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强 《佛学研究》2004,(1):214-217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出家为僧,限制很严。  相似文献   

2.
桑吉 《中国宗教》2014,(7):82-83
相对于亭峙岳立的大丛林,位于北京延庆的润泽寺只能算是一个乡村小庙。润泽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它有一个俗称——"地藏寺",因为这里曾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座供奉千尊地藏菩萨的寺院。在佛教中,地藏菩萨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闻名,是作为"愿力"的象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正宣  月蓉  王伟 《法音》2012,(9):48-52,73,76
一、法王寺的历史沿革法王寺,位于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40公里,距贵州赤水市12公里,海拔820米。法王寺系清同治年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据史料记载,法王寺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法王寺碑记载"欲知梵刹之因肇启兴,崇于宋元,历乎明,千有余岁。其香火无乏,而欣慕者岂胜言哉"。从这段碑文记载看,法王寺的初建年代应在唐朝中晚期,而发展于宋元,但历经战乱匪祸时毁时建。清初,佛教禅宗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弘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三圣寺高僧文遂禅师来  相似文献   

4.
远尘 《佛教文化》2007,(4):63-65
灵岩山位于苏州城西西南方十五公里木渎古镇,因为以前其山多石,犹如灵芝状,故山名灵岩。相传吴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在灵岩山建馆娃宫与越国美女西施在此寻欢作乐。东晋司空陆玩曾居此山,因闻佛法,舍宅为寺,是为灵岩道场之开端。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西域梵僧智积来寺开山,武帝赐匾额智积菩萨显化  相似文献   

5.
“三风”建设谱新篇———记今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宗舜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名归源寺。明嘉靖年间,成为太仆徐泰时的别墅,易名西园。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茂林律师来此住持,弘扬律宗,易以今名。其后几经沧桑,到...  相似文献   

6.
兴福寺位于五台山北麓、繁峙县城南6公里的杏园乡鳌子头村(旧村),始建年代不详,但寺内现存唐代柱础、板瓦等遗物,故最晚也应建于唐代。传说古寺在东(现在建寺的地方),被火烧毁后移建于西(今有古松、楸树的地方)。什么时候被火烧毁?什么时候重建于西面?没有记载,无法考证,但原寺内有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五方重修碑记。碑文中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的一通重修碑记。碑文中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动土的记载,故可以证明最晚应是明嘉靖年间(1507—1566)移建于西面的。  相似文献   

7.
泊头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宠大的古建筑群落。该寺位于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西岸,泊头市市区境内西南部,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堪称“华北第一寺”。现于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明嘉靖、万历年间几经修缮,特别在明崇祯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继后在清嘉庆、咸丰、光绪及民国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1935年土耳其一位中学校长麦尔苏穆曾来寺传教考察;1963年中国建筑科学院刘致平教授曾率队来寺考察、测绘,他们认为泊头清真大寺不…  相似文献   

8.
丁晓慧 《法音》2023,(9):68-71
<正>一、北宋宝胜禅寺大观塔概况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被誉为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黄檗祖师道场”,是水西三寺之一。水西三寺,又名水西寺,为大安寺、崇庆寺和宝胜禅寺三座寺庙的总称,它们因位于安徽泾县城西的水西山而得名。其中,大安寺历史最久,建于东晋年间,宋、明、清屡被重建,清朝中期以后被废。崇庆寺建于南齐永平元年(508),  相似文献   

9.
圆照寺建筑与塑像概述高明和吕更美圆照寺位于台内灵鹫峰山腰。古称普宁寺,始建于元至大二年(1309),明永乐年间重修,宣德年间再建,清代又予修葺。昔为五台山最早的一座黄庙,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凉山志》载: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实哩沙哩来华传教...  相似文献   

10.
四川都江堰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1-1566),原为明蜀康王朱承爚的夏宫,后毁于兵燹,都江堰回民集资购得并于此修建了灌县清真南寺(都江堰清真寺前身)。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华民国初期增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寺内建筑再次修葺;2008年汶川大地震受损之后历时三年,清真寺于原址原样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