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音高是音乐和言语领域中一个重要维度。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探讨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有助于揭示音乐和言语音高加工是否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 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言语音高加工。同时, 声调语言背景无法弥补失歌症者的音高障碍。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共享框架(resource-sharing framework), 即音乐和语言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Patel, 2003, 2008, in press),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语症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向音乐人和非音乐人分别同时呈现句末词有无词类范畴违反的句子,和结尾和弦有无和弦句法违反的和弦序列,并采用ERP(event-related potential,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观察被试音乐加工对句子加工的影响。结论是,汉语句子和和弦序列的句法整合加工之间似乎共享神经资源。这两种句法整合加工机制性质相同,能相互促进。音乐训练对语言和音乐句法整合加工的神经资源共享性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曾颖  夏天生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9):1596-1606
近年来, 随着音乐的神经科学与神经美学的发展, 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即音乐的神经美学。这一研究领域关注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 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感知、认知和情感解释。音乐审美加工引起了相应的审美反应, 其中有三种音乐审美反应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 即音乐审美情绪、判断与偏好。研究者围绕这三种反应, 对音乐审美反应的知觉、认知、情绪加工和影响因素以及其神经机制展开研究。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音乐和美学的行为与神经机制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近年来对音乐与语言的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音乐与语言可能拥有一些共同的神经机制;而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则表明两者可能同时拥有分离的、各自独立的神经基础.文章对这两类研究做了总结和比较,探讨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句子加工的脑成像研究大量涌现,并集中于揭示句子语义与语法加工的神经机制以及之间的联系。文章首先对这些研究所采用的范式加以分析与比较,从而将句子加工脑成像研究的研究思路与常用范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次,讨论了语义加工与语法加工的神经机制,并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对句子语义与语法两个成分在认知加工与神经机制上的共性与特性做出推论。最后,从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影响句子加工的因素两个角度,对以后的句子加工脑成像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人类一种独特又普遍的现象,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已有的研究对正常人和特殊个体幽默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幽默加工的双阶段理论模型和神经机制、幽默加工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研究、幽默加工脑机制的个体差异以及幽默加工的大脑不对称性。未来的研究需在更宽的视野中对幽默的加工阶段模型以及幽默与其它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沛  张蓝心 《心理科学》2013,36(5):1078-1084
音乐和语言加工神经基础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共享结构整合资源假说”主张音乐的句法加工和语言的句法加工具有较大程度的神经资源的共享。在听觉语言实验中反映句法违例的ERP ELAN与音乐句法违例引发的ERAN极为相似,唯一的区别仅在于它们的分布有所不同——ERAN就像是一个两半球对称的ELAN。而且ERAN的引发不受是否接受过音乐训练这一因素的影响,虽然音乐人被试引发的ERAN波幅更大。一些研究发现音乐语义加工的神经基础为N400和N500。前者可以由音乐和语言两种刺激引发,后者只能由音乐意义的加工引发。然而,音乐的音调感知和语言的音调感知是否共享了神经资源,却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AP)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音高加工能力,具有特殊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表明AP音乐家进行音高命名时,工作记忆参与较少但涉及多个认知策略。功能神经成像研究发现左侧额叶背侧后部和左侧颞叶平面对AP音乐家非常重要,而准AP音乐家(quasi-AP)的某些右侧脑区的参与则反映其增加的音高加工负荷和难度。结构神经成像研究发现AP音乐家具有特殊的灰质结构形态及白质连接。未来研究有待将AP能力进一步分为"具有相对音高能力"与"没有相对音高能力"两类并观察相应的认知神经机制,并通过影像基因组学来探索基因多态性对AP能力的影响,以及有必要观察以声调语言为母语的音乐家进行音高加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9.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近十年来音乐表象研究中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了实际表演和想象表演两种条件下业余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家不同的激活地图,结果表明:(1)音乐表象和实际的音乐表演的相似本质;(2)音乐表象的多通道性;(3)音乐表象可能包含某些语言加工和情绪加工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析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谈话疗法”,其治愈机制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语言解释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自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分析师强调非言语交流在治疗中的作用。非言语交流不仅能够为咨访双方提供更丰富的交流形式,还能通过互动中的“相遇时刻”,实现对患者过去经验的重组,改变其有缺陷的内隐关系知晓。非言语交流和语言交流能够在治疗中发挥互补作用,未来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要继续加强对非言语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选取受过音乐训练和未受过音乐训练的汉语儿童为被试,在同一呈现速率条件下以歌曲、韵律和朗读三种方式呈现一段英文材料,从单词、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探讨音乐训练经验和材料呈现方式对第二语言言语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音乐组的记忆成绩高于非音乐组;2)相比于朗读材料,儿童对于歌曲和韵律材料的记忆效果更好;3)在单词和句子层面,音乐组和非音乐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歌曲材料上,而篇章层面没有类似发现。该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和材料呈现方式均能影响儿童的第二语言言语记忆,并且音乐训练效应对材料呈现方式表现出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张巍  石荣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19,(3):755-760
