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保定市清真北寺位于后卫街44号,全寺占地三亩多。据原碑文记载,本寺始建于清朝乾隆癸酉年(公历1753年)。寺内共有瓦房二十六间(不包括大殿)前后两层院落,步入大门,前院北侧九间房是水房子南侧有房四间为教室、“架子房”、红白事务用具储存室。里院有南北讲堂各三问,北讲堂为阿訇的诵经室、宿舍及讲学室,南讲堂三间为海里凡学习室及宿舍,周围均有游廊通往大殿。  相似文献   

2.
道伟 《法音》2005,(10):33-38
台湾圣严法师曾在勖勉中华佛学研究所同仁的开示中说过:“要立志做一个宗教家,而不只是一个佛学研究者。但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家,必须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这也就是强调,“佛学研究”与“佛法修持”其实并不冲突。作为佛弟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佛学的研究者”,更应是“佛法的修持者”。这意味着我们不光要从事佛学研究,更要有担当,成为一位优秀的“佛教宗教家”。本文就是以这样的角度说明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本末体用”互补相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尝试依留日的修学见闻,尝试探讨中国佛教现代化开展中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的双重课题…  相似文献   

3.
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贵华 《法音》2002,(9):10-19
心性问题在印度佛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佛学中,更成为了核心问题。中国佛学相对于印度佛学的转折性发展,正是围绕一种新的心性说展开的。吕贗先生曾经对印度佛学和中国佛学心性说的特质予以总结。他认为,印度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寂”,即“性寂说”;而中国佛学关于心性的思想是“心性本觉”,即“性觉说”犤1犦。在这样的区分下,吕先生本着印度佛学唯识学的立场,认为“性觉说”是对佛教的背离,对之进行了激烈的批评犤2犦。吕先生的观点,作为支那内学院对中国佛学进行反省的努力之一,对现代中国佛教界乃至思…  相似文献   

4.
“佛学讲堂”栏目94年1期主持寄语期望很高:“刊登培训讯息,学员心得基础讲座”,“是我们共同的长期事业,让我们一起办好它”。遗憾的是出了4次后就“休学”1年多,直到今年2期才开课,有名不副实之疑。所以本人建议主编不要忽略每年递增的新读者群,他(她)们大多初次接触佛学,急需引导和沟通、交流。发挥现有专栏作用,有选择刊登初机佛学内容,特邀专家撰文解说,其主旨不是仅仅单纯传授佛教知识,而是重在引导读者领会如何“读佛教书,做明白人”。另外,调查表疏忽了对主编卷首语“民意测验”。这是我很喜欢的“头版头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由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闽南佛学院、厦门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自2004年13-14日两天在厦门大学嘉庚主楼会议室及闽南佛学院讲堂举行。 11月13日上午9:00时,"佛学研究方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九日,是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上海市佛教协会为了缅怀法师的业绩,学习和发扬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种,于九月十八日在法师创办和生活过的圆明讲堂举行纪念堂开幕典礼和座谈会。当日上午,上海四众代表及诸山长老共一百余人,在讲堂楼下大殿举行普佛和上供仪式,由明旸法师主法。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淦泉法师代表会长真禅法师为纪念堂揭幕。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和他的《发大心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其间各种政治主张、派别此起彼伏,政治革新的浪潮愈演愈烈。伴随着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知识界,除了“中学为体”、“通经致用”与“采西学”、“借法自强”这两大主流思潮外,还出现了一个独特又影响甚深的文化现象,即佛教文化的复兴。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明确指出:“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特别是“‘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事实上,无论是龚自珍、魏源,还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章太炎等,都曾认真研修,积极倡导佛学。他们一致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  相似文献   

9.
人生四然     
近日,因琐事繁多,生活劳累,心情颇不畅达,时常自怨自艾,脾气变得起伏不定,惶惶不可终日。朋友见状,劝我去趟附近的开福寺散散心,周末正好有一个佛学讲堂。我去听了,刚好两个小时。法师讲了很多,只记下了四句:来是偶然,去是必然,  相似文献   

