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朱亮同志的新著《辩证法的闪光和闪光的辩证法》新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细读该书,我惊讶地发现了不少过去有所忽略的珍宝,而过去曾经反复研究过的思想精品更为瑕瑜互见。该书立意新颖、资料翔实,论述准确,分析缜密。张世英先生称该书有“较高学术水平”、“有其独特的价值”,笔者对此完全赞同。作者对国内外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情况十分了解,因而能够在客观地分析《小逻辑》内容的同时,明确指出过去研究中的空白、疏漏和偏颇之处,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在一处农贸市场上,一位卖无核蜜桔的个体户正在大声叫卖:“快来买无核蜜桔!我卖的蜜桔全都是甜的!不甜不卖!”这时,有几个人走了过来,其中有一位年青人拿起蜜桔看了看,并且问道:“真的都甜吗?”“要不信,您就先尝尝,先尝后买。”这位个体户边说边拿起一只蜜桔,快速剥开皮后递给了年青人。年青人取了两辦尝了一下,然后点着头说:“这蜜桔还真甜!我买三斤!”个体户手上给年青人称着蜜桔,嘴里同时还在说着:“这位同志亲口尝了,证明我卖的蜜桔全都是甜的!要买的快来!”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新潮迭出的哲学园地里,辩证法的内容几乎成了妇孺皆知的常识。然而,关于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些地方还存在着误解。正是这些误解,使得辩证法一度成了某些实用主义者手中“变戏法”的工具,蒙上了“诡辩论”的不白之冤。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笔  相似文献   

4.
正如小标题所示,本文是以黑格尔为中心的。作者首先叙述了哲学史上各派的辩证法及反辩证法者的辩证法观,并据此而把辩证法分为普遍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辩证法、主体的辩证法、无的辩证法;进而又把普遍的辩证法细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把主观的辩证法细分为否定的和肯定的。第二、作者认为,辩证法是矛盾的逻辑学。在作者看来,解决矛盾就要以矛盾为前提,因此就必须承认存在着的矛盾,否则就谈不到解决矛盾。第三、作者通过他对黑格尔的矛盾和否定概念的分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的逻辑学”,他的理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个体系,这意味着它不仅是矛盾的逻辑学,而且也是包括矛盾在内的一种“广泛的否定的逻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则是“对立的逻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对立。同时作者强调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不是矛盾的逻辑学,可是矛盾却被认为是否定和对立的最根本的、最尖锐的形态。第四、作者又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辩证逻辑乃是存在论的,因而也就必须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实在性,亦即存在着的矛盾。在作者看来,运动就是存在着的矛盾;但是作者却又说:“如果否定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也就不能成立;反之,如果忽视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也就不能生存下来。”最后,作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契机即悟性的、辩证的、思辨的三个契机作了分析和解释,说明了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5.
辩证思维在骨科疾病诊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和哲学都是历史悠久、充满智慧的学科,两者在历史上和逻辑上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我国曾经流行“医学辩证法”的名称,前苏联常称“医学的哲学问题”,而西方一般就叫“医学哲学”[2]。辩证思维作为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医学中闪现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名骨科医生,自觉地将辩证法运用于临床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是作者关于辩证法在骨科诊疗中运用的一些拙见。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骨科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同一疾病有多种分型。因此,要做到正确地把握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就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做出具…  相似文献   

6.
在1873年1月24日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二版的跋中,马克思阐明了他对自己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间的关系的观点。“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在其神秘形式上,成了德国的时髦东西,因为它似乎使现存事物显得光彩。辩证法,在其合理形态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恼怒和和恐怖……”从这段话里,我们既看到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之间的对立,又看到辩证法的“神秘形式”与“合理形态”之间的对立。那么,什么是辩证法的“合理形态”呢?  相似文献   

7.