精神分析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谈话疗法”,其治愈机制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语言解释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自20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分析师强调非言语交流在治疗中的作用。非言语交流不仅能够为咨访双方提供更丰富的交流形式,还能通过互动中的“相遇时刻”,实现对患者过去经验的重组,改变其有缺陷的内隐关系知晓。非言语交流和语言交流能够在治疗中发挥互补作用,未来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要继续加强对非言语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Giovanni Guanti 《Topoi》2009,28(2):125-128
What sense does it make to teach the aesthetics of music today? The discussion begins with the illusion of identifying music and language, by regard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We use words and propositions in thinking about music, but music is “something other” than words. An analysis of Cook’s conception of a musicographic network leads to thinking about the non-verbal existence of musical works and music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5.
音乐契合度指的是背景音乐与广告、消费环境及商品特征等消费要素的契合程度。背景音乐与消费要素的契合可以体现在音乐特性、社会隐义和文化意蕴三个方面,这些契合程度能够对消费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若背景音乐的音乐特性与消费要素之间存在较高契合度,则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注意效果、加强对商品的记忆并提升购买意图;背景音乐的社会隐义也能与消费要素产生契合关系,两者之间的契合程度决定了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情绪状态、对商品的记忆和选择;背景音乐与消费要素在文化意蕴方面的高度契合则能够促进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提升购买意愿、促进购买行为。未来研究应探索背景音乐更多的结构属性,进一步挖掘背景音乐影响消费者的边界条件,突破现有理论探索更深入的理论机制,并进一步探索音乐契合对于消费者认知和情绪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6.
James Harold 《Dao》2016,15(3):341-354
Ancient Chinese and Greek thinkers alike were preoccupied with the moral value of music; they distinguished between good and bad music by looking at the music’s effect on moral character. The idea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wo closely related questions. Does music have the power to affect the ethical character of either listener or performer? If it does, is it better (or worse) as music for doing so? I argue that an affirmative answers to both questions are more plausible than it might seem at first.  相似文献   

17.
Psychologists have long theorized that people actively create, select, or modify experiences and situations to fulfill their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need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people may use forms of art and entertainment such as music to enhance their experiences and shape their environments for need satisfaction. In this research, we measured participants’ personality and the linguistic styles of their favorite songs, and observed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linguistic cues in lyrics.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stronger for participants who generally liked a song because of its lyrics rather than melody. Our study is the first to show how one’s 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linguistic cues in someone else’s writings. It points to the possibility that people may like certain songs because the linguistic cues in the lyrics are congruent with their personality and hence can satisfy personal needs. This expands research on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 and literature on personality and language use, and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 TOT)是言语产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国外研究发现, 双语者和单语者的舌尖现象差异很大。双言和双语既相似, 又存在差异。以粤语–普通话双言者为被试, 比较了普通话熟练和不熟练的被试在使用不同语言命名时的TOT产生率。结果发现:(1)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TOT率受普通话熟练程度影响。普通话不熟练的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用普通话命名时产生更高的TOT率。(2)语言启动能够调节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普通话熟练程度与TOT产生的关系。在语言启动条件下, 普通话熟练的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TOT率更高。(3)粤语–普通话双言者的TOT产生机制符合部分激活理论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以来,音乐能够给人类带来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音乐对人免疫系统的影响属于较新的范畴。本文以音乐心理神经免疫学的视角,从内分泌反应、免疫反应以及免疫系统三个方面,探讨音乐是怎样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音乐对于人体的生物学影响已经得到了公认,但是音乐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还是需要更多的量化证明,关于此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可能影响到我们医疗保健的整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