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组,也叫短语。它是由若干词构成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和语法上能逐层搭配的没有语调的一组词。词组和句子的一个重要区别:词组没有表述性,句子有表述性。而语调是表述性的重要标志。例如: ①阳光灿烂(词组) ②阳光灿烂。(句子) 近几年来,一般语法书都重视词组的介绍。例如《提要》加强了词组(短语)的内容。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词组进行分类,目的是便于讲清语句的结构规律。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和《提要》都讲了词组的结构类型和词组的  相似文献   

2.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思维规律的,语法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它们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逻辑和语法毕竟是两门科学。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的结构规律的,它主要讲各级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汉语是非形态的语言,它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语素和语素组合成合成词,词和词组合成词组,词或词组组合成句,单句和单句组合成复句,几个句子又组合成句群)不是依靠  相似文献   

3.
由于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其句法结构不象西方形态语言那样有严格、精密的框架,那样有控制力。汉语的实词的语法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共通性,这样就使汉语词语间的线性组合有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和一定的弹性,词序往往缺乏象西方语言那种强制性,而是具有选择性,并且主要依靠交际双方的意会来贯通的。因此语义关系在词句的组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汉语句法的结构组合是意合法,而不是形合法。在这种意合法中,往往以词组为中心环节,把词与词  相似文献   

4.
词组的内部结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是句子内部结构关系的反映,认清词组的结构再去理解句子的内部结构就容易多了;词组这种造句材料在句子里出现的频率并不低于单个的词,认清它的内部结构,才能较准确地认识句子的结构。如果分不清词组间的界限,把不同结构关系的词组混同起来,则会导致不  相似文献   

5.
选取由两个双字词组成的多词组合(单词组合、模糊词组合、双词组合),比较老年人和青年人对多词单元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类组合,所有被试在单词组合上的注视时间更短,第一遍注视次数更少,成分词上的注视时间更短,跳读率更高,表现出多词单元的加工优势,而且这一加工优势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汉语老年读者同样将多词单元作为整体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6.
马丽 《美与时代》2003,(12):86-87
各种语言都有语序,但汉语更重视语序,在汉语语法中,语序是最常用的语用手段。什么是语序?语素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词组,词组可以组成句子,句子可以组成语段,语段可以组成文章。语言中的各种组合,都要依照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我们称之为语序。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般是比较固定的,语序作为一种主要的语法手段,它反映了汉民族一定的逻辑思维特点和语言习惯。在汉语里,如果语序安排不好,必然有损于意思的表达。但是,现代汉语语序在一定条件下又表现出灵活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变通一下语序,非但不是错误的,反而会在很多方面产…  相似文献   

7.
后边的词陈述前边的词,前后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样的词组叫主谓词组。这种词组,不光只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有宾语种或补语、形成主、谓、宾、补等类型。这种词组,主、谓双全,表意完整,单独运用,就是句子;只是用在句子当中,它便失去了独立性,只能充当句子成分。如“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是一个由主、谓、宾等组成的主谓词组,单独运用,且有一定的语气,句终有较大停顿,它就是句子;但在“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一句子中,它失去了作句子的独立性,只用来充当全句的宾语成分。现代汉语中,由主谓词组充当各种句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语法结构十分严密,能够用来精确地表达一切复杂深刻的思想感情。在词组或句子里,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用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依靠词序和虚词来决定的,这是汉语言不同于印欧等其他语系的地方。词序指的是词在词组结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非主谓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解释是:“由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形成的句子”。(398页)黄成稳的《新教学语法系统阐要》的  相似文献   

10.
英文词、汉字词、早期文字和图画的认知加工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王娟  刘鸣 《心理学报》2011,43(4):347-363
采用四种任务考察英文词、汉字词、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在知觉加工和语言加工中的特点, 揭示不同类型符号的认知机制。实验1采用知觉相似度判断和语义一致性判断考察符号在知觉加工和语义加工中的特点; 实验2考察符号在命名与分类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符号在知觉相似度判断和语义一致性判断中表现不同。符号相似的顺序与文字演化的顺序一致。(2)不同类型符号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英文词和汉字词的命名快于分类, 甲骨文、东巴文和图画的分类快于命名。(3)无论是命名还是分类, 对汉字词和图画的反应均快于对东巴文和甲骨文的反应。对英文词命名快于对甲骨文和东巴文命名, 对英文词分类慢于对东巴文分类。(4)英文词、汉字词和图画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对英文词、汉字词命名快于对图画命名, 对图画分类快于对英文词、汉字词分类。甲骨文和东巴文的命名与分类反应具有不对称性:对甲骨文命名快于对东巴文命名, 对东巴文分类快于对甲骨文分类。所以如此, 既与符号的外形特征和区别性特征有关, 又与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以及对符号的熟悉度有关。研究结果为确定文字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甲骨文与东巴文的性质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娟  沈树华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1,43(10):1124-1137
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了大学生对60个气味词的基于语义相似性和基于知觉相似性的分类, 并运用多维标度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在语义水平上, 大学生根据发出气味的物体的功能(与食物有关/与食物无关)和语义性质(人造物/自然物)对气味词分类; (2)在表象水平上, 大学生根据气味的感觉情调(气味的愉悦度)和强度(浓度)对气味词分类; (3)气味词具有粗略的语义特征, 原型在气味词概念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 (4)男、女大学生对于气味词的分类基本一致, 但在具体项目上存在着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是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別。然而,语法与逻辑又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语法单位的词、词组、句子和句群(有人认为句群是介于句子和篇章间的语言单位),同逻辑上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存在着对应关系。词和词组一般是表达概念的,句子一般是表达判断的,句群一般是表达推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则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正因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语法学界所采用的区别复合词和词组的方法中,扩展法已经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了。使用它,人们可以毫不迟疑地把“迸发”,“动静”、“语言”等判定为词,也可以立即把“割草”、“插秧”等推给词组。但是,有许多是人们公认的州的组合,在扩展法面前却通不过,象“布鞋”、“猪肉”、“牛肉”、“看见”、“打倒”、“皮鞋”、“找到”,等等。按照扩展法,它们可以变成“布的鞋”,“猪的肉”、“看得  相似文献   

