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处,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宏丽古刹,它就是名列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的碧山寺。碧山寺亦名普济寺、北山寺、广济茅蓬,创建于北魏,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建成一大丛林。今天,碧山寺仍以建筑宏伟、古迹颇丰、香火旺盛和高僧辈出而著称于五台山。碧山寺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盛况,皆得力于心系佛法的有为高僧因修和尚的勉力撑持。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7月2日至4日,五台山碧山寺隆重举行妙江法师升座法会,深圳弘法寺方丈本焕长老(原碧山寺当家)为妙江法师送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等海内外诸山长老、四众善信及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有关方面负责人2000多人参加了庆典。妙江法师现年50岁,1968年于大同云岗出家,1980年到五台山,先后在普化寺、竹林寺、南山寺、慈福寺参学,期间曾两度入佛学院深造。后任碧山寺监院,并于1995年8月11日接法于原碧山寺住持、美国纽约光明寺住持寿冶老和尚,现任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  相似文献   

3.
普济众生,来十方丛林同登觉岸碧山结缘,进五台茅蓬共参妙谛 (碧山寺)耸青流翠,松柏影里藏古刹围红缭白,钟鼓声中伴梵音 (碧山寺)青山寺后立,春来宜作千秋画绿水门前流,·风起好弹万古琴 (普化寺)鸳峰云锁,百八台阶漫银汉山寺霭浮,三千觅树托金莲 (菩萨顶)经楼出红尘,看三千世界, 云路崎呕,何不慈航登觉岸白塔钻紫霄,听八百先音, 风铃清彻,谁能苦海识菩提 (塔院寺)“‘‘‘~卜‘卜~‘_‘沪_刁卜_j,_目卜_日卜_盛,_刁卜_‘‘~.‘,月吮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 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 花发南山,雪雾北欺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 又是钟驱晨梦,鼓破幕…  相似文献   

4.
晚瞻南禅寺纪实急驱南禅日已斜近寺尘扬失前车星月布天演梵境殿影唯见翼角上堂无明难有见赖持手电睹芳华我佛矜持抬法眼弟子两厢静无哗引象牵狮步欲移穿璧缨络透袈裟似有衣带声启门风入动轻纱敬礼天王兜鍪具夜不解甲护释迦一现虽未闻说法盛唐风物丽无涯甲申四月谒碧山寺怀能海上师续缘晋谒碧山寺犹记开示画佛禅入门云版集僧众出世金声到台颠老衲虔虔循鱼贯香客芸芸伏狮前悲愿应证殿相好上师回头喜庄严四十二年前曾谒能海上师于北京广济寺,并聆画佛缘法,记之凿凿。今年赴五台山,为“申遗”事,寻碧山寺,会妙江方丈于客堂中,述及旧缘,承赐杂志,…  相似文献   

5.
《法音》2001,(6):48-49
本刊讯 美国纽约光明寺、毗卢寺第一代住持、著名高僧寿冶法师于2001年4月8日(农历三月十五日)下午7时30分安祥舍报,世寿98岁,戒腊71夏。  寿冶法师生于1908年4月26日,无锡三房村人,自小学佛,1928年于杭州下城永福寺依德松和尚出家,字延道,号寿冶。1930年在南京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1936年至1940年于五台山碧山寺关房刺血写《华严经》一部。1939年接任五台山碧山寺方丈。1947年10月往普陀山百子堂掩华严关,直至1949年夏。同年赴越南西贡建寺弘法,1964年赴香港弘法,1970年夏应美国应金玉堂居士之邀赴纽约协建大乘寺,1971年…  相似文献   

6.
碧山寺座北面南,背靠之山碧绿苍翠,风光秀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长145米,宽137米,占地面积19865平方米,计有殿堂、房屋108间,石碑15通。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毗卢殿、戒坛殿和藏经殿。寺前有照壁、牌楼,两翼是配楼、禅房、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整个寺院布局严谨,建筑古朴。  相似文献   

7.
碧山寺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一座古刹。早在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即凿石为寺。《佛祖统纪》卷第三十八载: 五台北寺法聪律师为众专讲《四分律》,门人道覆录为义疏。此解《四分律》始。  相似文献   

8.
碧山寺诗歌     
碧山寺孤 月深隐岩阿不址年,七斤衫子重联补,名缰利锁莫能牵。日炙风吹愈转鲜。飒飒春风和鸟哀,清音直到耳边来。炉烧柏j产端然坐,对月残经又展开。居山诗孤 月寰中独许五台高,无位真人伴寂寥。一任诸方风浩浩,常空两眼视云霄。甘贫林下思悠悠,竹榻横眼枕石头。格外生涯随分足,都缘胸次如尢求。自住丹崖绿水旁,老僧不会还源旨,了无荣辱与闲忙。一任山青叶又黄。碧山寺性 善策杖寻幽上翠巅,干崖花缀千崖锦,梵刹崧毙凌日月,真容欲睹知何在,清凉春尽景芳妍。五顶峰连五顶天。经堂寂寞锁云烟。极目苍苍意惘然。驻北山寺剥、 枝朝发南峪口,层峦几…  相似文献   

9.
公元一九九五年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五台山著名的华严行者、原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的第四代住持、现美国纽约光明寺住持寿冶老和尚,怀着对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崇敬之情,偕  相似文献   

