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学习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与决定取舍的观点.它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时期.这个历史的转折,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生学习和职业选择的价值观.为此,我们对学生学习的价值观和职业选择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中学生在当前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和职业选择的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和规律,为当前中学的教育和教学提供心理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民的职业价值观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手段,以浙江省本地和来自外省的503名农民为样本,对农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民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模式,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于农民职业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农民的择业心理和就业行为。  相似文献   

3.
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学生的基本职业定位主要是教师,他们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着职业选择和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某重点师范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各因子在性别、年级、专业等变量上的差异,探索了转型期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并提出了高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若干对策: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突出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性、强化就业指导教育、培养高师大学生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者依据相关理论编制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全国30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结构可由才能发挥、自我实现、社会地位与声望、工作环境与福利保障4个因子组成.当代大学生将个人的自我实现排在首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现在性别、学校性质、文理科、学分绩排名、学校所在区域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在就业去向意愿上,大学生仍偏向去南方及沿海开放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在工作单位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倾向去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单位和外资合资机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金盛华  李雪 《心理学报》2005,37(5):650-657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变得日趋重要。通过25例深度访谈、60例开放式问卷调查和813例各类大学生调查,建立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四因子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六因子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和手段性职业价值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假设高度拟合,同时也证明了目的性价值观对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所具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在2014年9月20日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中国伦理学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全国伦理学人协力合作,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伦理学专家学者就伦理学人如何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参加了倡议书发布仪式现场签名活动。  相似文献   

7.
幼师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最终由主观意识产生,但在其形成过程中,影响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各种客观因素也以类主体的存在方式在主体潜意识层面操控并决定着幼师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长期与之共存。单纯以人类为主体的发展观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主体间性理论提出,"人类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态,应当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与类之间的真正统一"。所以如何使参与幼师专科生职业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类主体"间互利共融、和谐共存,将成为幼师专科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最有效推手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社会发展与价值观”研讨会概况高惠珠(上海师大政教系该会由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上海市哲学学会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发起,于1995年12月在上海召开。有近百人与会,提交论文50篇。现将会议讨论情况介绍如下。一、社会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关于如何实行可...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38,自引:0,他引:138  
考察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我国青年学生择业标准的变迁及其原因。同时,探讨了不同职业兴趣类的人在职业价值观上的异同。从而揭示了环境的变化及职业兴趣类型对职业价值观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探讨了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及特征。结果发现 :(1 )当代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保健、人际交往、声望地位和自我实现四个因素。 (2 )在职业价值观的各因素中 ,当代的硕士研究生最看重自我实现因素 ,最看淡声望地位因素。 (3 )文、理科研究生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重要性的评价无显著差异。 (4)男性研究生比女性研究生更看重声望地位与自我实现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1.
侯神  李永鑫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207-212,198
用修订后的中文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为工具对37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进取心、经济价值和工作关系。2.研究生对15种职业价值尺度最重视的前4位依次为生活方式、成就、独立性、同事关系,而对监督关系、变动性、安全性、管理最不重视。研究生的职业价值观在不同年级、性别、工作经历、婚姻状况、学科间重视顺序一致性程度很高,但在一些价值尺度上也表现出了团体差异和个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姚崇  游旭群 《应用心理学》2020,(1):48-55,47
为了考察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情绪量表、意义建构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以及社交媒体依赖程度量表等,对938名员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情绪对于职业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意义建构在情绪与职业价值观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依赖程度负向调节了情感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关系。情绪通过意义建构的中介作用对职业价值观产生影响,并且社交依赖在路径的前半段起调节作用。探究情绪与职业价值观关系,对于科学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易》价值观初探张瑞亭《周易》的价值观是什么?人们会做出种种不同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为天下民众谋利益即“为天下利”则是《周易》价值观的灵魂。我们的祖先一踏进文明的门栏就开始对人生价值进行追求与探讨了。从包牺氏、神农氏,到黄帝...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余华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0,23(6):739-740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近二十年来,研究者对大中学生、社会青年、企业员工等群体的调查表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年的择业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15.
高英 《天风》2003,(3):18-19
据中国基督教妇女事工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 ·全国已按立女牧师378位,其中370位是“文革”后按立的,占女性圣职人员总数97%; ·全国现有女牧师378位,占全国牧师总人数的24%,超过1/5; ·全国已按立女长老415人,女教师498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近20年来按立的; ·全国现有女性教职人员(还未领受圣职的)有1239人; ·全国18所神学院、校中女教师的比例超过1/3,其中有2位女院长。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基督教徒中女性占70%;义工中女性占70%以上;至99年10月,全国有378位女牧师,占全国牧师总数的24%;另有415位女长老,498位女教师,1239位女传道;神学院校中女老师的比例超过1/8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市区基督教“两会”成立了妇女事工委员会,未成立妇女事工委员会的省两会,有3个正在积极筹建,6个选出了妇女事工联络员。5月间日至对日,中国基督教“两会”妇女事工委员会特约各省市区基督教妇女教牧人员代表约30余人,在安徽黄山召开了全国妇女事工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妇女事工与神学思想建设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编的职业价值观问卷对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的2003级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现状是:职业价值因子有发展、保健、工作单位声望和工作者声望四个因素;毕业生在择业时,主要考虑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不看重工作单位声望因素和工作者声望因素;与女生相比,男生更看重“工作单位能解决住房问题或有住房补贴”;与男生相比,女生更看重“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强度或压力小”,更不看重“工作单位要在大城市”;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更希望到大城市找工作,来自其他地方的毕业生对是否到大城市工作不太看重;来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毕业生更希望通过工作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状况对毕业生择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感觉家庭收入越低,认为“工作单位能解决住房问题或有住房补贴”越重要。并将研究结果与凌文辁、方俐洛和白利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相对比,考察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原因。深度访谈一名南京师范大学2003级大四女生,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价值观研究综述袁祖社价值观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此一问题,学术界近年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邓小平价值观的内涵及本质邓小平同志价值观的核心是什么?对此,理论界有不...  相似文献   

19.
略论经济分配中的某些价值观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如何理解和防止财富与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是分配公正理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价值观角度考察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学术界和改革实践中存在的某些混乱和误区,并提出了澄清混乱和消除误区的若干方法论问题。一、两极分化的人员构成两极分化中的一极指富有者,另一极指贫穷者。如何确定富有者和贫穷者的特征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数量比例,这就是两极分化的人员构成问题。本文的分析首先从这里开始。学术界对两极分化问题和分配公正问题的研究通常是与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研究混合在一起的,例如,人们讨论目前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军队部分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塑造当代军人的价值观,这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