辩证法与人的存在——对辩证法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法是一个始终得到高度重视的领域。但近年来 ,其研究呈现出相对沉闷的局面。导致这种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的、前提性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切实的澄清。在这些问题中 ,“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无疑属于最重要者之一 ,这一点严重束缚着对它的研究取得有重大意义的突破。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作出探讨 ,以期推动辩证法研究的深入。一、人的存在与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所谓辩证法的“理论基础” ,就是指辩证法的“本体论根基”或“本体论载体”。它意味着 :辩证法在理论本性上是一种“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胡克的《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一书的第十一章。作者企图从实用主义观点出发,集中地、系统地攻击一切关于社会历史的辩证法观点,首先而且主要是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观点。胡克首先把辩证法的各种意义归结为:(一)“作为存在的变化的范型”的辩证法,(二)“作为一种了解变化的方法”的辩证法。在前一总的概念之下,又细分为(1)“作为摆动节奏的辩证法”,(2)“作为斗争的辩证法”,(3)“作为历史的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在后一总的概念之下,又分述了(1)“作为相互联系的辩证法”,(2)“辩证法和整体论”,(3)“辩证法和调查研究”,(4)“辩证法和命运”等四个问题。接着还提出了(三)“辩证法中的意义和无意义”,(四)“辩证法和双重‘真理’的学说”这样两个问题。文中除主要攻击马克思主义之外,还攻击了黑格尔和斯宾格勒等人的观点,但其目的无非是企图借此来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其主要手法,就是把经过实用主义歪曲的“科学方法”来和辩证法相对立,认为在“现有”的“科学方法”之外提出辩证方法不仅是“无意义”的,而且会导致“双重真理”的学说,而实际使科学真理服从于“信仰的真理”。胡克道出其最终目的就是想使辩证法“沉沦于废止的古语之中”,即企图根本消灭辩证法,以便否定按照辩证法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维护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
1 通常是把辩证法区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的“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法”。至于认识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则未作出明确归属。对于这种区分,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与辩证法相对待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不是主观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实践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外在于思维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思维本身,无论是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运动还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们自在地都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他主要是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特殊形态,也是这一辩证法思想的崭新阶段。它的总体规定性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辩证法,它的核心和落脚点在建设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辩证法是建设的辩证法,一切围绕着建设,一切落实到建设。这一总体规定性展开为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三个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辩证法的逻辑起点问题,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些同志强调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从而认为“联系”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有些同志强调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从而认为“矛盾”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有些同志强调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从而认为“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辩证法的逻辑起点;还有些同志把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理解经历了四种范式 :“本体论的辩证法”、“认识论的辩证法”、“实践论的辩证法”和“生存论的辩证法”。我们要追问的是 :生存论转向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种趋向 ,为什么现代西方哲学在其中倾向于拒斥甚至否认辩证法 ,而我们却能够对马克思哲学作出生存论的辩证法解释 ?何以言说马克思哲学区别并超越于现代西方哲学 ?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确认马克思视域中的“生活世界”概念 ,辨析马克思视域中的生活世界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视域中的生活世界的区别 ,澄清现实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关系 ,追寻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岁看大,八岁看老”的俗语,其意是指一个人小时候的行为表现、智力发展、习惯态度等决定他以后甚至一生的命运。这似乎是在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违背了辩证法原则。但是,如果从人体生理解剖学、儿童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法国新黑格尔主义者L.