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列主义同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论战,越是集中在晚期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上,集中在众多的、时常变换着的各种“主义”和时髦流派的本质上,它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大。在近几年来的大量著作中,实证主义和生命哲学就被看作为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思维方式。早在1972年,M.布尔就在他同 A.盖多和 V.乌姆尔合写的著作《论列宁对实证主义批  相似文献   

2.
四、分析哲学的批评尽管海德格尔思想源于解释学和现象学 ,但是当它试图更本源地思考解释学和现象学的时候 ,它就和一般的解释学和现象学开始分离 ,继而疏远 ,最终放弃。于是一般的解释学和现象学的视角不能通达海德格尔的思想核心问题。至于分析哲学则放弃了这种通达的试图 ,它的目的是要借助语言分析来揭露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语言表达式 ,即语言的误用。赖尔、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图根哈特和罗蒂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海德格尔。赖尔发现理解“存在与时间”是困难的〔1〕。因为海德格尔和分析哲学所使用的语言是两种根本…  相似文献   

3.
《哲学问题,杂志创刊45周年 〔俄〕B.A.列克托尔斯基文明、文化、工艺和市场 〔俄〕A.H.拉基莫夫存在与分析哲学家〔美〕W.巴雷特重新评价逻辑实证主义〔美〕M.弗里德曼现象学的四条原理(待续)〔法〕M.亨利为经验主义辩护〔英〕A.J.艾耶尔艾耶尔采访记〔英〕T.亨德里奇科学真理与道德善 〔俄〕0.r.德罗勃尼茨基弗雷格意义理论中的“内容分派”原理 〔加拿大〕B.林斯基欧亚主义者的考验〔俄〕Jl.H.诺维科娃 H.H.西泽姆斯卡娅关于《周易》的几个问题〔日〕小岛佑马近代朝鲜哲学的发展〔韩国〕曹民洪新一代解释学家M.弗兰克 〔美〕M.施…  相似文献   

4.
解释学     
一、从1966到1976年,是解释学尤其是“哲学解释学”内部急剧发展的十年,是它同当代各种思想流派对话、进行活跃的“解释的论战”的十年。我们可以用P.利科尔在《论解释》一书(1965)中的一句话,即“语言的问题和原文(或译为本文——译者)解释的问题已经变为当代思想的十字路口”,来说明这整个十年的情况。除了传统的解释学、神学的解释学和H.-G.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以外,其他思想运动也一一涌现了出来——例如结构主义、符号学、拉康的以语言为中心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福柯以及对尼采的研究。后面这些研究的发展使国际上认为法国在语言理论和原文解释理论方面是大步前进的研究中心。当然,有  相似文献   

5.
对实践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伽达默尔整个学术生涯,构成了他哲学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实践哲学不仅影响了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的形成,而且他还将哲学解释学应用于实践问题,发展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和解释学在他的思想发展中是一种互动的、相互启发的关系。他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他通过对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研究关注到理解和相互理解问题,此外海德格尔对《尼各马可伦理学》的阐释使其注意到实践智慧概念。在中期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他通过实践智慧概念阐明解释学的应用问题。后期他通过将哲学解释学应用于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寻求对实践合理性的理解,希望以此来引导人们的生活,避免技术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体现伽达默尔作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对于我们思考现代人的生存处境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红 《哲学动态》2001,1(6):22-25
“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哲学主题 ,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情绪 ,长期以来这两种哲学形态处于相互对峙的状态 ,它们在“对抗”和“排斥”中展现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不同风格。但从上个世纪中叶以来 ,这两个哲学流派从僵持走向了沟通和对话 ,分析哲学开始吸取解释学的思想 ,解释学也接受了分析哲学的方法 ,二者交叉和融合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各自的最新发展中。一、分析哲学的新近发展特征当代分析哲学发展的明显特征之一 ,就是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在走向衰落。分析哲学最初表现为以维也纳学派为核心的逻…  相似文献   

