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领袖人物,正确地看待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是历史研究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有些重要人物的评价,还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例如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就属于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这方面有特别巨大的意义。它给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给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革命领袖人物,以及看待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范例。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群众是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集团来主  相似文献   

2.
(1980年10月26日至同年11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人的解放—马克思世界观转变过程的中 心问题雷永生《天津师院学报》 1980年第5期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英〕G· 琼斯《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10 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反动文艺的批判潘烨 《内蒙古大学学报》1980年第2、3 期合刊恩格斯论基督教的起源及其作用〔苏〕 A·n·卡口丹《哲学译丛》1980 年第6期马克思与数理经济学〔日〕森岛通夫 《文摘》1980年第8期恩格斯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苏〕 几·戈尔漫《国外社会科学》1980 年第11期列宁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  相似文献   

3.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是列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宗教观的名篇。文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继承并超越了历史上反对宗教的学说,是彻底的无神论;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消亡的途径,把宗教斗争与消灭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联系起来;认为,对于资产阶级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宗教是私人的事情,无产阶级政党要防止宗教对党的队伍的侵袭,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2)党列宁强调,共产主义制度下不仅国家将消亡,而且作为阶级社会统治形式的民主制度也将消亡。如果那时民主制度要消亡,自然,民主制度的机构,政党,也要消亡。这是必然的结论。作为阶级统治形式的强制机关国家消亡时,阶级统治的特殊形式民主制也必然同阶级利益的有组织的表现和代表者政党一起消亡,这适用于一切政党,包括工人阶级政党在内;因为当工人阶级及其特殊利益消失时,为什么这个政党还存在呢?这种没有国家和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强調指出:无产阶級的政治意識、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能自发产生,这种意識只能从外面灌輸进去。并說:“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輕視与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級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經常对无产阶級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无产阶級政党說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务。阶級教育和革命传統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去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一环。是否重视阶級教育和革命传統教育的問题,关系着无产阶級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問题;革命胜利后,是否继續重視阶級教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会筹委会,于一九八一年二月十六日——十七日在合肥召开了筹委扩大会。会议传达了全国历史唯物主义讨论会的基本精神。讨论了本年度研究会活动:拟于三、四月份举行一次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相互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讨论;五、六月份举行一次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和原理,包括异化  相似文献   

7.
国家、政党和社会是理解列宁宗教观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社会是国家、政党的产生、作用和回归的母体所在。列宁宗教观的社会底蕴主要体现在:用阶级社会形态说明宗教的根源、特征和功能;以严谨的社会行动策略对待宗教;创设社会主义的制度环境以超越宗教。其要旨即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以破除宗教偏见,使宗教组织成为社会个体间自愿的公民联合会;进行广泛联盟以促进社会团结,使宗教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加强文化教育,切入实际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提升,这些内容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8.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头条位置刊载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5年第7期上。文章共分三部分:一、个人所有制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二、个人所有制的结构;三、个人所有制发展的趋势。作者妄图从理论上为苏共不断遭到失败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作辩护;竭力从马克思和列宁那里为个人所有制的存在寻找根据,说什么列宁“屡次强调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企图用所谓社会全体成员有同等权力享用社会消费基金的美妙幻想来欺骗和安慰那些生活水平极低的劳动者,从而模糊新资产阶级分子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差别;大力鼓吹“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说它是“顺利解决农业方面的什务的极为重要的刺激物”,批评“不久前曾无根据地对工人和职员的个人副业加以限制”的作法,并得出荒谬的结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所有制始终是满足劳动人民需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伟人的创作是一座奇异的思想宝库。我们已故的导师和领袖就是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座宝库卷帙浩繁,必须从中有所选择。我的题目不能过大,因为列宁丰富的思想遗产是极为广博,取之不尽的。因此,我把自己发言的题目限定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即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作为自己最后、最睿智、最费斟酌的话,和作为自己最后的、最为深思熟虑的指示而留下来的思想的综合。我要谈谈党提出的透彻而天才的整体工作计划。我们的党是列宁缔造、率领并引向胜利的。在英勇、严酷的国内战争岁月里,是列宁领导了党,以后改组了党,率领党重新投入业已开始的伟大经济工作时期的战斗。列宁同志对我们的最重要遗训,包括在五篇内容极重要、极深刻的文章中:《日记摘录》,《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论合作制》。如果我们仔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为纪念列宁的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50周年,苏联《哲学问题》、《共产党人》等杂志均出版了专辑或辟了专栏,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等科学研究机关,还出了纪念文集。在《哲学问题》杂志1959年第5期纪念专辑中,除礼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现代思想斗争”外,还发表了十五篇内容丰富的论文,其中有莫·罗森塔尔的“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伟大贡献”,莫·卡马里的“列宁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符·凯门诺夫的“列宁对马赫主义的批判和现代资产阶级艺术的危机”,阿·叶戈洛夫的“列宁的反映论和美学中的修正主义”以及哈里·威尔斯的“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与反对美国实用主义的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国家学说的理解,主要源自于列宁的著名定义——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选集》第4卷,第33页)近期,通过仔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2)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世纪初,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将诞生的前夜,列宁集中精力研究了社会主义的宗教问题,写下了《社会主义和宗教》、《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等名篇。列宁提出了一个复杂、敏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安定的政治难题:社会主义制度与其它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之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无神论),与一切唯心论(包括有神论)相对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工作,争取和团结信教群众?如何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抵…  相似文献   

