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道主义和技术是一对典型的历史范畴,对于两者的内涵及本质的界定只能基于人类历史起源及其发展本身。一部人类史向我们所展示的是借由技术的升华而不断拓展的人的本质力量的"阶梯",对于人道主义的起始及其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考察,只能沿着与自然史密切关联的人类史的轨迹来展开。人道主义和技术在本质上是具有同一性的,任何基于意识形态惯性思维的认知都难以真正地解决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异化"问题,甚而会在所谓的反人道主义的道路上越来越远离真正的人道主义。本质上表现为人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人道主义与属性上具有人本价值的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突破地域的狭隘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真正的人类自由。  相似文献   

2.
论人道主义的历史演进和基本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辉明 《学海》2002,(2):16-20
人道主义在人类历史上源渊流长 ,其影响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可以说 ,除马克思主义之外 ,它是最具影响的一种社会学说。在当代 ,一些左翼政党和学者提出 ,要挖掘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这里所说的马克思学说中的人文因素 ,是指马克思关于人、人的本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自由平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这些重要思想。概括地讲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我也赞同这样的观点 ,即马克思以前关于人的学说的主要理论形态是人道主义。因此 ,我们今天研究人学必须深刻理解人道主义 ,包括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文章说,资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们总是喜欢把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与成年时期的马克思加以割裂,并且以青年马克思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言论来歪曲马克思,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本质的异化现象。但青年马克思在谈人道主义时,总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非人的生活状况为对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改造世界和人的学说为基础的。文章说,早期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言论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当时提出人道主义思想是一种创举,表现了马克思的崭新的大胆精神。并说,列宁在后来发展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学说,俄国工人阶级首先把这种思想变成了现实。马克思谈过“异化”问题,但这个“异化”概念是他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借用的概念。马克思使用这个概念是为了说明在有剥削的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劳动者丧失人的特性,人的劳动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愿活动,而是强迫劳动。劳动者所创造下的东西成了劳动者的对象化,劳动者的产品剥夺了劳动者的族类生活。文章说,人的异化现象的消除只能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这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我们时代人类的基本任务。这就意味着必须改变抽象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理想:“人人皆兄弟”。文章接着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是为创造一个新的人的制度而斗争的无产阶级的具体的人道主义口号。  相似文献   

4.
医院精神是医院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医院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医院发展和全部工作的灵魂所在。社会主义医院精神必须建立在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的医学人道主义这一医学思想上。作为医院精神的主导意识,医学人道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念,同时是一种医学论理原则,是指导医院医疗行为具体而现实的原则。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病人、社会、医院、医务人员)的价值、尊严和利益是医学人道主义本质和内涵。市场经济下医院对自身利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他的《人的人性》(《The Humanityof Man》)一书的第一章。该章共分五节。在第一节里,作者对人道主义下了如下的定义:“人道主义是由自然人和他的超越的可能性所构成的一种二重性,”“人道主义…是把人加以理想化的一种行为准则、文化运动或教育纲领,”“人道主义把人看作值得赞美的对象”等等。作者避而不谈人道主义所“理想化”了的人究竟有怎样的阶级属性。培里不是把人理想化了,而是把人抽象化了,抽象为一种没有阶级内容的超阶级的虚构。这样就掩盖了人道主义这一资产阶级思潮的阶级实质。在这一节里,作者又说,“当代的人道主义……在颇大程度上是作为对其他某些思想的抗议而发展起来的。”作者所列举的几种思想之一是:“共产主义的泛滥促进了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这就一语暴露了人道主义的反动本质:所谓当代的人道主义,也就是反对无神论、反对唯物主义的反共主义。同时培里又特别抬出了“自由”的幌子作为反共主义的“武器”。他说什么“人的什么东西被认为是值得赞美的?……人所特有的尊严乃在于他的鉴识自由的能力。”在第二节里,作者鉴于自然科学有很大的威望,极力强调人道主义与自然科学、与科学的决定论相一致,以避免人道主义因反对自然科学而被削弱。作者又说,“我们……生活在变化、行动、暴力和混乱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设计一种全人类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敌对的信仰被允许在和平竞赛中。……证明自己是真理。”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想通过所谓“全人类的”“和平竞赛”来达到反对共产主义、巩固帝国主义制度的目的。在第兰节中,作者论到人道主义与技术的关系。他说“反对或低估技术,会使人道主义注定成为废物。”他吹嘘人道主义“就像它适合于原始动力的时代那样,它也适合于核子能的时代。”在第四节中,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只要不把道德同禁欲主义等同起来,“把道德设想为对欲望加以组织以去掉冲突而代之以合作”,把道德理解为“不反对欲望本身而只是反对欲望的放纵”,那么“人道主义与道德之间的对立就不再有任何根据了。”总之,作者极力要把人道主义与道德说成一致来为人道主义吹嘘和辩护。在本文的最后一节里,作者谈到人道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与“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以及与宗教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们的时代是各种人道主义相互对垒的时代。打着人道主义招牌的派别不仅多如牛毛,而且竞争激烈,甚至相互论战。在我们的时代,由于个人的生活问题占着日益重要的地位,政治斗争往往表现为指责对方不讲人道主义或者反对人道主义。但这种指责丝毫不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也不能避免自己被别人指责为不讲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之所以大受欢迎以及它的种种派别之争无非说明了以下的事实:今天,人的生活遭受到空前的威胁,因此人至少需要听到一些安慰的话语,听到一些祈求人类幸福的话语。因此,谈到人和人的幸福(尤其在宣传中),任  相似文献   

