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江花山岩画是骆越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系列人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组织形式。左江花山岩画艺术资源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还能起到构建城市文脉的作用。城市作为人们生活和聚集的地方,承载了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的生活需求。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左江花山岩画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到城市景观的营造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花山岩画是我国壮族人民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产,其记录着我国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切追求和对山川神灵的敬仰之情。花山岩画是我国岩画中的经典作品,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文章主要从花山岩画的韵律美,气势美、意境美、崇高美、想象美、象征美、单纯美、形式美及次序美等方面探讨了花山岩画的图形美,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广西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目前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价值。审美主体经验论是一种西方文论,从审美主体经验论的审美主体、审美态度、审美知觉、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所处的环境等元素来思考花山岩画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求花山岩画旅游开发工作要从审美主体经验的角度出发,要注重旅游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共抓、共建、共管,注重花山岩画文化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彝族先民在生存斗争中构筑了人神共处的信仰世界 ,其宗教信仰反映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本文考察了《普兹楠兹》反映的云南撒尼支系彝人的原始信仰 ,分析了其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古代撒尼人对神灵依赖与超脱的矛盾情结。  相似文献   

5.
道教法术与岭南巫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法术是道教斋醮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道教法术中的三种具体形式:步罡踏斗、气禁和道啸,均与岭南巫俗有密切关联,岭南古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实为道教文化的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彝族是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文化辐射最强的民族之一,又因其宗教信仰与道教有诸多共通、相融之处,因而道教产生后便与彝族的原始巫教、祖先崇拜、毕摩祭祀等宗教活动互动、融合,进而促进了道教和彝族原始宗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左江花山岩画,画面神秘,气势雄壮,色彩美丽。其规模场面之广,单位面积之大,物象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力图了解其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学以致用,进行美术创作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共同祭祀的宝格德乌拉敖包祭祀仪式为个案,通过对敖包祭祀仪式诵经音乐的结构、内容等进行描述和分析,深入探讨流传于蒙古族地区的藏传佛教诵经音乐中包含的蒙古文化因素,阐释敖包作为蒙古族原始宗教信仰之重要载体,在藏传佛教蒙古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江花山岩画作为桂西南地区特有的艺术资源,近年来随着申遗的热潮,越来越受到来自海内外的专业学者和游客的关注。从旅游景观设计及营造的角度对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景观营造中应涉及的内容和方法的观点,并对后续的开发和建设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0.
艺术表达、工艺品制造依赖相应的物质材料而呈现特定的审美意象。广西宁明县花山崖壁画也称花山岩画,较集中全面地代表了左江流域的崖画形态。崖画内容中的人物、动物、器物既有图画形象易懂的特点,也有符号重复规约的特点。这种集体协作的以原始工具技术条件为基础所创造的崖画类似于一种形象的图画符号,赭红鲜艳的颜色与周边以碧绿为主色的山、水、树交相组合,整体绵延数百里,这些综合的视觉景观形成了一种原始的艺术存在。参照当地民间文化,其文化内涵在于:祈愿现实物质生活的富足。  相似文献   

11.
道教的发展史是从原始的神灵信仰形态向高级宗教信仰形态进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祭祀始终是架构神道教的重要支柱,其历史甚为久远,迄今依然发挥着维系日本人神道信仰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自日本律令时代直至当代祭祀制度的确立与演迸;并从祭祀的主客体、运作理路与形态上,概括了规范化神社祭祀的构成要素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四川石棉县尔苏人宗教习俗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以降,川西南大渡河下游地区居住着一种汉称“西番”,自称“尔苏”的居民。据说“尔”为“白”,“苏”是“人”之意。尔苏人自称“白人”,其宗教信仰主要是他们固有的原始宗教,不过这种原始宗教已被纳入本波教糸中。烧赙子为石棉县尔苏人纪念祖先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通过这种宗教活动,依稀透露出尔苏先民来源迁徙的史影。此活动及其传说与对尔苏人语言糸属调查研究的科学论断不谋而合。本文着重介绍四川石棉县蟹螺乡尔苏人烧赙子的宗教习俗  相似文献   