14.
他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某些特点》一文是以所谓“非资本主义道路”为幌子贩卖修正主义的“和平过渡”谬论的文章。该文分作两篇,分别刊登于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一九六五年第一期和第六期上。本文是该文的第二篇。本文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吹殖民地和半植民地国家可以在民主力量,即所谓民主知识分子、革命军官、大学生的领导下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而到达社会主义。作者公开宣称:“列宁从未认为,向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过渡的前景必须同无产阶级政党、同无产阶级专政相联系”,“断言过去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向社会进步道路过渡一定需要无产阶级专政,乃是对列宁所规定的原理的歪曲”。显然,作者明目张胆地反对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否定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意义。作者为了论证其修正主义观点,用断章取义的手法,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话大加歪曲,并且宣称,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了所谓“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接着列宁发展了这种“理论”;说什么:“列宁把非资本主义发展看作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途径”。作者扬言,现在由于出现了新的历史条件,由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影响和帮助,对落后国家来说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大大地扩大了,而且也更加有利了。作者认为:非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国家形式是民族民主国家,而这种国家能够对已解放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经济进行根本的改造;并说这种国家是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还说民主力量,即民主知识分子、革命军官、大学生可以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他们“能够转到工人阶级的立场、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上来”。事实上,作者把这些国家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这些国家的一小撮上层分子身上,而无视这些国家的人民革命力量,尤其突出的是:作者抹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共产党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有《辩证法要素》,二者作为辩证法体系的提纲性雏形有倾向性的差异:(1)从哲学对象上看:前者以“事物、现实、感性”即属人的感性现实世界为对象,不涉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之物”;后者则以“自在之物本身”为对象。(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曾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7页)。在这里,列宁提出了被人称为“三者同一”的思想。《哲学笔记》问世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哲学界对这一思想做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但  相似文献   

17.
乐志强副教授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简明教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三编:一、关于《形态》概况的几个问题;二、《形态》首创的唯物史观观点体系;三、有关《形态》争论的几个问题。《教程》的作者对《形态》原著的研究,力争跳出多年来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做诠释式“解说”的窠臼。这是读完全部书稿以后,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其次,作者在对原著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新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教程》对原著的研究进行的新尝试首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个人崇拜不断发生,这有其认识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首先,个人崇拜是对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缺乏科学认识的产物,是一种愚昧现象。历史是人们创造的,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是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及其政党,而不是少数杰出人物。但是,活跃在历史舞台上进行运筹惟幄,引人注目的,却总是一些担负党、政、军要职的领袖人物。尽管这些人物都是借助一定的社会力量——政党、阶级和群众进行活动的,并且他们的领导艺术、智慧都源于一定的政党、阶级的斗争实践,都是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可是,人们往往不容易直接看清这一点。这是产生并能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迷惑相当大的一部分群众的一个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3年第7、12期,1964年第8、11期,1965年第7期)上陆续发表了八篇文章,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结构和范畴等问题。其中引起讨论的Д·И·契斯诺科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一文已译出,译文见本刊1963年第11期。本文是最近发表的一篇,着重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问题,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这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但它具有自己的对象、自己的范畴和规律的体系,可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讲授,而不同意那种反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开讲授的论点。第二部分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结构是社会关系体系的反映.他认为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中固定下了对社会经济领域最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而在反映社会精神生活的范畴中则固定了对社会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的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成果。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既决定于科学的对象本身,又决定于科学发展的具体条件和革命实践的需要,由前者决定的部分具有稳定性,由后者决定的部分具有可变性,应当善于在教科书中把这两部分结合起来。第三部分分析“第一性社会构成”和“第二性社会构成”的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基础和上层建筑,客观前提和主观因素等等。他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中最广泛的概念,反对把这对范畴看成是“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个题目的一部分。他认为上层建筑并不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技术基础,因此存在着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他认为主观因素一方面是某些现象的客观前提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另方面则反映了群众、阶级、政党以及个别人的意志、愿望和意向。此外,他还分析了社会、社会经济形态、时代、社会进步等范畴。第四部分分析各种社会共同体的范畴:阶级和阶级斗争、部族和民族、集体和个人等等。他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社会生活现象的重要手段,反对把“阶级和阶级斗争”这个题目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中排除出去。他区分开“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认为人具有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本性,而个人则是表现人的社会本性的范畴,是许多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体现者。此外,他还分析了利益、劳动、传统、地理环境和人口等范畴。最后,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正在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范畴,例如:“社会在社会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社会的同质性”、“威望”、“社会的整体性”等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阶级接近所达到的程度问题,正如关于克服工人阶级与集体农庄农民之间的本质差别的程度问题一样,现今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列宁的阶级概念仍然是评价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中阶级关系的方法论方针;这一概念不限于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各阶级在历史上某个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领得各阶级所支配的那部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整个“生活制度”、“家庭关系体系”以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