14.
所谓外部关系义是相对于内部关系义而言,王振昆先生在《汉语的内部关系义和外部关系义》一文中指出:内部关系义指语言内部各语言成分本身(主要是词和词组)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复杂系统意义;外部关系义拍的是语言成分(词或句子)同语言外部世界关系所形成的意义,我们理解,王先生的外部关系义实际是各语言成分在交际中受言语环境的影响,以其概念意义为基础所表现出的内涵意义,可以概括分为感情意义(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或态度);联想意义(能引起听者或读者联想的意义);风格意义(使用于不同场合、层次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搭配意义、(适用于在某一个上下文中的意义)等.这些意义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广告的成败,广告是一门艺术,它追求以尽可能短小的形式表达尽可能丰富的蕴涵,在运用上根植于审美的角度,越来越注意技巧,以打动消费者,刺激他们的欲望,促使他们去购买商品.要达到此目的,就需在语言的外部关系义上下功夫. 一、挣脱日常语言的樊篱,在感情义和搭配义上求新广告的生命力就在于与众不同,显示其不拘一格的个性,这主要是靠改变固定格式和搭配,显示新颖奇特的感情意义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的”字词组是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词组的后边而构成的一种词组,也叫“的”字结构,如“吃的”、“他的”、“木头的”、“送报的”、“老师讲的”等。如果“的”字后边有被修饰的中心词,则“的”前边的词或词组就变成了修饰成分(定语),不再组成“的”字词组,如“吃的东西”、“送报的人”中,“吃”和“送报”都是定语。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字词组实际上是“定语”加  相似文献   

16.
(一) 反义词语,是意义相反的一对或一组词语。在语言词汇里,反义关系可以建立在词和词之间(如“大——小”)、词和固定语之间(如“卸责——引咎自责”)、固定语和固定语之间(如“扬汤止沸——釜底抽薪”),也可以建立在词和词语之间(如“难、困难——易、容易、易如反掌”)、词语和词语之间(如“小户、小门小户——大户、高门大户”)。过去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词只可能和一个词构成反义关系。这种理解,我们觉得失之狭窄。反义词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的事物现象认识并加以对举而后形成的。与某词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并可以对举使用的不见得只能是一个词,也可以是诸个词,甚至可能会包括一些固定语。上面我们已举出一些例子,我们不妨再看两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总结汇总迄今出土的青铜器的铭文和流传至今重要文献中的所有"中国"词组使用。通过对其含义的分类归纳,系统分析周朝时"中国"一词用法含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商业词汇,即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们进行交易时所用词汇,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词汇,与基本词汇有明显区别。本文仅就商业词汇的构词法、词义特色、词义的概括性及凝聚力四个方面加以简析。一、构词单一商业用词多为复合词,即多数词是由词根构成,而单纯词或附加词甚少,或说基本没有。现代汉语中,语素、词、词组、句子构成了一个具有层级关系的层级体系,而每一个层级都是由下一层层级依次组合、聚合的原则构成的。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象思维这个词组屡屡在人们语言中媒体中出现,至于它的内涵与外延部分至今也未有一个确切的界定。这是因为这个词组内的三个词(艺术、形象、思维)也难以规定一个确切的定义,同时,艺术、形象、思维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就是说是在变化中存在的概念。但是,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颜色词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自然分类和多维标度法.对279名大学生进行了11种基本颜色词的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将11种基本颜色词分成三类:(1)非彩色,包括黑、白、灰,也包括色彩暗淡的棕色;(2)暖色,包括红、橙、黄和粉红色;(3)冷色.包括绿、蓝和紫。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有两个纬度:(1)彩色/非彩色;(2)冷色/暖色。不同专业大学生对颜色词分类基本一致,但也具有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