13.
原始宗教信仰是彝族的史诗《梅葛》存活的土壤,史诗《梅葛》是原始宗教信仰的表达系统,毕摩则是把二者融合的媒介。毕摩是原始宗教信仰和史诗《梅葛》的主要保存者、传承者、使用者。毕摩、原始宗教信仰、史诗《梅葛》是三位一体的。原始宗教信仰是毕摩、史诗《梅葛》存在的核心,史诗《梅葛》是毕摩表达原始宗教信仰观念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其表演粗犷豪放,能让人领略到上古"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云南直苴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从彝族村落组织伙头制的组织形式、伙头主持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为切入点,探讨彝族村寨组织(伙头制)与宗教信仰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直苴村彝族正是通过伙头制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一起来对村落日常社会生活进行规范,从而达到禳灾祈福、护佑村落、和谐生活的目的.同时把祖先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粘连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在伙头担任者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的禁忌中,凝聚对其祖先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16.
南诏铁柱建于南诏蒙世隆时期,是南诏王室的祭天柱。柱体呈圆形,底座为3层台,顶端为半圆形铁盖,以3根木杈支撑,形状如一棵树,亦如一根带3杈的树枝,是彝族先民树崇拜的物象化图腾。彝族先民信巫鬼重祭祀,认为树是天地之间的通道,从祭天、祭山神、祭社到净宅扫秽及日常祭祀,均不离于树,进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图腾崇拜和祭祀礼仪。从密枯神树的选定、神座树枝的布局到三杈松枝的普及以及打醋碳仪式中柏枝树叶的广泛使用,不难看出树在彝人生活中的神圣性和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史前岩画艺术有"人类童年,罗缕纪存"之美誉。岩画作为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早期活动的遗迹,揭示了早期人类原始崇拜的奥秘,诠释原始巫术文化的形式。贺兰山岩画丰富的题材不但呈现出华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上古文明,还呈现出史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贺兰山岩画中,有着与西域、南西伯利亚地区文化诸多相似的造型特征。  相似文献   

18.
红山文化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一)自然崇拜。由具体现象崇拜到抽象天地崇拜。工具(石斧)崇拜是自然崇拜的发展。(二)动物崇拜。灵物崇拜产生于动物崇拜。(三)鬼魂信仰。红山文化积石家带有独特的墓祭特点。牛河梁墓葬显示正处于女性祖先崇拜向男性祖先崇拜的过渡期。(四)生殖崇拜。由崇拜生殖进而崇拜祖先。牛河梁遗存是女神崇拜处于鼎盛期的反映。红山文化先民已跨越自然崇拜和动物崇拜阶段,处于祖先崇拜时期。  相似文献   

19.
明堂思想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堂”这个词汇在今天的一般社会生活中似乎显得比较陌生 ,但在中国古代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不仅是宗教祭祀的一种象征 ,而且是上古政治活动的历史标志。正如其它许多传统文化概念一样 ,明堂也聚合着先民们治身与治世相统一的精神理念 ,而其内在层面则又是由某种具有运行功能的结构支撑着。因此 ,解读“明堂”的原始意义以及历史变迁便成为我们探索传统政治哲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哈尼族节日既是宗教祭祀的节日,又是农耕祭祀的节日,融合了传统宗教祭祀礼仪、民间世俗节日、饮食文化等丰富内涵。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都必须举行祖先崇拜祭祀礼仪和自然崇拜的农耕祭祀礼仪,而宗教祭祀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粮、畜的健康、增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了传统宗教信仰观的改变。文章运用实地全程参与式和关键人物访谈法,探讨文化变迁背景下,哈尼族为了达到传统宗教祭祀目的而进行文化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