10.
儒学与佛学都在关注“人”,但其所关注的角度是不一样的,这一点在儒家颜元的《存人编》和佛家宗密的《华严原人论》中表现得很明显。在《存人编》中,颜元探讨“什么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其答案是只有实践了儒家“人伦”关系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在《华严原人论》中,宗密则探讨“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答案是“人本来是佛”。可以看出,颜元着眼于人的实践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儒学的价值判断,而宗密则着眼于人的本来形态,是要对人作出一个符合佛学的事实判断,两者的这种差别体现了儒佛两家“人学”思想的不同进路,即儒学的实践进路和佛学的形而上学进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原是太虚一次学术讲演,表达了太虚对佛学基本思想和中国佛教发展史的基本观点。共分五章:第一章“佛学大纲”,简要勾勒出了中国佛学的大纲。中间三章用三句话提纲挈领地概括了中国佛学的发展脉络:一、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二、禅观行演为台贤教,三、禅台贤流归净土行。最后一章表达了作者重建中国佛学的意旨。  相似文献   

12.
佛学研究断想胡晓光一当代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吕先生认为,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有本质性区别,而其区别的基本点,就是在于印度佛学主张“性寂”,而中国佛学则主张“性觉”。吕先生所指的中国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大宗都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佛学...  相似文献   

13.
佛教的现代化是20世纪佛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佛教的现代转换,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居士佛学中南京支那内学院的中坚人物吕澂,在1949年以后,自觉地把佛教的现代化方向指向了学术化。他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印度佛教思想发展规律的自觉探讨。这种探讨同他对佛教思想的本质以及对中国佛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佛教学术化”和“佛学学科化”的尝试,实际上也是他对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4.
佛教的现代化是 2 0世纪佛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如何实现佛教的现代转换 ,向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居士佛学中南京支那内学院的中坚人物吕 ,在 1 94 9年以后 ,自觉地把佛教的现代化方向指向了学术化。他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 ,明显地表现出对印度佛教思想发展规律的自觉探讨。这种探讨同他对佛教思想的本质以及对中国佛学发展规律的探讨一起 ,共同构成了作者“佛教学术化”和“佛学学科化”的尝试 ,实际上也是他对佛教未来发展方向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是20世纪的思想家,也是在佛教信仰和佛学造诣方面的大师。梁漱溟在青年和晚年时代都有过长期的佛教修持经历。在他的著作中也表现了丰富的佛学理论,而且以西方哲学来解释古老的唯识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禅宗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禅宗的振兴佛日太虚大师曾说:“顿悟禅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又为佛学之核心。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又说:“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年谱》)这是大师通观全体佛学、洞察...  相似文献   

17.
浅谈正果法师的佛学思想胡晓光正果法师是太虚大师的高足,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他的佛学基础是法相唯识学,而他一生用功最深切的则是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果法师是“学在唯识,行在禅宗”。在太虚大师的门下,正果法师是很有独特性格的一位。他学识渊博,但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宗教界动态     
<正>2016江苏省佛教讲经交流会在南京鸡鸣寺举行7月20日,讲经交流会在南京鸡鸣寺佛学讲堂举行。此次讲经交流会以"慈悲·圆融·宏博"为主题,围绕"如何安顿身心、如何建立信仰、如何认识因果、如何利益众生、如何依教修学"五个问题进行讲经交流。经过评比,来自鉴真佛学院、戒幢佛学研究所以及江苏尼众佛学院的法师们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9.
刘剑锋 《法音》2009,(1):23-26
在现代的佛教史和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普遍重视对于中国早期佛教时期般若学和涅槃学的地位和作用,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般若学和涅槃学之外,当时还有另一股强大的佛学潮流,那就是毗昙学思潮。吕澂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已经谈到在般若学之外,还有另一股强大的佛学潮流,它比般若学传入中国的时期要早,延续的  相似文献   

20.
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摩诘经》“不二法门”盎然兴趣。在“不二”思维原则的指导下,僧肇佛学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致使他所阐述的般若学精神难以纯粹。因般若之性空思想难以落实,故僧肇提倡以涅榘至极之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肇论》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