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音》2011,(8)
新华社西藏日喀则7月22日电(记者徐京跃、霍小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习近平22日率中央代表团部分成员参观扎什伦布寺,看望慰问宗教界人士。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扎什伦布寺创建于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1990年1月17日,西藏拉萨、日喀则等地各大寺庙僧俗云集,隆重举行回向法会,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圆寂一周年.西藏四大寺之一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是历代班禅大师驻锡及宏扬教法的道场.这天晨钟初扣之际,  相似文献   

3.
边巴扎西 《法音》2010,(4):51-51
<正>本刊讯3月28日,时值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1周年纪念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开馆仪式暨"雪域宝鉴——见证西藏历史、弘扬藏族文化"大型主题展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表示祝贺并参观展览。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6月25日,是2010年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展佛节的首日。正在其母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佛事活动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朝拜了巨幅丝织过去佛佛像。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8月26日,受学诚会长委托,由全柏音副秘书长带队的赴藏慈善慰问团一行抵达拉萨,并于27日下午在日喀则举行为"4·25"地震受灾寺庙捐赠42部《十万颂》经书的捐赠仪式活动,受到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和日喀则佛教协会的热烈欢迎。26日下午,慰问团一行前往西藏分会就日喀则地震受灾寺庙捐赠《十万颂》活动进行了协商和座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西藏分会会长珠康·  相似文献   

6.
边巴次仁 《法音》2009,(8):57-57
新华社西藏日喀则7月25日电(记者边巴次仁) 25日,在历代班禅主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183;确吉杰布的经师加羊加措活佛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1,(10)
西藏,唐代称为吐番,明代称为乌斯藏,意译是“清净中心”,清代才称西藏。西藏居亚洲屋脊,是世界第一高原,高度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藏族人口约370多万,分布在西藏、青海、西康一带。佛教从内地传入藏族地区,始于唐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下嫁带去了佛像和经典,松赞干布造惹摩伽寺(小昭寺)以安奉释迦等身太子像,又建迦刹等十二寺于拉萨四周各要地和许多修定道场从事礼拜,使内地佛教深入藏族地区;松赞干布娶尼泊尔  相似文献   

8.
从先秦以来,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文化交流,加深了藏区群众与祖国内地的关系,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了对中原王朝的认同,从文化、思想和心理上为西藏归入祖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公元13世纪中叶,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以萨班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为争取和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实践、立场和思想为西藏佛教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使得西藏佛教界形成了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元明清三朝统治者利用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的深远影响,把藏传佛教作为其治理藏族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施政方针.寓政于教,利用藏传佛教顺利且有效地统治藏族地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宗教的背景因素在西藏归入祖国统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奕 《中国宗教》2022,(11):74-75
坛城沙画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画面用砂料以圆和方的几何形态表现宇宙结构的本源,呈现变化多样的“神灵”聚居处。其绘制过程复杂而细致,但画卷总是“转瞬即逝”,充分体现了“瞬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藏传佛教的坛城沙画,以其“瞬间之美”闻名于世。作为藏族文化中最为独特的古老技艺,这门精妙绝伦的宗教艺术一直相承至今,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2014年,作为坛城沙画的代表,西藏日喀则“彩砂坛城绘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0.
<正>扎什伦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在藏语里,扎什伦布是"吉祥须弥"的意思。自四世班禅担任住持后,这里就成为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每年的藏历八月,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的扎什伦布寺都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宗教活动。很多人不远千里,甚至会提前数天来到日喀则,就是为了参加这场独特的盛会。这是扎什伦布寺每年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它同时也是一场艺术盛宴。活动期间,僧人们头戴面具,身穿不同的服饰,饰演不同的角色,手持鼓刀斧等道具,伴随着长号声缓缓起舞。这场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年更比一年好":朝觐工作不断书写精彩2012年9月24日,艾布拜克尔夫妇从家乡日喀则乘大巴途径360公里5个小时的路程后到达拉萨,与俄苏玛、优素福、亚亚、依斯麻利等18名拉萨朝觐人员汇合,组成2012年西藏朝觐团。"从世界屋脊到内地,再到麦加,连想一下都觉得遥不可及,但一批又一批西藏穆斯林在国家的组  相似文献   