7.
那些旨在把马克思主义与绿色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人,常常试图把马克思早年有关异化的著作当作一种所谓绿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源.任何这种把早年马克思与绿党联在一起的尝试都会立即遇到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马克思的早期著作都是人道主义著作.也许有人会提出,人道主义肯定只认为,唯有人、人的地位和人的成就才有价值,而这与承认非人类生命、它们的地位及其成就也有与生俱来的价值的现代绿色运动的主张不是相冲突的吗?这种论点不免有失轻率.“人道主义”这个词的含义是模糊的,它并非一定就主张唯有人的地位和成就才有价值.人道主义还可以有其他的意思.不妨考虑一下马利丹对人道主义所作的描述:“人道主义……本质上倾向于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并且通过促使人去参与所有能使他在自然界和历史中更为充实的活动,以使人所固有的伟大显现出来.”马利丹的这段话中包含着对人道主义的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解释:存在着一种人的本质和一组人所特有的能力和活动,根据它们便可了解使人类得以兴旺的因素;人道主义者的实际目的就是促使人类的兴旺.这种对人道主义的亚里士多德式的观点也正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所持的观点.从这种意义上讲,人道主义并无必要让人坚持这  相似文献   

8.
2 2 22,乙2,‘ 英国《新人道主义》‘.卫J.卫一.221 2 2 22,‘,乙合理的谈话N.沃尔特1一2爱尔兰的宗派主义C.C奥布赖恩1一2人道主义的标签K.莫阿特1一2关于人类和智慧的新观点.下.亨明1一2达尔文主义的昨天和今天T.C.史密斯1一2合理的谈话N.沃尔特3一4在行为的后面G.本森3一4理性主义者的纪念H.J.布莱克霍姆3一4走向人道主义的幻想C.坎贝尔3一4合理的谈话N.沃尔特5一6对运动的回忆D.特赖布5一6斯宾诺莎和人道主义R.帕金森5一6十件人道主义的许诺G.D.卡特5一6怎样估价人类的尊严?v.莱夫5一6 《外象哲学》对文章前后关系的分析:一种研…  相似文献   

9.
人超越自身而追求一个目标;这种超越性和主观性的关系,就是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我提出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这一问题,受到人们的指责,他们说:“你在《作呕》那部小说里说过:人道主义者完全错了,你对某一类人道主义者也开过玩笑,为什么现在又回到人道主义来了呢?”事实上,人道主义有两种大不相同的意义。它不以意味着一种以人为目的、为较高价值的学说。人道主义作为这种意义讲,可以在Cocteau的《80小时环游世界记》的故事里看到。这故事里,有一个人物,由于乘着飞机越过一些高岭,便宣布“人简直可惊”。这就等于说,我尽管自己没有制  相似文献   