7.
1.哲学总论用现代观点看活动问题〔苏〕B.C.谢缅诺夫 (86.1)哲学研究的协调问题〔苏〕A.A.克鲁沙诺夫 (86.1)哲学和元哲学〔苏〕r.A.布鲁强(56.4)批判地分析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苏〕H.C.弗多维 娜等(86.4)哲学发展的新时代〔苏〕T.奥伊则尔曼(86.5)没有镜子的哲学〔美〕R.罗蒂(87.3)美国哲学家论苏联哲学(88.1)哲学和今日各派哲学〔法〕P.利科尔(88.3)哲学历程:从区域性本体论到人的条件的生活现象 学〔美〕A一T.蒂米尼卡(88.4)后哲学文化〔美〕R.罗蒂(89.2)《哲学导论》前言(89.2)我们在真正的理解时,可以称什么为哲学〔联邦德 国〕G.…  相似文献   

8.
哲学新书     
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系统地评介了现代西方最主要的和最新的哲学流派,如实证主义、唯意志论、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哲学”、反实证主义。该书对这些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流行情况,它们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人的思维领域究竟提出了那些哲学问题、解决得怎样,它们同以往哲学形态的联系和演变情况,它们与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近10—15年来,哲学解释学(释义学)在西方风靡一时,在西方哲学和社会各流派中,它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最有影响的一个流派。这种情况引起苏联哲学界的密切关注。近年来哲学解释学已经成为苏联哲学界研究和批判的重点对象之一,而解释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理解’则已成为苏联哲学界进行正面探讨的理论课题。苏联哲学界对解释学、哲学解释学和“理解”问题的关注起始于70年代初。到了70年代中期,一些主要哲学刊物发表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多起来,有关的专著也陆续出版。80年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理解”的哲学理论问题进行正面、专题研究的著作已经出版了7—8本之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现状,越来越需要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透彻地了解我们哲学的历史意义、社会作用、体系结构及其方法的本质。这些问题涉及到作为特殊意识形式的哲学、它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态度和它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在进一步阐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在帝国主义时代,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出现了两个思潮,即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包括作为实证主义哲学变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和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这两个思潮的产生,从阶级根源上看,是体现了帝国主  相似文献   

12.
实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在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中,占有明显优势地位,影响较大。 美国实用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它后来的发展和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皮耳斯(Charles  相似文献   

13.
我将从我所喜爱的哲学的一般性解释开始。也就是说,我将要对我所理解的分析哲学的本性作出说明,并且同时还要实践这种哲学。当然,“哲学”这样一个大名称并不总是在一切时候都仅仅意谓着完全相同的东西。就是在现在,它也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意谓着一个并且同一个东西。这一点可以用许多方式来说明。奇怪的是,通过英语诗歌也能够对此作出说明。“philosophy”(哲学)这个词在英语诗歌中的出现并不是非常频繁。〔与其它的词,例如“love”(爱)以及“death”(死)相比,它出现的次数要少得多。〕但是,有的时候它的确出现了。在密尔顿的假面剧《科玛斯》(Comus)中,一个角色说道:“神圣的哲学是多么迷人呵!”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进行批判分析的透彻的研究,不能仅限于指出十九和二十世纪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派别的思想性质。无庸置疑,确定这种阶级性质是对资产阶级哲学派别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从哲学上阐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性质归根结底是由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客观社会过程决定的。从这种基础出发,也可以对哲学世界观与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艺术、政治、宗教等)的普遍联系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探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们只有同时也研究哲学认识发展的特殊机制,把哲学理解为特殊的精神现象,揭示哲  相似文献   