12.
刘维涛  徐锦庚  张帆 《法音》2008,(5):51-51
人民网日喀则4月18日电(记者刘维涛、徐锦庚、张帆)18日上午,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扎什伦布寺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内举行,这标志着西藏"十一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国家将安排资金5.7亿元对西藏22个文物单位进行保护维修。  相似文献   

13.
浅谈朗达玛灭佛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7世纪到9世纪中叶,史称佛教在西藏早期发展的“前弘期”。佛教进入西藏初期,与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发生巨大的冲突和激烈的斗争,其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吐蕃第九代赞普朗达玛(841—846年在位)大规模灭佛。朗达玛灭佛是藏族历史中佛苯教斗争最具影响的事件,它最终确立了佛教在藏族历史中的地位。本文着重分析促使朗达玛灭佛的各种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4.
西黄寺是1652年(顺治九年)为迎接西藏宗教领袖五世达赖进京,在北京德胜门外修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俗称达赖庙。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西藏政教领袖班禅额尔德尼六世为乾隆七十寿辰由西藏前来祝寿,乾隆按照前例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东侧,仿后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这两座寺庙的建成,时间一早一晚,地点一在北京,一在承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同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央代表团团长贾庆林率中央代表团于8月27日抵达西藏,随后分别深入到日喀则等4个地市看望和慰问人民群众。在西藏期间,贾庆林十分重视西藏宗教工作,先后走访了扎什伦布寺、大昭寺等宗教活动场所,看望宗教界人士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0,(6):58-58
<正>本刊讯正在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举行佛事活动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利用2010年6月14日和15日两个上午的时间,为扎寺僧众和千余名信众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佛教协会贺电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行署转扎什伦布寺民管会:欣悉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受戒大典,我会谨致热烈祝贺。祈愿西藏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法轮常转,佛日增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一九九六年六月一日中国佛教协会贺电@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大多数藏族民众为藏传佛教信徒,清王朝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由藏传佛教僧侣集团主管西藏政教事务。噶锡家族是18世纪西藏贵族首领,其日常生活深受藏传佛教影响。本文以噶锡家族为中心研究西藏贵族作为信徒如何进行相关宗教活动,探析藏传佛教与西藏贵族的密切关系。认为西藏贵族全力支持佛教事业并积极修行佛法,在贵族的率领下藏族民众虔诚的信仰藏传佛教,揭示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藏传佛教兴盛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拉萨6月18日电记者刘亮明报道:“援藏工程建设得很漂亮,很好!”这是今天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参观西藏日喀则市市容市貌时,对援藏工程的由衷赞赏。上午,在日喀则地委书记平措、行署专员宫蒲光,以及扎什伦布寺民管会负责人的陪同下,十一世班禅参观了日喀则上海体育场、日喀则山东大厦等援藏项目的标志性工程。9时,当十一世班禅来到日喀则上海体育场时,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出“热烈欢迎十一世班禅到日喀则上海体育场参观”的红色标语。班禅在音乐的伴奏下兴奋地参观了主场8000多平方米的绿茵草地和其他设施…  相似文献   

20.
叶辉  普多吉  觉果 《法音》2006,(1):43-44
新华社西藏日喀则12月8日电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尼色日山峰顶的吉祥时刻,古老的扎什伦布寺迎来了藏传佛教的大喜日子——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坐床十周年。十年前的今天,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这里坐床。这十年,他在浓郁的藏文化氛围里接受了传统佛学教育,兼学了藏语文、数学、汉语等多科目文化知识。十年中,感受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西藏从加速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从持续稳定走向长治久安。十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局势稳定十年中,西藏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使西藏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