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德治党与以德治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 2 1世纪的新的发展时期所制定的重大治国决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 ,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中关键环节是高度重视行政伦理建设 ,突出以德治党与以德治政。首先 ,分析“以德治国”中的“治国”。“治国”既是一个政治学的范畴 ,又是一个公共行政学的范畴。或者说 ,“治国”既是社会生活中重大政治举措 ,又是公共行政生活中具体公共行政行为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  相似文献   

2.
试论“以德治国”思想的理论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战略决策 ,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 ,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在今年 3月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了这一思想。“以德治国”战略决策的提出 ,把道德建设提到了治国方略的高度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和政府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以德治国”方略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治国经验 ,…  相似文献   

3.
治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它包括治国方针、政策、路线、理念、途径和策略等等方面.治国方略指的是治理国家的全盘计划和策略.古今中外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为人类担纲的思想家,无不在治国理论和治国实践中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致思性的成果汇成两种治国模式或治国理念,即:"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  相似文献   

4.
《管子》一书具有很丰富的经邦治国思想。本文从以法治国、礼义治国、以道治国、明君治国、贤臣治国等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德治衡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今天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口号已上升为宪法原则 ,治国方略的转变已确定无疑。但是 ,关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 ,特别是如何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仍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聚讼不已的问题 ,重法律与尊道德在一些人那里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或者成了因时、因地权变的口号。认识上的这些误区 ,既不利于法治建设 ,也不利于道德建设。考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 ,也就不仅只具有一点点理论的意义 ,而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治国方略的转变与道德主义的终结首先必须指出 ,在治国基本方略层面 ,法治相对于人治。国家…  相似文献   

6.
谭峭《化书》以“化”为核心,认同循环演化的社会历史观,提出了“均食而俭”的道教治国思想,提倡以“俭”治国,认为儒家“五常”并非治世良药,需要以道教治国思想为基础,因此强调统治者应当从自身做起,减少个人私欲,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和乐、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罗国杰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域。笔者认为,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罗国杰关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思想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重要参考。在此文中,笔者从罗国杰关于法治与德治思想的内涵界定、关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论述、关于如何落实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及其重要意义的思考三个方面,对其法治与德治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吴鹏森所谓治国新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治国思维模式。我们必须确立思维的出发点和参照系才能谈所谓的"新"思维。邓小平同志的治国新思维正是通过上述两点实现和表现的。首先,在思维出发点上,邓小平同志始终站在民族利益立场上,坚持民族本位的思维方式,始终强调,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从民族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邓小平同志治国新思维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他的思维参照系上。他明确强调,要从现代化的角度,世界的角度,未来的角度看待中国的现实问题。小平治国新思维的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邓小平的治国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务实性、时代性、开放性、战略性特点。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争取民族振兴、民族翻身的思想结晶。其"次,它也是在对中国现实国情的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源于他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及世界关系本质(仍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所展开的全球性竞争)的正确看法。最后,邓小平治国新思维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治国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一,它是理解邓小平全部治国思想的基础。第二,它是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9.
管仲在诸侯并起、争霸称雄、社会动荡的春秋时期,以政治家的胆识、思想家的睿智,洞彻社会发展趋势,胸怀宏伟政治抱负,从实际出发,对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深刻改革,做出了很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治国思想。今天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管仲的治国思想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儒法道治国方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以儒、法、道三家为最有代表性。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其核心是“心治”;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其核心是“力治”;道家倡导“无为而治”,其核心是“天治”。三家治国方略各具特色,亦各有不足,在政治实践中应兼采并用,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三家治国方略虽称发达,却仅属于“治道”,属于管理学范畴,而于“政道”甚少涉及,这与中国古代严酷的专制主义政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朱元璋极力推崇《道德经》在治国中的作用,认为它是"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在《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中,朱元璋把老子之学与现实的治国之道联系在一起,以"无为而治"为核心,以安民为本为基础,以少私寡欲为品德要求,以宽政简刑为理想方略,精心构建了一套精微高远的治国之道。  相似文献   

12.
《管子》在《七法》和《明法》中探讨了其治国策略,明确提出了“正天下有分”、“动无非法”及“以法治国”理念。今天我们尝试着从《管子》治国策略思想本源出发,以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剖析《管子》这两篇文章中所渗透出的企业管理精髓,在管子治国策略与企业管理之间架一座桥梁,为今天的企业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望远镜"与"显微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与辉煌绩效,从根本上讲是来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坚持、自觉运用与切实践履。把人民至上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用"以人民为中心"书写对历史主体的实践自觉;以创新为魂激发治国理政的澎湃动力,在自我革命中实现对历史与现实的超越;用不忘初心守护治国理政的精神家园,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贡献中国方案传递治国理政的天下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推动世界和谐繁荣进步。这一系列治国理政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知行合一,既充分体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远境界,又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德法结合作为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高度自觉。德法相辅相成的关系和我国数千年来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德治是良法善治的基石和保障。道德信仰为依法治国提供精神和信念的支撑,道德规范对社会长治久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道德教化为公民内在守法和真正的善治提供前提和滋养,领导干部重德力行为实施良法善治提供示范导向。以德治促进良法善治需要澄清德法关系上存在的误区,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以治理道德环境为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正"天地-道-修身-治国"这样一种自成体系的治国理念就在老子那里形成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道德经》讲述"道"、讲述自身修养的部分其实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故而说《道德经》乃治国之书似乎亦不为过。《道德经》一书充分体现了老子在"道"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成体系的治国思想。综观《道德经》,"圣人"一词在其中出现了30余次,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道德经》第五章)等。过常宝认为"道家的理想是成就自己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自我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宗教界始终不懈努力的目标。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既是中国的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的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在我国,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间和睦相处,荣辱与共。由此可以想见,如果缺少中国信教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就少了一支重要力量。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在《创世记》、《以赛亚书》等新旧约圣经部分经卷的章节中,已经给人类勾画出…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思想是两汉诸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们主张教育为立国之本,以《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为培养汉代治国人才服务。两汉诸子从学校教育与治国,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及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等方面论述了汉代的学校教育,对汉代学校教育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哲 《管子学刊》2009,(4):10-13
《管子》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又推崇"守国之度,在饰四维"的德教思想,而且二者相互为用,共同服务于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统治,表现出了齐法家学派独特的治国经民理论。  相似文献   

19.
德法兼行共治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这一重要思想提出后,伦理学界和全国各界一样为之精神振奋,反响极为强烈.认真学习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的社会作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管子》的"和合"是一种差等和合,治国理念以天地人和合观为基础,建立了形而上的天地和合道德根据,治国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社会和合偕习,和合观的使用在方法上运用个人内心和合、国家内外和合达到国家治理,形下之用体现于政治上政通人和以实现天地人和。管子之所以成为我国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是因为他的治国理念高远、方法得当、运用适宜,既有道德感化,又有法治辅助,还有礼义调和,实现了社会上下和合、内外和合、形上形下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