10.
金刚窟     
五台山碧山寺西边约百余米处有条山谷叫楼观谷。一进楼观谷,那绵绵无尽的峻岭立刻呈现在眼前,谷的两边长满了苍松翠柏,从山巅潺潺流下来的泉水,不住地敲打着圆滑的石面,远近成群的绵羊在悠闲地啃吃青草,这里确是一个极为幽雅的境界。在这条长约几百米的山谷里,建有三座寺院:  相似文献   

11.
玉花池     
玉花池是五台山较为古老寺院之一。民间传说,五台山先有玉花池,后有碧山寺,可见此寺历史的悠久。清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月巡游五台山,将台内十座青庙改为黄庙,其中有玉花池。从此,这座古刹就成为黄庙。玉花池,古名万寿寺,在台怀镇西北十里许的新坊村,依山面水,环境清幽。寺北约三十米处有一石池,约三米见方。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介绍     
沈阳清真南寺的女寺于1983年5月6日主麻日,正式恢复了宗教活动。 这座女寺在十年动乱前,和南寺一样是宫殿式的砖木结构建筑。由于它的建筑结构独特,吸引了不少外宾来寺参观,特别是伊斯兰国家来沈参观、访问和实习的朋友。而在十年动乱中,女寺也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3.
3月29日,五台山佛教协会主办的“水陆大法会”培训班,在景色幽静的碧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身穿僧衣的50余名学员,都是从各个寺庙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佛学基础的年轻人。在开学典礼上,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法师讲了五台山“水陆大法会”的历史沿革、五台山举办“水陆大法会”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并对各级政府的热情支持表示感谢。五台山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喜钜法师、碧山寺老和尚因修也都讲了话。应邀前来传授“水陆法会”仪规、仪式的悟果法师在会上表示,愿竭尽全力为五台山文殊道场培养一批学有成就的佛教僧才。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领导赴会看望了悟果法师和学员,鼓励学员们要认真学习,争取把法会办好。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19日,以“捐资助教,慈爱人间”为主题的五台山“宗教慈善周”活动正式启动。来自五台山显通寺、菩萨顶、塔院寺、碧山寺等各寺庙僧众、居士等捐款近1500万元,其中,万佛阁捐款达1300万元。所捐资金将为五台山风景区筹建一所现代化中小学校。  相似文献   

15.
夜游南华寺     
当我们到达南华寺时,已是黄昏夕照时,天边一片红霞,太阳的余辉如黄金般洒在大地上。南华寺雄伟的汉白玉山门在夕阳下,显得更加庄严与肃穆。游人都已离去,古老的寺院显得更加清净,迎面而来是一种静静的灵气。我们中间大部分没有来过南华寺,虽然有不少是研究佛教的专家、学者,对南华寺已经知道许多许多,但是毕竟没有亲身感受一下。百闻确实不如一见,不用更多的语言去描述,只要用一颗心去慢慢地体悟已足矣!黄昏是神秘的,缓缓地向南华寺漫步而去,深红色的大门在翠绿的大树下,充满诱惑力,吸引着人生旅途苦苦寻求的人们。树梢上淡…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普化寺,以深遽幽谧的优美环境和宏伟富丽的古建筑群称雄于佛国灵山净土之中。过去曾吸引过成千上万的朝拜者、访问者和游览者,今天依然吸引着数以万计的芸芸众生,前来这里朝拜、礼谒、游览。其中有佛门弟子,也有各地大德;有普通百姓,也有文人学者;有中国各族僧俗众人,也有海外各国信众和贵宾。他们身临普化寺,拜谒礼赞,寻幽访问,游览观景,都能了却一种敬仰、虔诚、欣赏的心情,给普化寺这座净土佛门留下瓣瓣心香。这种利乐于人的活动,足见此寺的佛教氛围对于人们的感染力量了。普化寺是五台山佛事活动的重要道场,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魄宝之地。每当寺门扉开,四方远近  相似文献   

17.
四十二年前曾谒能海上师于北京广济寺,并聆画佛缘法,记之凿凿。去年赴五台山,为申遗事,寻碧山寺,会妙江方丈于客堂,述及旧缘,承赐杂志,内有能海法师的传略,归来读竟,有感而作。  相似文献   

18.
沧桑之美     
正有一种美叫"沧桑"。在鲁南枣庄青檀寺,青檀古树的沧桑之美久久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的青檀寺,原名为云峰寺,坐落在枣庄峄城区楚山、汉山峡谷之间,因山谷中长满青檀树谓之青檀谷,云峰寺后也改名为青檀寺。青檀寺中千年古檀随处可见。它们植根于叠嶂山崖、怪石嶙峋之中,粗壮的树干疙疙瘩瘩,像历经沧桑、青筋毕露的老者,鲜明地镌刻着生命的年轮和岁月的印记。没有上千年风雨的洗礼,青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3)
<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五台山碧山寺方丈、大圣竹林寺住持妙江法师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设计推行中华民族服装服饰的建议"的提案。他建议,组织专家学者研究论证富有中国文化、代表中国形象的服装服饰,组织设计师设计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条曲折清幽的山径通往氤氲的重光山,山麓坐落着文福禅师费15年心血拓建而成的重光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与年近花甲清癯矫健的文福禅师于寺后殿二楼禅房里品茶话禅,闲谈间涉及其巧定姻缘、断发拒恋、垦荒苦修和两地建寺等种种传奇式前尘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