朗特格莱勃(Ludwig Landgrebe)教授、博士的“辩证法问题”一文中的第四节。该文共分五节,第一节主要论述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法之间的关系,第二节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三节进而谈到黑格尔原来想要表述的辩证法和他在自己体系中所体现的辩证法之间的不一致。第四节论述马克思的辩证法,第五节论述恩格斯的辩证法。在第四节里,作者联系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探讨马克思的辩证法。作者一方面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现实的辩证法”,有别于黑格尔的“观念的辩证法”,并以为“马克思首先是把他的思想看作为一种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或者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既与唯心主义又与唯物主义有所区别”。另一方面,作者还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人的族类的自我生产的原则,它不是思维运动的规律,而是真正的生产活动的规律,是作为一个劳动着的并通过劳动来推行自我维持和自我生产的人的活动规律”,并说,“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在一种无意识的变化的规律性的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在谈到生产关系的时候,作者认为:马克思依照哲学传统所赋与他的非此即彼的概念不能对生产关系的实质作出最后的答复,作者以为:“生产关系既不是自然,也不是精神,而是两者的统一”。作者还讨论了马克思对于自然的观点,认为:“对马克思来说,自在的自然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可以根本不问的问题。”并认为“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观点不仅与唯心主义有血缘关系,而且甚至在结构上相同”。最后作者在谈到人的问题时认为:“对于马克思来说,人是自然整体,这个整体的本质核心不是精神,但也不是物质,而是两者的统一”,作者竟瞎说;“在这一点上显然可见:马克思的观点是多么深刻地植根于形而上学思维的整个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今天,否认这一点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作为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确切的特定的基本内容,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为了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些探讨,首先说明一下辩证法各个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体系的探讨性文章,一般地都认为其中关于“辩证法的要素”,就已经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或者说它“提供了辩证法体系的雏形”。其实,不论是“辩证法的要素”的前七条也好,整个十六条也好,都只是从辩证法的结构方面,来揭示辩证法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应该说,“要素”十六条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P.莱蒙认为,恩格斯的辩证哲学是根据“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而在科学上是个失败。为了证明他的这一观点,作者竭力贬低恩格斯对科学辩证法所作出的贡献。在他看来,似乎恩格斯对哲学史上的辩证哲学家,除了黑格尔以外,十分无知。此外,作者把恩格斯关于“运动着的物质的永恒循环”这一光辉观点歪曲成为“永恒反复”,从而把恩格斯同反辩证法的敌人尼采等同起来。作者还硬说恩格斯只是简单地把黑格尔“颠倒”过来,从而陷入了经验主义,此外,他又指责恩格斯把“意识形态命题当作理论”而向唯心论求救,胡说什么辩证法三定律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新教条和自夸为科学终极的新神秘主义”。总之作者认为,辩证法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或者要唯心主义,那就要辩证法,或者要唯物主义,那就不要辩证法,二者不可兼得。这种立场代表了西方一部分资产阶级哲学家力图把唯物主义和弁证法割裂开来的企图,其实质还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快乐急转弯     
禅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整日在一个路口哭着,人们不明所以,只见她光哭着,就称她为“哭婆婆’。一天,一位禅师路过此地,见到此种情形,便不由上前打听。老太太告诉禅师,她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卖伞人家,一个嫁给了卖鞋人家。每当天晴的时候,她就想起卖伞的女儿,想到她的伞眼下卖不出去,因之伤心而哭;而每当下雨的时候,她又想卖鞋的女儿,想起她的布鞋一定卖不出去,因之伤心。所以,无论晴天雨天,她便总是哭。禅师脱口便说,下雨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伞的女儿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想你卖鞋的女儿生意兴隆呢?禅师的一句话,街头上就多了一个成天乐呵呵的“笑婆婆”。  相似文献   

19.
医学辩证法不是闭门造车──与郑秋生同志商榷福建省闽东卫生学校(355000)徐怀逵1994年《医学与哲学》第2、3、4期分别刊登郑秋生同志的“病理辩证法漫谈”上、中、下三部分(下称郑文)可谓洋洋万言,拜读之后不禁佩服作者思维之活跃,构想之大胆。然而文...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辩证法的特殊维度。辩证法的发展与主体性观念的变革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的联系。在黑格尔之前,辩证法主要在形式方法的意义上被确立,其特有的主体性演变为主观性和消极性,从而陷入了理论危机。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原则不仅未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使辩证法神秘化了。主体性观念的变革构成马克思辩证法理论变革的重要根据和维度。马克思通过重新设定辩证法的“主体”,将“实体即主体”变革为“人即社会”,以实践主体的现实性和解放性指向消解了以往辩证法的主观性和消极性,实现了对辩证法的理论变革,确立起作为“社会历史前提批判”的辩证法。在此意义上,辩证法成为捍卫社会生活的丰富总体和自由个性的自觉意识,展现出彻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