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的大背景之下,1939年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在国共两党的共同支持下于南岳祝圣寺正式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及其下属的南岳佛教青年服务团、南岳佛教流动工作团在从事战时救护、宣传、慰劳工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巨赞法师、暮笳法师是上述佛教革命组织的实际领导与中坚力量,他们所创办的《狮子吼》月刊,也为抗日宣传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5月8日至10日,由湖南省佛教协会、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举办,南岳佛教协会承办的"慈悲心,家国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暨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80周年系列活动"在湖南南岳举行。活动包括"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祈祷世界和平祈福法会""南岳佛教抗战图片展"等。  相似文献   

3.
正5月9日,"慈悲心·家国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暨纪念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岳隆重举行。海内外高僧大德、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抗战救亡的壮举及其历史地位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其中,周恩来当年为南岳佛教界"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题词成为会议讨论的热点。众所周知,佛教是崇尚慈悲、和平的宗教,如何解读周恩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题写的这八个字,圆融"杀贼"与"学佛"的矛盾,成为必须回应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心 《佛教文化》1995,(4):16-16
1939年5月,当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的时候、在佛教圣地南岳衡山,一支由佛门弟子组成的抗日救国组织——“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了。当时,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同志正在衡山,他非常重视这支佛门弟子的抗日队伍,亲笔为他们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各大宗教从古至今基本呈现出和平共处,兼容并蓄的状态,特别是被誉为"寿岳"的南岳衡山,更是宗教和谐相处的典范:千余年以来,佛道二教同处一山,共居一庙。在抗战期间,南岳佛道两家精诚团结,并肩作战,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共赴国难,济世救民,南岳72峰之尾的岳麓山至今亦是儒释道同处一山,这种和谐相处的宗教文化景观可谓难得。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国道教》1989,(4):60-63
南岳召开“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一九八九年五月七日,南岳祝圣寺内一派热闹景象,湖南省佛道两教的教友们,聚集在这里,参加庆祝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省佛教协会和省道教协会的负责人及省、市宗教事务局的领导出席了这次纪念会。会议由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圆法师主持。  相似文献   

7.
当代名僧巨赞法师传略——仅以此文纪念巨赞法师逝世十三周年朱哲巨赞法师是当代名僧。青年时代秘密参加党的地下活动,遭国民党通缉。出家后入支那内学院深造,后任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厦门闽南佛学院。抗战期间在湖南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于桂林创办《狮子吼》月刊,...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5)
只要稍许关心我国行政区划变化的人,都知道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在今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境内。这里,既是佛、道教的名山胜地,又是旅行游览风景区。山上寺观林立,僧道众多,这是南岳衡山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据了解,目前已经开放的佛教寺院有  相似文献   

9.
释大岳 《法音》2010,(1):29-32,33,34
明真上人是近现代佛教史上的佛学家、佛教教育家,南岳衡山一代高僧。从1923年起,他在南岳学佛、修行、教学、写作达30年,留下了大量的理论文章和文艺作品(因多用笔名而很难收集),培养了大批学生。上世纪5O年代中期,他到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工作,直到圆寂。生前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上世纪8O年代中期,他回湘主持成立了湖南省佛教协会,任第一任会长,同时兼任长沙市佛教协会会长。他一生笔耕不辍,潜心研究唯识,参究禅宗,特别是善于将佛法融于生活,启发学人。他一直把南岳当作第二故乡,30余年联系密切。2009年是"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成立7O周年,也是明真上人圆寂20周年,为缅怀他的卓越贡献和无上功德,本刊特刊发明真上人的弟子与学生大岳法师的回忆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回忆南岳佛道救难协会的成立,不能不首先谈到南岳的灵涛法师.灵涛法师是南岳兴办佛教学校的先驱,是个不为名,不为利,一生耿直的硬汉子.他不但在僧众中有威望,而且长于书法,求书写牌匾者极多,他有求必应,从不索取任何酬谢之物,因此工商各界对他也是十分尊敬的.由于他的积极推动和帮助,并在南岳佛学讲习所的影响下,上封寺宝生和尚也在福严寺开办了华严研究社,宝生和尚的法嗣住持了然、监院镇清,分别担任副社长和庶务主任,我任教  相似文献   

