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便是"慈悲心"。文章由分析心理学中的"阴影"概念引发出对"恶"的临床水平意义上的探讨。总结并发展了"恶"的心理学含义,阐述了对"恶"的理解和认识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将佛教中的"菩提心"引入现代心理治疗领域,阐明了治疗师在心理治疗中对待"恶"的态度及方法。"阴影"与"恶"是人类内心及人性中无法被忽略或否认的部分,需要以"慈悲"的态度去面对和抱持,这是一切心理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佛教文化中蕴含着的精华思想与社会道德自律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彰显佛教慈悲万物思想对人们的道德教育、精神感化功能,以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技术普及给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当代佛教的慈悲和平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佛教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慈悲始终占据着基本的中心的位置。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慈悲从一切人的善性流出,由于众生的每一分子都禀有本来的善性,所以同情他人,爱护他人是自然的天性流露。第二,由于一切众生的生命本来基于同样的出发点,从消极面说,无非因缘聚合,因缘而有,缘散而无。由此而无需说此贵彼贱,也就不可能爱彼而嫌此;从积极面讲,此一具体的因缘聚合是数百千大劫才能发生的,因而弥足珍贵。结合这二者来说,一切众生都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即爱和被爱双方都禀赋了宇宙的同一性,所以说慈悲…  相似文献   

5.
佛教慈悲心理与环境生态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有句古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当代的种种危机,从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汲取精华,武装自己,塑造人类自身,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包括从佛教中汲取其慈悲思想,净化人类心灵,提高道德水准、美化社会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慈悲是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也是菩萨戒的制戒宗旨。菩萨戒又称三聚净戒,包含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重内容,意在止恶、修善、度众生,均未离开拔众生苦、与众生乐的本质,故而彰显了佛教的慈悲精神。菩萨戒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戒律,以戒为名是将佛教的慈悲精神以戒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制度的强制性保障慈悲精神的践行。《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以孝名为戒和慈悲精神贯通全文,处处强调孝顺心、慈悲心,使《梵网经》脱颖而出,成为菩萨戒根本经典,也使梵网菩萨戒成为菩萨戒四大体系中最流行的一系。  相似文献   

7.
<正>一北朝(439-581,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的总称)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一方面,当时北方各民族(鲜卑、匈奴、羌、氐、汉等)之间长期杂居共处,在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甚至心理思想等方面逐渐融合。另一方面,北方各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和融合中,逐渐接受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最终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据当地的史志记载,白兔寺所在的村名为"白兔寺村",附近小学名为"白兔寺小学",村、校以寺名,既反映出白兔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又能看到佛教中国化的历史印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自信。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内涵,传播佛教文化正能  相似文献   

9.
<正> 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慈悲思想,如佛教的缘起理论,,思想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报的身心不能离开依报世界。 慈悲教义告诫人们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当然更要怜悯与自己同类的人。我们从慈善观念的历史渊源出发,来探讨佛教的慈悲理论及及其,是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群 《法音》1998,(12)
佛教的慈悲观、布施观与福田观智慧与慈悲是佛法的两大基本精神,佛陀在以佛眼之智洞彻诸法实相的同时,慈愍三界火宅众生,甚于父母念子。“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普令群萌,获真法利。”(《大无量寿经》)慈者,与一切众生乐;悲者,拔一切众...  相似文献   

11.
身振 《法音》2009,(10):11-13
正佛教倡导和平,更以慈悲救世的行动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慈悲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念,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21,(5):1-1
稽首大圣薄伽梵,天上天下两足尊;我等今以功德水,灌浴如来净法身。本月欣逢本师释迦牟尼诞辰,世界各国佛教四众弟子无不心生欢喜、至心祈愿,更以种种香花严饰、清净法仪,共同感念佛陀光照幽暗、普度众厄之功德,弘扬世尊正觉智慧、平等慈悲之圣教。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大部分学者在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仍停留在单纯移植西方生态理论,或者发掘经典教义中有关生态的论述进行诠释上面,而忽略了佛教生态观更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于此借用“批判佛教”所引发的问题,对国内学者进行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时的若干盲点进行反思。生态保护问题,绝不只是人类群体与大自然间的技术关系问题,它严重地深刻地同人类的社会问题纠搅在一起。它既是科学技术的,也是文化的宗教的,更是政治的社会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佛教生态观建构时,应深入发掘佛教原有的强烈地批判意识,更好地加入社会实践层面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慈悲思想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思想,慈善活动则是佛教徒基于这一思想的社会实践。明末四大高僧基于这一基本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既包括宣扬慈悲思想、参加社会救济、从事公益活动,也包括参与政治、批判弊政、平息动乱、为民争利等。这些实践活动,既有利于拯救民众,也有利于晚明佛教的复兴,更是佛教积极入世思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5.
原军超 《法音》2020,(1):26-32,33
禅修与正念日益成为西方学术界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多数重要发现都是以重视禅修实践的佛教僧侣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从人物传记和社会风潮两个视角,勾勒佛教如何进入科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后阐述该领域开创性的实验,最终认为二者的结合,不仅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将促进对人类意识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承贵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有论者在2008年1月31日的<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该书堪称宋代儒佛关系研究的新成就.沿着这一评论向前走,儒士佛教观研究的思想史价值广口J题有必要进入阅读者的思考视野.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20,(5)
正学派佛教与宗派佛教问题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意识[1]应该追溯到汤用彤先生关于宗派问题的论述。汤用彤先生晚年对佛教宗派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1962和1963年分别发表了《论中国佛教无"十宗"》和《中国佛教宗派问题补论》两篇文章,而且留下大量读佛教典籍的札记,其中亦特别注意佛教宗派问题。[2]据汤一介先生介绍,汤用彤先生之所以如此注意佛教宗派问题,是因为他一直想修改和补充其撰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隋唐佛教史稿》。其中虽然对隋唐佛教的问题做了一些梳  相似文献   

18.
身心关系问题是人类长期探究的重要议题。精神分析学家对身心关系具有诸多独特见解,具体表现为:身体是心理的基础,身体是心理的象征,身体与心理的交织。此三种观点不仅反映出不同精神分析学家在方法论、认识论以及本体论上的差异,也蕴含着精神分析不同流派的理论脉络。厘清精神分析视域下的身心观,既有助于自然科学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心理学在精神分析中寻求一种主客交织的研究视角,也可为心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研究身心关系问题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存在心理学认为焦虑具有本体论的特征,是以人的存在本身为根源的。佛教认为无常是生命存在意义上最根本的矛盾和荒谬。从无常角度看,生命的现象界中并无可独立存在、自在不变的感受,这与生命在精神不同层次中所界定、固化的我之体验构成矛盾,由此成为存在性焦虑的根源。通过对无常的禅观,领悟到关于我的体验都是各种因缘构成的、刹那生灭,即无我(空)、非永恒、自在的实体,从而缓解乃至超越这种存在性的焦虑,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心理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桂红 《法音》2004,(3):15-21
当代文学太过执著和注重自我个人感受的倾诉,而缺乏一种利益社会人心、真诚关怀人类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给人类的心灵以慰藉和照耀的理想精神与气质。佛教的慈悲利他思想,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和有益的启示。一些深受佛教慈悲利他思想浸润的文学作品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