15.
一在战后的头十年至十五年里,西德的天主教哲学是资产阶级哲学中一个流行的、活跃的和好斗的流派。它是德国垄断资本主义复辟时代的主要哲学流派。在天主教哲学里,新托马斯主义不愧为是反映资产阶级法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哲学。跟由教会方面认可并得到官方赞助的新托马斯主义一比,其他的天主教哲学学说甚为相形见绌。新托马斯主义能够起这种不同寻常的作用,是因为有一系列客观的和主观的先决条件;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作者(Henryk Skolimowski,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即将出版的《波兰的分析哲学》一书的一章,发表在美国《思想史杂志》1965年4—6月号上。翻译时删节了部分注解。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作者从资产阶级哲学立场出发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波兰哲学的概况,同时提出波兰分析哲学的四个特征。在第二部分中,他追述了四十年代波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分析哲学的斗争,认为这种“冲突”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者受了分析哲学的影响”,最后形成了“分析的语言学的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了三个阶段:一、1951—1955年,二、1955—1958年,三、1958年以后。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说:“1956年被认为是波兰哲学和整个理智生活伟大转变的一年”;沙夫关于真理论的著作“吸收了许多分析哲学的概念”,他的关于矛盾的学说是“反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柯瓦科夫斯基“反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过时的陈腐的概念”;克拉耶夫斯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实证主义派的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前者“在数量上和重要性上都正在增长着”。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专门评述沙夫的演变及其同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及语义学的关系。他认为沙夫是“一个卓越的实证主义者”和“正统的修正主义者”;沙夫所做的事主要是五个方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新领域;恢复语义学;把语言哲学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等等);他在萨特尔影响下写了《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企图“弥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哲学这个缺陷”。作者特别评介了沙夫的《语义学导论》及《语言和认识》这两本书。《后记》叙述了战后一直到1956年10月前后波兰分析哲学的状况及年轻一代哲学家的“分析倾向”。他说,“哲学的分析方法已经侵入他们(指波兰哲学家——译者)的心灵”,“所以,即使整个分析运动被完全消灭了,分析哲学将在他们的血管内运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特别重视波兰年轻一代哲学家,高度赞赏他们的修正主义哲学方向,期待他们成为资产阶级哲学的继承者,他说:“如果传统要继续下去,年轻的一代就应该接过去”。可见资产阶级哲学家也正在激烈争夺年轻一代的哲学工作者。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存在主义对波兰哲学界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到,以沙夫为首的修正主义哲学家如何追随资产阶级哲学,并且按照资产阶级哲学家的“最新”成就修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利科的"怀疑的解释学"引出一个对解释学的怀疑问题的更加宽泛的思考,强调任何解释学都是对怀疑意识的克服,从近代到现代的西方解释学的发展都表明了这一点。当代的现象学的出发点是直观的"被给予性",而不是某种先入为主的基础。现象学的被给予性是超越传统基础主义的,它同时也是对怀疑主义的超越,它的怀疑是笛卡尔似的。伽达默尔似乎不满于利科过于执着于怀疑的解释学与信心解释学的对峙和差别,而要将两者统一起来,即置怀疑的解释学于信心解释学之中,虽然他在本文中并没有明确使用"信心解释学"这个词。对于伽达默尔来说,从怀疑到信心,是通过辩证法来实现的,而他眼里的辩证法被解释学化了,并与现象学对接,它涵盖对话、解释学的应用、实践智慧和视域融合等因素,伽达默尔突出从中引发出来的"分享"概念,强调理解作为一种参与是"分享",而不是独占,它不是获取部分,而是获取整体,人类的文明、文化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类似滚雪球,越滚越大。  相似文献   

