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东 《孔子研究》2019,(2):83-93
所谓元代画家王振鹏所作《圣迹图》,其实是明万历年前后的假托,其构图及序、赞均抄自明张楷的《圣迹图》。明张楷《圣迹图》原赞词有"夷不谋夏"、"用夷遏夏"的字句,清康熙年间有所篡改。张楷《圣迹图》最大的失误是为"先圣小像"配上了"述中庸赞",误将孔子与颜回当成了孔子与子思。何珣所增补九事,其中"观庙欹器"一事两图,国内版本皆已遗失,仅存日本。  相似文献   

2.
《圣迹图》版本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研究孔子的专书中涉及《圣迹图》版本研究的几乎没有 ,且为之介绍的专文也难得一见。《圣迹图》有绘本、石刻本、木刻本三种类型 ,乃为画家及刻梓者出自以垂永久之思 ,以求望图而知所考据 ,入室如见其人之感受。从中国版画史的角度来看 ,《圣迹图》中孔子形象 ,为后人运用想像力 ,揣摩当时的情景 ,选取孔子生平事迹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难忘情节创造出来的。本文就传世的各种版本及内容作一些考证及探讨。  相似文献   

3.
聚焦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院的7幅清代绘画《天后圣迹图》,对该图的传承情况、基本内容、使用功能、艺术水平以及地域文化特色等进行综合考察.指出荷兰藏《天后圣迹图》的使用功能很可能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一样,作为皇室成员或高级官员的私人收藏与交流之用.并认为此图当为京津一带的画师所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方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孔子圣迹图》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兼及《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所载孔子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的连环画,被西方艺术史领域纳为"圣人画传"(pictorial biography/hagiography)或"叙事画"(narrative illustration)。它是研究孔子图像和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文献。其艺术风格受早期中国圣贤画像、讽谏画以及宗教画传等影响,大约形成于唐宋以后,成熟于元明时期(学术界说法不一),传世作品多见于明清以降。《孔子圣迹图》学术史与其艺术史一同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中国、海外日韩儒家文化圈、欧美均形成区域性学术史。本文对《孔子圣迹图》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存疑、争议、局限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回顾和展望,包括:(1)创作主题与研究范畴。(2)最早的《孔子圣迹图》。(3)风格起源与演变。(4)媒介与版本。(5)文本来源。(6)资助者、创作意图与受众。(7)收藏与编目。(8)海外制作与传播。(9)研究方法与视角。(10)研究局限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莫高窟第361窟主室正龛内北侧帐扉顶画圆盖飞天图案,西、北壁屏风二扇,画文殊显现与五台山图。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重新考察了这两扇屏风画,核对现存的部分题记内容,初步确定了五台圣迹上主要画面的情节。进一步将这两扇屏风进行了拼合,可复原出一幅完整的五台山图。通过与敦煌石窟其他时代的五台山图对比,及榜题文字的语言习惯的比较,认为这幅五台山图的粉本可能属于长庆二年吐蕃遣使于唐求回、并经吐蕃改造后再传入敦煌的五台山图。此图应属于五台山化现图之类,这种简略的五台山图已初备五台山的雏形,为后世巨幅五台山图的绘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道教内丹图谱《修真图》的创作与流传情况均存在许多疑问.近年新发现多种《修真图》版本,据其跋文可以梳理出清代至民国时期《修真图》的流传脉络.综合《修真图》跋文与图文资料分析,四川青羊宫二仙庵本早于白云观、武当山及三元宫等诸本,是《修真图》的祖本,其刊刻者可能是二仙庵首任住持陈清觉.  相似文献   

7.
盛唐尚大,泱然大佛屡见雕造,数得上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卧佛是四川安岳卧佛院的“释迦牟尼涅圣迹图”,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以前刻造在离地7米的悬崖壁间,佛像长达23米,1988年1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年浩劫毁损了国内无数泥石佛像,当地有名的黄桷大佛等造像亦被炸毁,圣迹图幸在村民柴草遮掩下逃过大劫,安然无恙。冉冉岁月非等闲,而今圣迹图竟在风侵雨蚀中伤痕累累,悬崖上的渗雨冷泉长时间流蚀而下,整石刻造的卧佛由此横腰蚀裂开一道罅隙,水渍洇漫,污迹斑斑,有时还长一圈野草,荒凉景象油然生发。前两年县…  相似文献   

8.
传世《六经图》,唯《四库全书》所收一种。近得外祖父所藏《六经图》碑本拓片一套,与四库所收,多所不同。考《六经图》首撰为宋人杨甲,其后,历朝多有增删补缀,大体沿两条线索发展:一从昌州石本到信州石本,为碑本体系;一从程森刻本到吴继仕刻本,为书版体系。书版体系经明清学者“臆为窜乱”已非杨甲原本;碑本体系则保存了宋元体格,更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道教在中国形成后,道教艺术作品如繁花盛开般涌现。其中,以全真道祖师吕洞宾为主题创造的永乐宫纯阳殿壁画——《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是现存唯一的吕洞宾画传,也是最具感召力的道教艺术珍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壁画的释读,就《显化图》的说教性、《显化图》与文献的对比分析、《显化图》的内容及风俗意义、《显化图》的艺术特征四个方面,对壁画进行了图像解构。 陈杉,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张岚 《美与时代》2023,(2):48-50
郭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创作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和政治。现以郭熙的山水画《早春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春图》中各图像元素所表现出的“远”的意境,通过解读《早春图》的内涵和山水观,揭示郭熙山水画中图像和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