10.
1.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 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我们所宣传和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本质上不同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一个道德原则或者说是一个方面的政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的,它本身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思想体系,因此既不可能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对立起来,更不能用抽象的人道主义来取代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是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人的学说的研究和探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正在向前推进。《国内哲学动态》曾就人的本质和人性等问题作过一些简介,本文就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情况再作些介绍。一、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什么关系? 主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我们决不能把人道主义这种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其理由是: 1、从人道主义这个词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产生于文艺复兴以后,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才第一次出现。因此,它是适应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而产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有人把人道主义分成广义的和狭义的,把奴隶占有制、封建制时期的各种论人的言论也放到广义的人道主义范畴里去,这就抹煞了人道主义的特定的历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对人自身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理论。我国解放以来,理论界在研究人性、人道主义中经历了曲折的道路,特别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期间,对人的研究成了禁区,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一切议论、探讨、研究统统不加区别地被扣上宣扬“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帽子,从而造成了谈“人”色变的局面。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一禁区也已被冲破,特别是在近一时期,哲学界、文艺理论界对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探讨、研究逐渐多了起来。现将目前讨论中已经涉及的几个主要理论问题简介如下: 一、什么是人性?人性是否包括人的自然属性? 对于什么是人性的问题,多数同志认为,所谓人性,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换言之,人性即人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的本性或特性。那末,人性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基本上是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人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构成的。所谓人的自然属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任务是“分析现时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人道主义本质问题上所进行的斗争”。作者说:“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人道主义是一种这样的学说,它研究作为最高价值的人,研究全体社会成员、因而每个个人获得充分的物质福利、自由、社会平等和全面发展的途径。”作者说,在现代条件下,一个极其重要的人道主义问题就是防止世界性的热核战争,另一个尖锐的人道主义问题,是消灭殖民主义、消灭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建立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作者说,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纲领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纲领,共产主义是现实的人道主义,无产阶级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始终不渝的体现者,是为人类的人道主义理想而英勇地和奋不顾身地斗争的战士。作者认为,与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绝大部分资产阶级哲学家力求使人道主义概念失去其社会政治的意义和内容,把人道主义问题归结为心理的、抽象伦理的、宗教的和其他一些纯精神的问题。由此出发,作者批评了存在主义者、人格主义者、新托马斯主义者以及资产阶级神学家的人道主义观点。最后,作者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所谓“经济人道主义”和“工业中合乎人道的关系”这样一些理论。  相似文献   

14.
“慈”是老子思想的重要范畴,这一范畴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表达了一种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宽广胸怀。对老子朴素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辨证分析,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坚持和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列宁的话说,马克思主义决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崭新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以往社会科学创造的所有优秀成果的合法继承者,它正确地解决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乃是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真正革命和质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也吸取了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其中包括资产阶级哲学和启蒙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提出的那些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个不可分离的方面。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同历史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学说相比,乃是质上崭新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道主义观方面完成的革命转变,其实质,简短地说,在于:人道主义被置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上,其原则为现实的内容所充实,这些原则乃是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联合会提出了这样一项任务:把整体的人作为心理学家科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人及人的先决条件、能力、目的、任务和生活的意义。道德问题是这种人道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就可以来谈论人道主义伦理学了。E.弗洛姆就是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弗洛姆认为,他研究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世纪的人甚感不安全和心神不宁的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说,我们正经历着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这是一个崇高的、人道主义的、伟大的事业。人生的前景和意义问题越来越成了我们时代思想大辩论的中心问题。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里,造就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人的任务越来越具有更大的意义。在我们时代里,各国人民正在积极地为一种新的生活,一种没有战争和社会压迫的生活而斗争。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人在自己所参与的社会生活中的态度问题,是人在我们时代的生产过程中和伟大的运动和斗争中的行为动机问题。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回答只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即真正进行着的、不依赖于社会意识的、按照客观规律运动着的人的生活过程。而人的真正的、客观的生活过程,最根本的是生产的社会劳动。因此,社会主义新人首先是在社会主义劳动中发展的。生活的真正内容,人生的意义,就是前进着的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生活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而人做自然界、社会生活以及他自己的主人,也就是做完全自由的人,这就是社会主义时代人的理想。最后,文章对资产阶级喜欢谈论的今天人类主要遭受的“思想空虚”和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威胁人类的危险、危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同时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给了人们新的生活理想,给了人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人的图景。今天各国人民正以惊人的速度转向关于人的生活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造就社会主义的新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但是,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从事这一工作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并有必要进行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人民真正的、实际解放的生动过程,必然提高人們对道德現象的基础进行理論研究的兴趣。人們越来越經常地爭論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問题的对象。在有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爭論和文章中,可以看出,有两种相反的方法、态度:一种是从我国社会人們直接現有的、具体的社会經济生活条件出发,并在其中寻找道德价值以及不十分遵守某些道德規則底現象的緣因和基础;另一种却純粹从理論土来考察  相似文献   

