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巡游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清代以来闽台宫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活动,认为分灵与进香可能是中国家族祭祖仪式的转型,折射出台湾底层宗教信徒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认同感。祖庙神灵巡游台湾分庙,类似于帝王巡狩国土,实际上是大一统思想在宗教信仰上的曲折反映。闽台官庙间的分灵、进香与巡游现象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从更高层面演示了闽台区域文化的历史同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2.
在河南王屋山区,民众基于对道教神仙的信仰建立了香会组织,每遇生活难题,他们便降神迎神,通过神灵附体的方式与"神仙"沟通交流.在这种活动中,个体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支持,这缓解了人们的生活压力.香会组织在当地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3.
宗教信仰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学家眼里,宗教信徒在参与宗教活动时也具有收益最大化动机,他们需要把有限的资源在市场活动和宗教活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宗教活动的效应也称作"灵性资本",它包括精神、物质两个方面。前者包括对来世的追求,即所谓的"来世财富",后者包括身体健康、社会网络关系等。同时,宗教活动还具有很大外部效益,其中所包含的利他主义、法制意识等理念,对市场活动中的自私、犯罪等行为是一个很好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8,(2)
正邪教是社会的毒瘤。长期以来,各种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义的邪教层出不穷。它们神化"教主",控制信徒,聚敛钱财,建立非法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歪曲、盗用正信宗教教理教义,损害正信宗教声誉形象,严重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信徒"身心健康,破坏道德底线,践踏国家法律,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宗教反对邪教。弘扬正信,坚持正行,防范和抵制邪教的渗透、侵蚀,协助党和政府依法治理邪  相似文献   

5.
国际奎师那知觉协会是从印度教毗湿奴派发展出来的新兴宗教,它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均建有神庙(中心),大陆则设有聚会场所数处,并有专职传教人员负责日常宗教活动。近年来,这一教派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教会组织僵化、信徒增长缓慢的困境,面临着自养模式匮乏、宗教竞争力弱及"中国化"转型不畅等方面的考验,这些问题的出现标志它在中国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封建迷信有不同的内涵和指向,二者不能混淆。从活动特征看,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宗教活动是指:信徒在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仪式或个人按宗教习惯在自己家中过宗教生活,教职人员履行正当的宗教职务,宗教组织接受人们自愿入教,出家或接受教徒自愿的捐赠等。它包括:拜佛、诵经、焚香、开光、升疏、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领圣体、终傅、追思、坚振、祝圣、圣堂、过宗教节日和布施、乜  相似文献   

7.
宗教面临教与教之间、教内不同流派之间、信徒与非信徒之间、宗教与社会之间、信徒与国家之间以及人与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成为宗教多难和谐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宗教与各维度间都存在共通之处,这是化解矛盾和加深联系的纽带。通过悬置信仰发展交融点,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相互尊重思想作为解决矛盾的黄金原则,最终可以达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境界。  相似文献   

8.
《原道》2017,(1)
经典世俗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中国乡村基督教传播现象。具有多维形态的基督教不仅蕴涵"人—神"结构的精神信仰体系,而且包含"信徒—教会"结构的地缘信众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信徒在精神层面的超越性体验和对教会组织的集体归属合二为一。嵌入熟人社会的教会组织实现功能延展,发挥出生活互持、生产互助、纠纷调解等社群功能。基督教不仅为信徒提供了超越性的意义世界,而且提供了具有独立评价体系和交往规则的关系网络,成为一种"社区性宗教"。基督教迅速传播反映出结构转型背景下村庄社会竞争加剧;村庄非正式规范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和执行,针对弱势群体的越轨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弱化,村庄公共品供给不足。需要将宗教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切实解决宗教传播反映出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荣伟 《天风》2008,(1):24-26
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并被评为"五好宗教活动场所"称号.教会每年在社会服务方面投入不少,定期慰问孤寡老人和下岗贫困信徒,有特殊需要的随时看望或补助,为贫困地区打井,捐资助学等,在面临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组织信徒踊跃捐款捐物,以体现基督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对华人社会中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宗教信仰有助于人们的捐献行为和志愿行动这两类公共参与形式.虽然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在公共参与方面存在着程度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控制信徒与宗教的组织性整合程度后变得不显著.有研究认为东方宗教的功利性格无助于提升民众公共参与,但我们的分析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组织程度高的中国传统教派与基督教在促进信徒公共参与方面水平相仿,但在自认为是佛教徒的被访者中,有明确宗派归属的佛教徒与无宗派归属的信众,在公共参与行为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造成差异的原因不在于其教义来自东方还是西方,而在于宗教的组织化程度.只要能够促进教徒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加强教徒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必要的集体仪式和活动增加教徒对于宗教的认同,就可能提升信徒的公共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08,(3):56-56
本刊讯2月2日,西藏色拉寺举行一年一度的"色拉崩钦"节。据色拉寺有关人士介绍,今年信徒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他们预计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次。与色拉寺一年一度的这个宗教活动相比,朝拜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的信徒几乎每天早上都会  相似文献   

