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学界在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的研究中,对后殖民主义这一概念的使用和理解是相当混乱的。用阿里夫.德里克的话说,“这个词刚一派上用场就不中用了,因为它同时所指的事物太多了”。[1]他认为,“‘后殖民’这一术语的使用日益自由化,用来描述五花八门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实践,面临着完全失去有效含义的危险”。[2]巴特.穆尔-吉尔伯特也指出,后殖民主义仍然是一个不十分明晰的、有争议的术语,这一概念“内涵不定”,“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3]总体上看,国内外学界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后殖民主义当做具…  相似文献   

2.
论不确定性与理论定律适用性的理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科学哲学家埃弗瑞特(Everet)提出“多个世界”(multi-worlds)概念以来,不确定性问题引起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重视和探讨,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理解,也推进了科学认识的发展。既然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那么客观规律究竟有多大程度的确定性呢?根据不确定的程度,我们又可以把规律区分为哪几种类型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爱丁顿的“鱼网”与“理论之床”爱丁顿认为他的理论是“主体选择论”。他用鱼网理论说明:如果鱼网的网眼是两英寸,那么小于两英寸的鱼就会逃脱,而捕鱼者则会认为所有的鱼都是两英寸以上的。爱丁…  相似文献   

3.
“不是”辩     
“是”是判断动词,它的后置成分是判断宾语,这已经被人们所承认。然而,对“不是”,人们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很多人认为“不是”是偏正词组(前偏后正),在句子中,“不”充当判断动词谓语“是”的状语,如: ①他[不]是教师。②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把“不是”当作词组,在句中分别充当状语和谓语,无论从语法角度分析,还  相似文献   

4.
蒋哲杰 《法音》2014,(4):13-17
正一、引言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研究,对此,佛学、史学和译学界的学者都做过很多讨论。关于"最早的译学",有认为始于支谦[1],也有认为是道安[2]提出了最早的翻译理论。我们认为,实践不必然产生理论、有观点也不代表就有研究。译史早期人们对翻译缺乏科学认识,也不专门研究翻译,实践存在大量算不上严格翻译的变译行为[3]。随着佛教的发展,佛经在频繁的注疏、传抄和研究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人们才认识到一直以来所尊奉的"经"实为"译本"。在没有"翻译学科"、也无  相似文献   

5.
本文清理了海德格尔不同时期有关Aletheia[无蔽]的不同解释,认为Aletheia[无蔽]意义上的“二重性”是后期海德格尔思想的主导线索,也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现象学思想经验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希腊的“无蔽”经验的重思,海德格尔指向当下和未来,关注后哲学时代里普遍意义的差异化-境域化生成.  相似文献   

6.
1990年末,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化工学院,上海师大等高校马列部与上海哲学学会联合召开了哲学与社会主义信念理论讨论会。会议就哲学理性在确立信念中的思维功能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论点介绍如下。 一、对“信念”范畴的哲学分析 有的同志认为,信念作为对必然性和确定不移的趋势的认识,是以理性为主导的理性与情感的统一。在信念中包含着知识,情感,意志与价值四要素。其中对被信念事物的科学认识(知识)是信念得以确立的基本条件,而情感、意志、价值则是信念得以确立的辅助条件,其中价值取向则是辅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情感、意志得以生成的源头。也有的同志不赞成把情感、意志这类非理性因素包括在作为理性范畴的“信念”之中,但都承认,“信念”的确立,既有一个知识的前提,又有一个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一历史上的客观性(objectivity)涵义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古希腊人没有在知识与价值、科学与哲学、客观的与主观的之间做出区分。对柏拉图来说,“客观”实在是借助“善”的理念或形式刻画的。实在是统一的、图式化的、秩序化的整体,“最实在的”也就是最抽象的和最不能被日常经验接受的。在每一事物被秩序化为统一的图像之前,事物的“客观”陈述是不完全的。[1]“客观性”概念似乎已经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见解中,它意味着,关于结果的“为什么”问题没有一个是通过回答它们的过程来回答的。[2]巴姆在揭示亚里士多德关于客观性的一种涵义时说…  相似文献   

8.
魏小萍 《哲学动态》2007,44(10):15-18
消灭私有制,尽管取而代之的形式是不清晰的,但已经被人们公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将私有制与异化劳动关联起来进行分析和认识,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将消灭私有制与铲除剥削现象的根源联系起来。随着我们自身的改革实践和进程,历史上曾经被争论过的话题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方面,消灭私有制的观点受到质疑,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表达过“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实现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财产)也就不再存在了”[1]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财产)”[2]的观点;另一方面,究竟是消…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医学奖与“How”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的概念扩大成4个大类:即know-what,知道是什么;know-why,知道为什么;know-how,知道怎样做,即怎样“生产”知识和know-who,知道谁有知识[1]。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主要包含“What”和“Why”,一些专业教材和著作很少或基本不涉及“How”和“Who”,这是传统知识的缺陷,不能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课弥补了传统知识的一些不足,尤其是其科学技术方法论部分突出地系统阐述了如何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即讨论如何生产知识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生命的复杂性复杂性是什么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它是“无法认识”和“难以处理”的代名词。在经典科学哲学领域 ,简单性被认为是世界自身的基本属性 ,复杂性从没有被认为是世界的属性 ,至多被认为是简单性复合产物 ,是现象 ,甚至是认识主体运用简单性原则处理问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1] 。 80年代中期 ,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民间机构圣菲研究所 (SFI)专门研究复杂性理论 ,用浅显的语言表述他们对复杂性的定义[2 ] :复杂性是一个系统中的问题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活力” ,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并构成自组织 ,不断表现出涌现性和进化 ,在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