19.
马里坦的学说在欧美流传甚广,特别在拉丁美洲信仰天主教的国家里影响更大。马里坦采用新托马斯主义的新花招: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的调和论,来宣传新经院哲学,辩护宗教唯心主义世界观,维护资本主义反动统治,反对无产阶级革命,诬蔑马克思主义。本文译自他最近出版的《道德哲学》一书中的第十章第三节。在这篇文章中,他大肆诬蔑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在“一切问题上所谈到的人,乃是而且只能是集体的人”。“他一点不关心自由意志”。“他不考虑个别的人,而只看到社会的人”。因而,“马克思不承认有什么人性”。接着,马里坦又说:马克思主义宣称“国家最后也必然要消亡”,并且到那时候,“不应当有、而且永远不应当有任何超乎人以上的东西,甚至不应当有那种脱离了人而被神化在国家中的人的权力;这将是人本身最终被神化,或真正完满地恢复他的本质”。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种无神论的人道主义,在这种人道主义中,人类进入理性主义的世纪”。换言之,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但是,这种人道主义是一种人的类存在的人道主义,是在社会中得到发扬和完成了的那种人性的人道主义,它却一点也不知道所谓人的人格是什么”。“它完全不知道那种在其本身上构成其自律性和精神性的人格是什么”。“它把个体只理解为社会的存在”。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的人道主义中保持着黑格尔所主张的这种人的人格辩证的牺牲”。它“有一种神秘的‘纯粹的爱’,一种不计个人得失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但由于这些精神,人献出了自己的心灵而再也找不到它,而且这些精神是出卖了人格本身、出卖了我们身上的自在的目的和上帝的形象而得到的。所以在精神界也同在社会界一样,人格也完全被辩证法牺牲了”。“这种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看作‘人的最高本质’和历史的最后原因的神学”。最后,作者硬说:“人们在马克思那里还发现了一种虽然被歪曲了的但是真正是基督教的因素”。特别“当他站在‘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阶级’的方面”,起来保卫“人性的尊严以及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群众的尊严感”时,马克思表现着具有“从基督教思想中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残余因素”。但是,这种“残余因素是被用来回头反对基督教思想的;于是一种不可和解的仇恨使得人的心灵中的一切基督教的真理归于消灭,只胜下这种残余物的真理还保持着它的爆炸力。这就是说,马克思是犹太—基督教传统的一个异端之徒,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基督教的一种异端’,是基督教的最新的异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了马克思主义学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其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更是直接促成了一场持续不断的、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中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热潮。在这场人道主义的热潮中,有两种观点比较具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凸显了他对人的个性与自由的重视与关注;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是从构成人性的一般观念即“类本质”出发论述异化概念的。在这里,本文将主要立足于后一种视角,以人的类本质、人的类存在、存在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线索,概括地考察异化理论所包含的关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