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马克思颠倒黑格尔“国家”的传统理解,容易把黑格尔的“国家”贬低为维护普鲁士专制、宣扬君主独裁、强调古典整体主义和国家意志高于一切的现存政体。基于辩证法的进路可以发现,黑格尔的“国家”并非现存的国家,而是指伦理理念的现实化,是普遍意志与个人自由相契合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承认黑格尔国家有机体的观点,但认为黑格尔颠倒了国家有机体的辩证法前提。本文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从绝对精神出发的、外在于事物的抽象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面向事物自身的辩证法。基于辩证法的颠倒进路,有利于从方法论视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的颠倒。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与马克思通过将政治经济学纳入理论视野开始面对市民社会问题。出于方法论的高度自觉,他们都从原则入手去理解市民社会,黑格尔采用特殊性原则和形式的普遍性原则,马克思则采用劳动原则和资本原则。由于这种解释原则上的不同,使得他们所呈现的市民社会的理论图景也不相同,进而塑造的学科形态也有显著差别。正是由于他们的先驱性工作,市民社会才获得独立性与合理性论证,古典社会学也从传统的学科形态中破茧而出,逐步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哲学既是以柏拉图主义为建制的传统西方哲学的完成形式,也是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德国形而上学。黑格尔哲学观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一般形而上学问题,黑格尔并未超出柏拉图的理念论所奠定的基本架构,而是进一步将其系统化了;其二,德国形而上学问题,黑格尔对德国现实和时代关系的思考所体现的矛盾特质,是这一问题的延续和集中表现;其三,德国形而上学与德国现实的关系问题,黑格尔以理性国家观去处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为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提供哲学论证。青年马克思哲学观变革的逻辑与其对黑格尔哲学观问题的颠倒与转换的过程是内在统一的。大学时期,马克思在法学研究过程中触及了黑格尔哲学观的根本疑难;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开启了从“超感性世界”转向“感性世界”的哲学研究方向;《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初步把握住了黑格尔哲学观问题,把对黑格尔哲学观的理论批判转换为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实践批判;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基本实现了对黑格尔哲学观问题的颠倒与转换。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之关系的探究中,康德和黑格尔的对比是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有一种倾向由来已久,就是把康德和黑格尔对立起来:或扬黑抑康,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传承关系,甚至把马克思和德国哲学的关系简化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搁置或淡化康德的影响;或扬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是阶级统治论和社会融合论的统一: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利益的工具;国家既具有阶级压迫和剥削功能,又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职能。在国家的二重性质中,阶级性是本质属性,阶级统治职能是其根本职能。国家的融合性质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的阶级性质,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范围及管理方式,最终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当代国家理论研究中的诸多争论,都可以从马克思国家理论的二重性维度中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本论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了它的最高形态,同时暴露出严重问题。对此,马克思没有采取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如叔本华、尼采等)仅仅改变“本体论哲学”的某种理论形态的做法,而是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思维方式,使哲学找回了具有双重生命本性的现实的人和由人参与开拓的现实生活世界。即使如此,也不宜把马克思的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7.
人们习惯上一向将马克思哲学同德国唯心主义联系起来。列宁关于德国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作为其哲学的来源——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三大来源之一的论断,已被普遍接受。在本讲中,我将在德国唯心主义中探寻马克思哲学中自由观的各种源头,以表明德国唯心主义关注的种种自由问题能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剥削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张盾 《哲学研究》2021,(3):5-15+44+128
马克思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但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中没有现成的认识论。为了发现和建构马克思的认识论问题,需要依托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遗产。康德用"综合"概念来说明人在认识过程中如何建立起主客关系的统一性形式,借助康德的这一"综合"概念,我们得以建构起马克思的新认识论问题,即"通过社会劳动实现的综合"。黑格尔则开启了对认识论问题的历史分析,并提出了主客同一性概念,借助黑格尔的这些理论遗产,我们得以理解马克思"劳动综合"的独特内涵,即在劳动中,认识的主体不是先验的意识主体,而是现实的人的具体活动,由此产生的认识是人在与自然的综合中发生的、人作为同一性主客体对自己历史性存在的自我创造和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9.