18.
阿申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一书(1960年出版)共分八章,这里略去了1.导言;2.为垄断资本服务的资产阶级社会学;8.结论。其它各节也有所删节。所译出的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主要流派,作了一定的分析批判,同时也暴露出作者本人的某些修正主义观点。作者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所从之出发的哲学观点是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形而上学,具体说来就是实证主义哲学的不可知论、存在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人格主义哲学的多元论。文章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流派:一、自然主义学派,其中包括:生物决定论、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新马尔萨斯主义。二、心理社会学,其中谈到这一派的原子论、实在论、模仿论;着重分析了两个主要流派——行为主义和弗洛依德主义(或新弗洛依德主义)。三、技术治理论,技术决定论;指出两种倾向:一是对生产力增长感到恐惧,一是把技术当成偶像去崇拜。特别谈到技术治理论、管理人员革命论、原子社会学等三个流派;四、经验社会学、微观社会学、人的关系的社会学。作者认为,力图逃避对社会生活现象作理论分析、回避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从事一些具体的琐碎的社会学研究,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学危机的一种表现。而现在他们为了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企图重新建立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生活的唯心主义图式。最后作者指出,真正的出路在于站到无产阶级立场上,把对社会生活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同社会生活个别方面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而这就是真正的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解经学转向"为开篇对当今世界哲学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作者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哲学家活动的主导范式并不是科学探究,而是对圣典的解释,或者或许是对伟大的世界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解释。甚至在哲学史研究中,许多当代学者似乎都满足于对某位古典甚至当代哲学家的著作做出"解读",而不是去探寻这位思想家的实际用意或这位哲学家的见识对我们理解研究对象可能有何帮助。作者认为,哲学实践中的这种解经学转向导致了对哲学史不成比例的强调,以及哲学家与其他学科代表人物之间的互动的弱化。哲学家与科学家和数学家之间真正互动的弱化,导致视角更广阔的哲学研究的关联性大幅度丧失。作者从真理、碎片化、解释学、现象学、逻辑实证主义以及心智哲学几个方面对当今哲学研究的问题所在做出了判断和分析。关于真理,他认为,有些所谓的真理论试图用诸如"可断言性"或"融贯性"这样的术语来敷衍对真理的解释。有些哲学家不是将哲学活动理解为寻求真理,而正在将其转变为一种为了话语的文化话语形式。关于碎片化,他指出,碎片化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缺乏合作甚至相互理解。有时,这种碎片化的荒谬表现为一种强化的历史意识。关于解释学的问题,他认为,20世纪解释学传统的特征在于坚信文本的意义不能以普通推导语言和思想来表达和讨论。因此,一位解释学思想家必须以非推导手段,或许以一种特殊非直义的语言用法(就像海德格尔那样)来对待他或她的解释任务。关于现象学的走向,他指出,现象学家要审慎地研究认知过程的输出。关于逻辑实证主义,作者认为,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工程之所以未完全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概念工具的不充分性。逻辑实证主义者的过错并不在于它们对逻辑的运用太多,而是太少。最后,作者指出,近期哲学,包括在其他名号下进行的与哲学相关的工作的一个活跃研究领域是心智哲学,包括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观察者必须将其视角扩展得更加宽广,因为认知科学不可能与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研究严格区分开来。所有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极为丰富多样,因而甚至很难将不同的研究传统相互区分开来,更不用说去评估它们的巨大性能和未来的承诺。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将着眼点主要落于欣蒂卡关于哲学是什么和哲学做什么的总体概念,以及哲学史与哲学实践和方法之间的关系这个棘手的问题;同时更加详细地审视他对于20世纪的某些哲学运动,尤其是解释学、现象学,以及逻辑实证主义的描述。在回应欣蒂卡对专业哲学危机——无论就其总体的方法论而言还是就其自我意象而言——的评估时,作者认为,他所描述的分裂和碎化境况或许在实践哲学领域更加明显可见。作者赞同欣蒂卡的担忧,即强调哲学的应用(比如"应用伦理学")可能会脱离哲学的核心事业。作者认为,20世纪哲学是在康德和先验哲学的阴影下发展的。我们继续生活在关键性的转折中。但是,我们也生活在尤其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开启的概念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只不过有着不同的生活形式和许多我们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语言游戏。多元主义是一个新的哲学所予,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必须适应新的景观。作者指出,重要的是要承认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的全球性质。如果我们不接受那种认为哲学严格地来讲是指希腊哲学的观点,那么哲学在不同的国家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我们需要考虑其他文化的智慧传统并且反思我们自己的文化的智慧传统。对于哲学的下一个巨大挑战会成为真正国际性的;这将涉及大量的解释学挑战。虽然西方科学目前是一种全球现象,但是不同的文化显然仍旧具有截然不同的和适应力很强的知识体系和进路,需要加以进一步的研究和反思。这是哲学的真正未来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