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2年8月,《藏外道书》(前二十册)首次出版。这部大型丛书的问世,使得明代正续《道藏》以外的道书,首次以大规模结集的方式重现于世。这对于整理中华传统道教文化遗产,以及进一步开展道教文化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标志着道教界人士和研究道教者期待已久的增续《道藏》的事业,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2.
张淼  李福 《中国道教》2018,(1):39-43
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重要经典文献,对后世道教乃至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书讯     
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道教典籍——《藏外道书》由四川巴蜀书社出版发行。《藏外道书》是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的第一部系统的道教经典文献资料汇集。它第一批收书七百余种,一千余卷,主要收录了明清以来的道教经籍。《藏外道书》在编排上既保留了《道藏》的特色,又有自己的特点,与明代《道藏》在资料连续性上相匹配。它的出版对研究明清以来道教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阴符经》,全称为《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是与《道德经》、《南华经》和《参同契》并列的道教圣典。它被定为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之一,而纳入《玄门功课经》中。其重要性,张伯端《悟真篇》一语中的,他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阴符经》的注释本甚多,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中所载书目就有39种之多。《阴符经》现存注本,见于《道藏》的有二十余种,见于《藏外道书》的有十余种。下面以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中的《阴符发秘》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  相似文献   

5.
清代以来 ,道教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省心录》、《照心宝鉴》、《卫济真诠》、《太上宝筏图说》、《指淫断色篇》、《劝世归真》、《除欲究本》、《全人矩》、《起心丹》、《寿世慈航》、《白话劝戒录》、《天津纲纪》等等 ,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其中功过格如《十戒功过格》、《警世功过格》之类 ,尤有很大影响。以上书均收入《藏外道书》。这里介绍一种未收入《藏外道书》的功过格。孝字功过格 (原文无标点。此处酌点断。为方便读者 ,格式有所改变。)晨昏定省 ,致敬尽养 ,一日五功。代受一劳苦 ,一功。教一善必从 ,一功…  相似文献   

6.
正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于1996年12期的“法音近录”栏目,刊出《“附佛法外道”与民间秘密宗教》一组文摘,介绍了近十年来学术界研究民间秘密宗教的若干成果,以及学者呼吁要警惕“附佛法外道”危害佛教的建言。现从佛教史书和政府法典中,辑出佛教史书对附佛法外道的揭露,历代政府禁断异术邪道的法令,清朝地方官对邪教活动的调查,以供关;动这方面问题的读者参考。佛教史书对附佛法外道的揭露南宋天台宗僧人释宗鉴在所著史书《释门正统》(收于《U续藏经》第130册冲,为止恶防非,辨明邪正,特立<斥伪志>,指斥当时流行民间的末尼教、白莲菜、白云…  相似文献   

8.
明《周易悟真篇图注》在《悟真篇》诠释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以来罕见传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一种,实为难得善本。通过对之详细考察,笔者认为《周易悟真篇图注》即是《秘殿珠林》所录之《五注悟真篇图解》,其作者程易明与《指玄篇本末原序》(《藏外道书》收录)的作者应是同一人,而该图注所用《悟真篇》底本与《顶批三注悟真篇》(《藏外道书》收录)的底本同源一致;此外,从内容上看,《周易悟真篇图注》乃道教诠释之"图解"传统和"丹道易图"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与性命双修的工夫论系统,皆较前人有进一步的细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藏》长期以来备受世人瞩目,由于历史和战乱等原因,存世原版《道藏》很少见,因此,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完整无损的一套明版《道藏》凸现珍贵。该书原藏于崂山太清宫,1966年8月被抢救到青岛市博物馆收藏。2007年,在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上报书目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珍贵名录"保护古籍之一。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版本册数上来看,这部《道藏》在古文献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及戒律、宝诰、金丹歌诀、名山宫观记等,均有搜罗。本文考证其编纂者是张之鼐,而不是《四库未收书辑刊》所题宋在衡。宋在衡只是编纂了《瑶台宝诰全科》,收在该书第17册。该书于康熙二十年(1681)编成,部分内容采自明代《道藏》,部分内容辑自各种笔记小说,也收有一些罕见著作,如《太白剑》等。所收张之鼐自撰的著作有《道门霞想集》。《历代神仙通纪》的重要价值在于收录了一些珍贵的道教文献,如《太上感应篇》序跋、《正一天坛玉格品目》、六十太岁神名、吕祖降示的经文、张三丰传记及其所作诗歌、《性命圭旨》序跋、《郴阳九仙传》、曹道冲《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忏序》、李常庚《阴符经跋》等。  相似文献   