12.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秘密宗教组织,与佛教的净土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本文通过南宋茅子元创立白莲教,佛教对白莲教的批判,初创时白莲教之教义,白莲教戒律、组织与正统佛教之异同,元代白莲教传教与禁教,白莲教的被禁与复教,以白莲教为名的初期造反活动,元末香会、白莲教与农民大起义之关系等问题的考察,揭示了宋元时期白莲教创立传播的历史实况,并就白莲教的性质和特点作出独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岳清华 《天风》2016,(4):16-17
正教牧人员作为教义经典的阐释者、信仰活动的组织者、信徒行为的引导者,在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法规、团结信徒群众、促进宗教和谐、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始终紧抓教牧人员按立、认定、年检等工作,探索了一些做法措施,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改善基层教牧按立认定与常态化管理脱节的现象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宗教现状及管理创新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多民族之间以融合友好为主流.各种宗教在历史的融合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国多元通合的宗教文化生态.我国常提到的五大宗教中,伊斯兰教信徒即穆斯林人数基本上随人口增加而稳步增长,目前约有2100万;佛教、道教信徒众多,但在家信徒无法精确统计;天主教信徒具有家庭传承特征,解放初期约有300万,目前约有550万;基督教徒在解放初期约有70万,晚近若干年来增长迅猛,官方统计已达1600万,这一数字尚不包括"未登记教会"的信徒.宗教信徒的构成分布,过去以老年人、女性、低学历、农村人口、老少边穷地区为主要特点,近些年出现向全社会尤其是中青年人群、城市居民、新社会阶层和经济发达地区扩散和渗透的趋向.  相似文献   

15.
近代福建,天主教区、华人基督徒、新教传教士分别参与、发动和组织了当地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移民非洲、东南亚地区的集体移民活动.本文尝试结合基督教研究与华侨华人史研究,对这三次集体移民做一述评,分析比较移民活动参与者、组织者及其社会角色的异同.文章认为,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人移民海外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多元,性质复杂,不仅影响着华侨华人移民运动的发展,亦为华人信徒提供了一个普世性的社会流动网络,使基督宗教成为海外华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当代宗教状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我国只有10%的人自认为有宗教信仰。在这些人中,女性、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低的被访者比例偏高;宗教信仰与收入之间不存在相关,但当人们的客观收入相当时,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更高,这意味着宗教信仰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现状的满足感。佛教仍然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6.75%的被访者自认为信仰佛教,几乎是其他所有宗教信徒总和的两倍;另外,相较于基督徒,佛教信仰者的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比例更高,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更低。数据显示,1.9%的人信仰基督教,据此推算,我国大概有2600万左右的基督徒,从信徒规模来看,基督教已成为汉人地区第二大宗教;在局部地区基督徒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佛教徒,所以我们判断基督教在我国已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男外,从信徒的组织化程度、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以及信徒对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三个指标来看,基督教甚至已经超过佛教。  相似文献   

17.
张径真 《法音》2021,(11):16-22
在中国的宗教和法律语境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含义的宗教法:第一种是指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神权法,如教会法、伊斯兰教法等,其法律在"政教合一"或拥有"国教"的国家,对全体民众均具有强制的约束力;第二种是宗教团体的自治法,属于民间法范畴,是宗教组织管理教团和信众,处理教内外关系的制度体系,如《摩奴法典》《百丈清规》等,其条文仅对本宗教的教职人员和信徒具有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圣·艾智德团体(Comunitàdi Sant’Egidio),为当代意大利著名宗教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成立于"梵二"会议闭幕伊始的1968年,由一批极富宗教热忱的高校青年在罗马率先发起,并以之为核心迅速发展。截止今天,其成员已遍布全世界72个国家,数量多达6万余人。圣·艾智德团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个得到意大利外交部认可,受其制约,接受其资助的非政府组织,从事一定的自愿和社会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平信徒团体,又有其福传的动机和宗旨。可以说,该团体为一个典型的"跨界"宗教NGO。该文通过对圣·艾智德团体的背景、组织架构、性质,其作为NGO和宗教团体的双重维度而展开的活动等方面的分析和介绍,试图解剖一个天主教NGO在意大利社会和国际领域生存、行动和介入的具体处境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宗教社会学有两种解释理论,一种在欧洲占优势,一种在美国占优势。前者是宗教世俗化理论,这种理论声称,宗教多元化会损害每一种参与竞争的宗教,削弱所有宗教的基础。宗教多元化和相互竞争导致世俗化,总体上将使宗教组织和信教人群的数量下降。后者是理性选择理论,用于分析宗教活动的机制,那个由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信徒构成的"市场",这种理论认为,宗教活动受到的控制越小,越富有竞争性,宗教的整体水平就会提高。反过来,如果缺少竞争,宗教团体就会缺乏效率,不能维持市场的活力。作者通过分析意大利的宗教经济,认为在多元化越充分的地方,宗教组织将会变得越强大,并且,宗教的素质也会在相互竞争中得到提高。[1]  相似文献   

20.
又是农历三月初三,春暖花开之际。风景如画的武当山盘山公路和大小宫观庙宇,朝山进香的队伍络绎不绝。进香队伍前有令旗,后有尾旗,令旗正中绣着“朝山进香”四个大字,下面写上某省某县某香会。令旗前有4名披金甲、身高相同的青年手执仪仗开道,令旗后设一绣幢,挂满写有会众姓名的小布条,俗称“万民伞”,伞内放着香炉,炉内有一个真武小铜像,绣幢后是供品和乐队及男女朝山信士,浩浩荡荡,高峰时每天有近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