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代著名高僧澍培法师于1986年12月8日(农历十一月初八)上午10点30分在长春般若寺安祥示寂。世寿91岁,僧腊75年,戒腊67年。澍培法师生前为吉林省佛教协会会长,长春般若寺方丈,吉林省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
建于本世纪二十年代的哈尔滨极乐寺,在经历了60余年沧桑兴替之后,近年由政府拨出巨资修复,又以其庄严的古刹新姿雄踞在哈尔滨的南岗东端。这里是佛教徒参谒朝拜的北方佛教胜地之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乐寺与长春般若寺、沈阳慈恩寺、营口楞严寺并称为东北四大佛教丛林。除慈恩寺外,其余三座寺院的建筑年代相近,同为天台宗近世传人倓虚法师一手筹建。极乐寺创建于1921年,历时三年始告竣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0,(8):51-51
<正>本刊讯8月5日,吉林省佛教界在长春般若寺举行抗洪赈灾祈福法会。参加法会的有吉林省佛教协会全体理事及全省各寺院方丈、住持等。上万名佛教徒冒雨参加法会,由般若寺首座正宗法师主法,广  相似文献   

4.
自称为“凡愚僧”的演培法师(1917—1996),是连接近现代中国佛教发展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先后求法于观宗寺弘法研究社、闽南佛学院和汉藏教理院,  相似文献   

5.
妙老在僧教育的重要性、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僧教育改革等方面有诸多见解,这些见解今天仍能带给我们以启迪。学僧教育,以佛学院为载体。早在1940年,妙湛老和尚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亲近虚老法师求学时,老法师就曾交代妙老:将来有条件、有能力,一定要办佛学院,为佛教培养人才。对此,妙老念念不忘。1981年春天,妙老即着手复办了由弘一律师和瑞今法师创办的佛教养正院  相似文献   

6.
上海圆明讲堂创立于1934年秋,是当代爱国高僧、佛教领袖、首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圆瑛老法师亲自创办,由入室弟子明旸大和尚继任住持的弘法道场,现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圆瑛老法师生前常在圆明讲堂讲经说法,教化众生.为了培植僧才,还于1942年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1)
新加坡华裔名僧法排法师去年10月上旬在福州怡山西禅寺圆寂,福州市僧尼信众,台湾、香港、新加坡法侣共二百余人集会,隆重举行回向法会,佛协福建省分会会长妙湛法师致悼词,明旸法师以及海内外有关寺庙、佛教团体、诸山长老送了花圈和挽联。法禅法师早岁出家于福州西禅寺,1947年赴新加坡弘法,曾先后住持南洋群岛各寺。数十年来,  相似文献   

8.
诚信 《法音》2000,(1):24-27
妙湛法师,出生于1910年11月,俗名褚永康,辽宁丹东人。1939年于凤城双泉寺依进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于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深造,1942年到扬州高文寺亲近来果禅师,1957年飞锡厦门南普陀寺,直至1995年示寂,时年86岁,僧腊56夏。法师一生爱国爱教,致力于佛教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弘扬佛教文化、兴办佛教教育、培养爱国爱教僧才,为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对外友好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生前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9.
正演培法师继承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思想和人间佛教的发展理念,在汉传佛教的海外弘传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自称为"凡愚僧"的演培法师(1917-1996),是连接近现代中国佛教发展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先后求法于观宗寺弘法研究社、闽南佛学院和汉藏教理院,并曾亲近宝静、大醒、太虚、印顺等当代高僧。演培法师深受太虚大师倚重,25岁时即被任命筹办四川合江法王学院,后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6)
正本刊讯6月1日,新加坡佛教总会副主席、新加坡佛学院院长广声法师一行到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学诚法师的热情接待。学诚会长对广声法师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广声法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新加坡弘传佛法,培养佛教青年弘法僧才,推动中新两国佛教界友好往来表示赞叹。学诚会长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在佛教文化、佛教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汉传佛教"走出去"。广声法  相似文献   

11.
济群 《法音》2013,(6):9-15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著名中青年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任教。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三十多年来,法师积极从事弘法事业,除在闽南佛学院和戒幢佛学研究所定期授课以外,还时常应邀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演讲,同时进行网络弘法。法师在修学和弘法的过程中,对于佛教的传统与现实的许多重大问题。以及如何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著有《心经的人生智慧》、《菩提路漫漫》、《认识与存在》、《济群法师谈人生》等人生佛教系列丛书,影响广泛。近年来,法师还创立了菩提书院,按照三级修学体系推动居士教育,成效显著。最近,济群法师应本刊的约请,为我们选送了他的十余篇比较重要的文章。从本期开始,兹予连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颁发的弘法杰出贡献奖。斯里兰卡佛教罗曼那派和阿摩罗普罗派僧王、副僧王,暹罗派副僧王,以及斯里兰卡总统、总理、议长、政府相关官员,共同出席了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明生法师代表广州光孝寺向斯里兰卡总统赠送药师佛像,向议长赠送弥陀佛像,感谢他们在促进中国与斯里兰卡佛教交  相似文献   