11.
正佛教和道教是中国宗教的代表,佛道交涉的现象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开始存在。东汉楚王英晚年"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便是较早的例子。此后无论是僧道相互攻讦的记录,或是文人比较三教的论述,都反映出该现象为中国社会所熟知。作为现代学科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佛道交涉与佛道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佛教在跨越亚洲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适应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以及道教如何在与佛教的接触交流中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佛道交涉也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199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我曾就周思来1939年为衡山“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的题词“上马杀贼,下马学佛”,写了一篇感言,刊载于《佛教文化》上。今年又逢周恩来总理诞辰百年的纪念日,缅怀这位世纪伟人,再次品味他在五十年前写下的这副题词,又能领悟出一些新的意味。很显然,周恩来当年写这副题词时,“上马杀贼”的“贼”,主要是指日本帝国主义,意在号召佛门弟子奋起抗击入侵中国的日寇。我们可以从佛教报国济民、自利利他的慈悲精神角度,也可以从佛教关于知与行、出世与人世的关系的角度去学习和理解这幅题词。而…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成立以后,除积极组织动员全民抗战外,极其重视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1939年3月经救国协会副理事长唐柯三与复旦大学马宗融教授倡议,救国协会组织成立回教文化研究会,并发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回教文化研究会成立宣言》,指出:"民国肇造,国父孙中山先生昭示民族平等、信教自由的主张,回胞始渐呈复苏的状态。学校的创立,刊物的发行,民众及学术团体的组织均见活跃,而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事业,回民亦开始努力。抗战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0)
<正>当日寇大举进逼,国难临头、山河破碎之时,诸多中国基督徒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活动中。窥观当时中国基督徒抗战救国活动,至少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成立各种援助与推动抗战救国组织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成立各种团体,研究抗战救国问题,例如"东北社"、"时社"等,诸多中国基督徒也  相似文献   

15.
玄奘的老师胜军居士立一比量:"诸大乘经皆佛说(宗);两俱极成、非诸佛语所不摄故(因);如《增一》等阿笈摩(喻)。"玄奘法师从小乘萨婆多部以及该派别的代表作《阿毗达磨发智论》的角度,对胜军的因支展开辩难,认为胜军比量的"因支"犯了"两俱不成""随一不成""自不定"等过失,应将因支的"两俱"改为"自许",以避免过失。笔者认为,胜军比量的关键在于"喻支"所列举的《增一阿含经》,该经有三乘佛教的记载,还有小乘人在听闻大乘佛法时对大乘名相的纪录。大乘佛法含摄并且超越小乘佛教的理论体系,真正通达小乘佛理的信徒会承认大乘佛教不是"非佛语"所能含摄。大小乘"两俱极成",认可大乘是佛说的观点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6.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著名的高僧,是佛教改革派的领袖,被誉为佛教界的马丁·路德。他提出了"教理、教制、教产"三大革命,提出了人间佛教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佛教的转型。创办世界佛学苑是太虚大师进行世界佛教运动的重要实践之一,旨在将佛教传播到世界各地,通过佛教改造人类的思想,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成立"世界佛教联合会",是太虚大师创办世界佛学苑的远因;太虚环游欧美各国,使"创办世界佛学苑"从设想转化为实践;世界佛学苑的分支机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成立;太虚提出中国佛学者应成为世界佛学苑的倡导人以及太虚与印度摩诃菩提会等佛教团体的交流合作;最后总结了世界佛学苑失败的原因和它对后世汉传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共的回民支队和国民党的西北马家军参战,而且也有一批回族文化人参与抗日宣传,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家父则是回族抗日歌曲的组织者。(注:家父原名王梦扬,抗战后因受特务追踪,亡命新疆,改名为王孟扬)1938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以白崇禧为首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也随之西迁。全国著名的回族文化界人士马松亭、王静斋、王梦扬等汇集重庆,使当地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40年初,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5,(9)
<正>近代的武昌不仅是首义之城,还是新佛教运动的策源地,太虚于1922年创办的武昌佛学院,则是新僧的大本营。在太虚建设"人间佛教"的推动下,武汉的佛教信徒几达数万,各种佛教事业兴盛,包括武昌佛学院、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佛教居士林、女尼修学院等,大有中国佛教复兴之态。抗战爆发之前,对于武汉的佛教事业,武汉政商界的  相似文献   

19.
<正>无论是研究中国佛教还是研究儒学,都不能不关注"儒佛关系",这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然而,共识归共识,与此有关的学术研讨会,也就是专门以"儒佛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却是少之又少。尽管每年儒学和佛教都要举办很多学术研讨会,但儒佛双方好像都没太把"儒佛关系"放在心上,以至于弄得"儒佛关系"掉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儒学方面觉得谈"儒佛关系"有损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尊  相似文献   

20.
活跃在南粤大地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的长期持续作战使华南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敌后三大战场之一,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突出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抗日统一战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富有特色的广东抗日统一战线彰显活力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