。文化自信的内涵呈现为实践维度、理论维度、民族维度、时代维度和价值维度五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前两个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性";民族维度和时代维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身份"属性,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位";价值维度则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定向"。理论与实践的"定性"、民族与时代的"定位"与价值的"定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统结构体系,同时也在根本意义上构成了文化自信的中国表达。  相似文献   

11.
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实践则更显突出.正因为齐国有为君臣注重爱民、重民、富民,注重民众的作用,才使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梳理与研究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可使齐国治国思想的研究深入,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对传统有着深刻的思考,在传统的历史作用、对待传统的态度和传统的形成发展规律等方面均有精辟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启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应扬弃一切人类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丰富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李冬梅 《学海》2001,(1):203-204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 ,道德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然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理由有二 :一方面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地包含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道德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侧面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广泛而深入地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中 ,理所应当引起重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一书紧扣中国当前实际 ,立足于中国道德建设的现状 ,从各个层面 ,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践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新的时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哲学观照的角度,论述了其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逻辑基础,分析了其"有机统一"的系统结构,从其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进行了内涵解读,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认识、丰富发展、氛围营造、实事求是四个方面的践行要求给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9,(6):5-9
社会空间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生产的,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真实和虚拟的场所。社会空间中存在着中心与边缘结构,中心与边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空间是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区域整合、生态空间的优化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空间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佛教与精神文明”笔谈会的多数文章已经在上期和90、91年《法音》上陆续发表。其中多数文章是从某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本文作者尝试从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总体关系上作一研究,文章特别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佛教从开始传入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如何逐步与中国原有文化接触、交流而最后融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对我们认识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有很大意义,特别在今天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有很大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唐凯麟正确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继承的方针,这是关系到能否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人类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文化自身的客观延续性和人(一定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生活实践,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文明的伦理文化主题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伦理文明和道德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理论创新的成果总汇.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实践,以立足中国、放眼全球的开放视野,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发展的趋势和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的新命题、新判断、新范畴和新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及其所达到的新境界,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们伟大祖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各个宗教都必须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中华大地;道教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道教是由出家全真派道士、散居正一派道士以及信教居士所组成的一个宗教整体。在中国几个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更需要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教只有努力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才有利于道教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才有利于道教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建设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研究邓小平哲学思想非常重要,尤其是把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既从哲学的角度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包会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又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来掌握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特色、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