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漱溟是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从1917年12月起为北京大学学生讲授印度哲学,1919年底在讲义基础上著成《印度哲学概论》一书,此后,他对佛教多有论述。与对待儒学的态度一样,他认为欲明晰佛教思想的内容就必须对佛教正本清源,并形成解脱个人痛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全新理论。本文以《印度哲学概论》为中心,探讨梁漱溟对佛教的哲学化阐释。  相似文献   

2.
一、序论:印度佛教的大乘意识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学者不但面临着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化与诠释印度佛教的问题;更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扬弃,表现为中国佛教最终舍弃与吸收了小乘佛教,建构了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体系。但是,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是经过南北朝佛教漫长的批判与转化,伴随着印度佛典的翻译、判教...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的佛教思想述评程恭让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是现代新儒学复兴的根源性人物之一,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单纯是儒家思想。梁先生在倡导“孔子的生活”之前,曾一度准备出家为僧。即使在“归宗儒家”之后,他心灵深处也从未放弃对佛教的信念。梁氏在佛、儒之...  相似文献   

4.
大乘菩萨道思想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般学界咸认为大乘菩萨道是在西元前后才建构起来,但有种种迹象显示,远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可见大乘菩萨道之端倪。本文欲从形成佛教的外在条件与内部因素来分析:大乘菩萨道思想在原始佛教就已有萌芽的征兆。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康有为用人道主义思想否定了封建道德纲常对人的束缚 ,但并不否定儒学 ,而是认为用人道主义阐释的儒学是真正孔子儒学。过去一般认为康有为这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实不完全如此 ,康有为实际上是用人道主义改造传统儒学 ,试图使儒学在近代蜕变为人道主义化的新形态儒学。同时 ,康有为也用传统儒学改造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 ,否定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个人主义观念。康有为的这些思想代表着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特点 ,显示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在近代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儒学导向现代新儒家,几乎与整个近代思想史同步。其中有两条相对清楚的思想脉络可以把握。一是从康有为、梁启超到梁漱溟、张君劢的从西返中的文化探究之路。一是从谭嗣同、章太炎到熊十力的由释归儒的哲理玄思之路。后者纠葛着儒学的心性与佛  相似文献   

7.
《大乘大义章》析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杜继文鸠摩罗什与慧远的友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佳话。陆澄撰《法论目录》,列二人就佛教义理的问答18项,后人略作调整,辑为《大乘大义章》①一般认为,这是罗什与慧远辨析名相、证解微义之作,不能由此显示佛法...  相似文献   

8.
鸠摩罗什从部派佛教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是佛教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直接推动了大乘佛教在中国西域地区和中原汉地的传播与发展,使得大乘佛教开始成为中原汉地佛教体系的主体。本文从前鸠摩罗什时代大乘佛教在龟兹的传播、其转向大乘佛教的过程与原因,以及此后其在龟兹传播大乘佛教的结果与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以探究知识结构、信仰选择与佛教交流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生活的本身"是梁漱溟提出的理解儒学的独特视域。在此视域下,梁漱溟不仅揭示了儒学作为切合生活之"理"、人伦之"情"而建构的"生活的学问"的精神特质,还为我们指明了"生活上去理会实践"的"学儒"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梁氏这种面向"生活的本身"而论儒学与"学儒"的"生活"儒学观,对我们当代人了解(知)儒学、实践(行)儒学极具借鉴意义。接着梁漱溟来讲,面向"生活的本身",重建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关联,需要当代学者依"生活化"的要求来"说"儒学、"做"儒学;需要社会大众以涵养德性、修身立德为要来读经学儒。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作为站在历史变革、中西方文化冲击交融、新旧文化转化的潮头人物,他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大同书》是康有为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康有为对儒学思想的新的发展,新的诠释康有为将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归结于儒家经典道德“仁”。并对“仁”赋予了博爱、平等、大同等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Hao Tang 《Synthese》2014,191(14):3173-3194
A dualism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 philosophy is the conception of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as two independently intelligible domains. Wittgenstein’s attack on this dualism contains deep insights. The main insight (excavated from §304 and §293 of the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is this: our sensory consciousness is deeply shaped by language and this shaping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etiology of the dualism. I locate this role in the learning of a sensation-language (as described in §244), by showing that this learning is, under another aspect, the incision of language, namely the infliction of cuts upon certain natural-primitive unities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These cuts, driven by powerful forces, eventually harden into an entrenched division between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thereby providing a constant soil for the dualism. That this dualism is rooted in the very learning of a language is cause for ambivalence about language.  相似文献   

12.
A survey of the religious and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n glossolalia (speaking in tongues) reviews the various way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try to understand this fascinating practice. At the present time an impasse has been reached: glossolalists can no longer be viewed as suffering from psychopathological disorders or from sociological deprivation. Insights derived from the psychology of the self and narcissism, as presented in the works of Heinz Kohut and D.W. Winnicott, are used to suggest new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glossolalia.  相似文献   

13.
林忠军 《哲学研究》2012,(10):43-49,57,128
<正>数字卦研究涉及到考古学、文字学、历史学、数学等多方面内容,是易学研究中难度较大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通过梳理和解读出土发现的数字卦及前贤已有的成果,说明易学象数起源及其在《周易》文本形成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Belief and the problem of Ulysses and the siren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hile self-contained, this paper is a sequel to my Belief and the Will (1984); see theBibliographical Note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for a survey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since then and supplementary references. I have meanwhile benefitted greatly from Brad Armendt's commentary and Richard Foley's How should future opinion affect current opinion?, both presented at a symposium at the APA Central Division, April 1993.  相似文献   

15.
16.
<周易>古经虽没有出现阴阳、刚柔概念,但已经以奇偶为依据,将二爻、八卦设置为属性阴柔和阳刚的两仪二分结构,重卦而成的六十四卦及每卦中的六爻因此形成上下卦之间、各爻之间种种阴阳刚柔关系.由<周易>对其分合处位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吉凶判定可见其对于阴阳交合、刚柔持衡的钟爱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系统中较为复杂的一支.在中国上古时代,阴阳五行原是两个并列的哲学概念,几乎可用以概括天地自然和社会人事的一切.阴阳观念作为中国古人哲学思辩的结晶,最先主要体现在&;lt;周易&;gt;和&;lt;老子&;gt;中,用以解释自然、社会人事的变化发展规律.五行观念也是中国古人最早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哲理思辩的抽象概括,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原来是构成天地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它们各有其性,彼此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其运动变化就构成了瞬息万变而又协调平衡的物质世界.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来源,并非一开始就是融通合参地加以运用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学史教学应成为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对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和提高心理学理论素养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心理学史教学要探询古代心理学思想家的心灵智慧,把他们的思想活化,与我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要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使师生之间就某些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做到相互启迪,教学相长。心理学史教学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哲学功底的培养,加强中西方思想的融合贯通,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有目的地培养心理学专业的理论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是群聚,群聚是人的类属性的自发聚集,它使人类本能地意识到人类的同一性;群聚之后人类走向群居,群居是人的群体属性的自觉结合,它体现了人类的同一性之外的群体差异性.类同一性使人类能够彼此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可能性主体基础;群体差异性使人类必须交往,是道德产生的必然性主体基础,二者都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具有宗教、法律、伦理三位一体的特点,伊斯兰教法不仅约束着穆斯林的内心世界,也约束这他们的外部行为。伊斯兰教法包括宗教功课、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三方面内容,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伊斯兰教法律文化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经之路,明清时代回族学者汉文译著对这一过程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依据文献资料研究了汉文译著活动与教法的传布诸问题,试图从一个方面揭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