13.
在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之际,我们以深厚之情缅怀这位爱国爱教、弘法利生、关爱社会、热心慈善、竭尽全力、培育僧才的高僧,生前为上海和全国佛教所做的重大贡献。我因工作关系和真禅法师接触较多,法师的思想、精神和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他救世济民的崇高思想,认真维护佛教权益的精神,大胆培养、使用青年僧才的品格, 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法尊法师是五台山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法师两度入藏,遍访名师,广学经论,译经著书,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法尊法师还特别重视僧才的培养,从事佛教教育工作28年,为佛教培养出许多解行并重的僧才,从而形成了一套佛教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宗心 《法音》2002,(7):8-14
济群法师是国内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知名法师。法师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安县一个佛教家庭,曾在宁德支提寺、闽侯雪峰寺体验寺院生活。1979年从鼓山涌泉寺普雨老和尚正式剃度,1981年于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到莆田广化寺等处参学。现任厦门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主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近二十年来,法师在修学之余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佛学论文,并积极从事弘法事业,时常在欧洲、澳洲、港台及大陆各地高等院校、信众团体、寺院应邀演讲。著有《生命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印淳 《法音》2002,(11):24-28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鼎市一个乡村的佛教家庭。1978年高中毕业后,于福鼎太姥山平兴寺从世行法师披剃出家。1981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1984年至1991年,被聘为福建佛学院教务长兼莆田广化寺监院,亲近圆拙老法师学律。1991年返回平兴寺,创办普隐学堂。1994年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同年当选为省政协委员。现驻锡平兴寺,带领僧青年学律。界诠法师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坚持弘扬律学,宣讲“南山三大部”,培育僧才,推动规范传戒,并曾多次应邀赴新加坡、台湾等地讲经弘…  相似文献   

17.
水帘寺 《法音》2005,(11):36-36
本刊讯10月15日,河南桐柏县水帘寺隆重举行妙侠法师升座法会及庆典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为其送座,省佛教协会会长永信法师为其挂珠。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孟令峰、省宗教局助理巡视员田坤一、省政协民宗委主任马连兴、南阳市委统战部部长郭庆之、市政府副市长张振强、桐柏县党政有关方面领导,与来自省内外的诸山长老和四众弟子60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在升座仪式上,圣辉法师、永信法师分别代表中国佛协和河南省佛协对妙侠法师荣膺水帘寺方丈表示热烈祝贺!圣辉法师指出,桐柏山佛教在我国佛教界有较大影响,近现代僧才辈出,为我国佛教事…  相似文献   

18.
果彻 《法音》2000,(5):3-6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有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后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带了个好头。经由佛教界法师居士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核小组的评定,果彻法师、圣凯法师、学愚法师、陈星桥居士、静波法师、宏度法师成为本资演讲比赛的优胜者。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广大读者共同来关心中国佛教的未来,并就相关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2)
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住持宏船老法师于1990年12月25日下午2时30分安祥舍报,享年84岁。宏老原籍福建晋江,早岁披缁,后赴南洋弘法,开创新加坡光明山普觉禅寺,曾任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等职。宏老生前十分关心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对各地寺院的修复,僧才的培养,弘法事业的开展,都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对泉州承天寺的恢复和重建,宏老倾注了极大的心力,使这座千年古刹轮奂一新。宏老在弘法利生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为恢复和发展中新两国佛教界友好关系作出的杰出贡献,将载入佛教史册,成为鼓舞佛子精进佛事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张梓波 《法音》2021,(8):16-21
倓虚法师(1875-1963),俗姓王,名福庭,河北宁河县人(今天津市宁河区),为天台宗第四十四代传人。他一生解行并重、建寺弘法,为天台宗在我国北方地区和海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他的《影尘回忆录》记载,倓虚法师年轻时学过医卜星象,接触过道士,甚至两度想随其出家修道,均被婉拒;还曾参与"佛教宣讲堂"的活动,与友人讲习儒释道经典及劝善书,并于1910年开始研读《楞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