11.
时值羊年早春二月,得泽洪君惠赠其新作《道教神仙信仰与祭祀仪式》,此科仪新著洋洋31万言,系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1月版本,斋醮科仪为老夫兴趣所在,得此道学书籍自然仔细阅读。泽洪君在1999年出版之《道教斋醮符咒仪式》基础上,又经不断探索,于科仪内涵更有诸多发明。此书主论斋醮科仪思想历史,以见道教神仙信仰之精义,实为百年道教学著述中之上乘。泽洪君多年勤奋执着地精敏研究,终于撰成科仪课题的佳作,伏案读之欣敬咸服。此巨著探讨领域学人少及,可资借鉴颇希。资料见于《道藏》、《藏外道书》巨函,而采择史籍文集笔记小说尤多,以今人释…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12)
印顺法师是当代佛学权威,今年84岁,著有《妙云集》24册、《杂阿含经论会编》3册、《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如来藏研究》、《空之探究》等书,颇多新见解。他20岁(1925)因读冯梦桢的《庄子序》而引起探究佛法的动机。1930年在普陀山福全庵出家,初读《金刚经石成金注》、《龙舒净土文》、《人天眼目》等书,对教理有了初步的理解。后又钻研《唯识论学记》、《相宗  相似文献   

13.
《庚辛玉册》载为明宁王朱权撰,为外丹学著作。该书可能已散佚,本文试就其著录情况、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略作考辨。一、基本情况《明史.艺文志》"子部道家类"著录:"宁献王权《庚辛玉册》八卷。"《千顷堂书目》  相似文献   

14.
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汉文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中的禅宗文献;至于“藏外”则是指以外的坊间本。此处的“藏内”本主要取自《 续藏》、《嘉兴藏》与《大正藏》,少数取自《普慧藏》、《频伽藏》、《金藏》以及《龙藏》。 中国大陆出…  相似文献   

15.
《禅宗全书》简介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  相似文献   

16.
《徐渭手札册》,水墨纸本,十七开册页,收徐渭亲笔书信十六通。除一通由小楷书写外,其余均为行草书。此件册页递藏有序,作品不仅展示了徐渭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而且凝聚了其在文学方面的高超造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道藏》中的《梅仙观记》一书作了考察,认为该书编定于南宋末年,其编者不是杨智远,书中《梅仙事实》一文作于南宋,纠正了原书中的传写脱误及后世一些书目对这些错误的承袭。认为《梅仙观记》是研究梅福史实与仙迹、宋代梅福崇拜的情况及道教宫观赐额制度的重要资料。并分析了宋代梅福崇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海内外学人企盼已久的儒学大型丛书《儒藏》的首批成果———“史部”50册,目前已由四川大学古籍所编成、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儒藏》———这一数百年来学人梦寐以求的盛大工程,终于结出了首批硕果。明代文人曹学佺“二氏(佛道)有藏,吾儒独何无”的浩叹,可以喟然止矣。川大《儒藏》的首批成果共50册,总字数约2600万字,内容系儒学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属于川大《儒藏》工程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中“经”“论”“史”的“史部”。首批50册包含“史部”的“孔孟类”、“学案类”和“碑传类”三个部分,收书约80余种。随着《儒藏》“史部…  相似文献   

19.
《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战国时期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以来,历代都有大量人士为之诠疏笺注,阐发玄旨,到元代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①自元以后,又有大批注本涌出,由此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老学,对中国哲学、政治、宗教、文学艺术等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历代的老学书目,近现代以来有多位学者做过搜罗与辑录,如周云青《老子道德经书目考》、王重民《老子考》、严灵峰《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之"中国老子书目录"、丁魏《老学典籍考》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道士画家,除了《霞外诗集》,马臻的生平、师承、交友以及绘画作品等都因为资料匮乏而少有研究成果问世。本文通过梳理《藏外道书》中的有关资料,对马臻师承、生平以及在道教界声名不显等进行了系统的爬梳和研究;同时,对其画论思想以及绘画作品也做了勾勒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