现代国家是黑格尔和马克思共同用以表征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的政治形式的最基本概念,他们共同肯认现代国家是对封建专制国家的超越。对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二元架构现象,黑格尔认为政治国家代表着社会普遍利益能够实现对市民社会特殊利益的整合,马克思则认为政治国家的实质仅仅是资产阶级特殊利益以普遍利益的方式在政治上的确认。黑格尔肯定官僚政治,马克思则予以批判。黑格尔推崇君主立宪制,马克思认为它只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并且后者也将被人民自治制度所超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包括采访者关于伊林·费切尔生平和著作的一个导论以及与费切尔的一次谈话和注释。在采访中,费切尔讨论了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以及他的阿尔都塞批判。费切尔是当今有关苏联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著名的德国专家,在这次谈话中,他首次详尽讲述了自己对政治学和马克思学的独创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亮 《现代哲学》2007,42(3):32-37
卢卡奇创作《青年黑格尔》是其思想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由于他未能恰当处理自己关于青年黑格尔与青年马克思在哲学思想发展方式上具有类似性这个重要的理论直觉,不自觉地把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某些评论,当作观察、评判《精神现象学》的形成与本质的参照系,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混淆与偏差。但是,不管是对黑格尔研究、卢卡奇研究还是一般思想史研究来说,《青年黑格尔》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当代实践哲学的发展历程,本文首先指出对现代伦理生活的二次重构是当代西方实践哲学的主题,而且它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和激进革命思想传统的自觉回避为特征。以此为参照,本文进一步阐明对中国现代经验的批判性重构同样也是当代中国思想的主题。落实到对市场经济领域的规定性原则的重新界定和对社会主义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关系的重新解析这两大难题,本文强调由于中国现代经验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实践传统的多重深入影响,如果我们要在思想上回应这两大难题,就不可能回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就必须重新展开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思想对话。  相似文献   

13.
作为市民社会的典型意识形态,黑格尔哲学有两重意境,一般唯心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这使它成为显性的概念拜物教与隐性的资本拜物教的形而上学耦合体.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不能只在一重意境中进行,必须同时反对一般唯心主义与物化意识,既要反对概念拜物教,又要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是全面、深刻、总体性的超越.既要超越哲学,又要超越市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质在于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菅从进 《学海》2004,(2):30-35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一理论中 ,一些见解的深刻性、客观性和积极意义 ,不容低估。就其的缺陷而言 ,除了完全颠倒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这一根本的局限性以外 ,尚有两个较重大的缺陷值得我们深入把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奴隶制、封建制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同一的、重合的,这种现象导致了对人的个性自由的泯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与社会是分离的,这种分离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也带来了人的生活的二元化与人的本质的异化.只有国家复归于社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中,内含着对人的自由、本质、发展的伦理关怀意蕴.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Wesen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tologie是关于Sein的理论,但是,由于对Sein的追问,一定要追问到Sein的本质(Wesen)或根据(Grund),因此Ontologie也就成了一种有关Wesen的理论了。国内哲学界在讨论马克思的Ontologie时,未注意到Wesen概念的极端重要性。本文探讨马克思的Wesen概念,阐明马克思对Sein、Existenz同Wesen关系的理解,并展现马克思对此概念的使用以及同黑格尔、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哲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1961年8月恩斯特·布洛赫移居西德,以76岁高龄受聘为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次年,他发表了新版《主体—客体:对黑格尔的解释》。在这部关于黑格尔的杰出作品中,布洛赫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遗产的观点。布洛赫不仅把黑格尔视为独一无二的哲学家,而且把他的哲学誉为一切百科全书式地世界化的辩证法的典范。但是,继承黑格尔的遗产决不能像黑格尔右派那样继承其政治哲学,特别是国家学说的衣钵,而要像马克思一样继承其活生生的辩证法,扬弃"哲学的假问题、意识形态和所谓世界精神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使之成为核心概念,并不是马克思的创造。但真正地认识和理解实践并对实践作出科学地分析以用来指导改造世界的活动,却是马克思对旧哲学革命性变革的精神实质。这场变革,既是对以往哲学的总结,又是新哲学发展的起点。在1845年初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他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实现这场变革标志着唯物史观产生的划时代著作。研读这两篇文章,并以马克思哲学科学实践观的基本精神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马克思实践观是对旧实践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20.
<正>黑格尔哲学是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思辨映照,这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才发现的真相。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突然理解到,居黑格尔唯心主义逻辑基底的"抽象成为统治"这一条原则恰恰是商品-市场王国的秘密。后来逐步公开的资料显示,黑格尔对古典经济学进行全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