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贾文华 《心理科学》2012,35(1):142-147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儿童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适应性量表对33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留守儿童心理适应性总体发展具有显著的年级和安置方式差异而性别差异不显著。(2)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其心理适应性;应对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心理适应性中的个别因子,还可以通过人格特征间接的对心理适应性产生影响。结论: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其心理适应性;应对方式主要通过人格特征间接的影响其心理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间的内在心理机制,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问卷和生活定向测验对8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显著正向预测考试焦虑;(2)自尊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乐观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自尊间起调节作用。大学生乐观水平越高,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考试焦虑及自尊的预测作用越小。研究结果对改善大学生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界定了人际适应性的概念并通过开放式问卷、专家访谈和理论分析进行理论建构,据此编制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对2100名有效被试进行调查.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是一阶11因素二阶2因素的多维度多层次结构.一阶因素包括自知性、关系认知性和合作性等,二阶因素包括人际认知性和人际互动性.(2)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大学生人际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祚山  王丽平  刘晶 《心理科学》2007,30(4):865-868
本研究以人格词汇学研究和内隐观人格假设为方法学基础,旨在研究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结构和特征。在对127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形容词调查表,之后对414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描述经济自立重要特征的词前十项主要以积极意志品质的词为主,符合度前十项则以描述伦理和目标的词为主;(2)大学生经济自立的结构可以包含五个因子:成就能动性、社交性、独立性、个人中心性、俭朴性;(3)性别、年级、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二者之间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在各因子上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了生活事件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生活事件(校区搬迁)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一般焦虑心理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2)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现实性焦虑和轻度焦虑之间差异显著;焦虑心理得分在性别、年级、专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在民族、家庭所在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心理适应性方面普遍在中等水平以上,而且差异不显著;心理适应性得分在性别、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和专业之间差异是不显著的。(4)民族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和心理适应性具有负相关,且这一相关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心理弹性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人际适应性问卷,对8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相比于城镇生源,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显著更低;(2)大一年级的人际适应性显著低于二、三年级,大四的人际适应性水平显著最高;(3)心理弹性、认知重评与人际适应性三者...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核心人格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许燕 《心理学探新》2002,22(4):24-28
该研究通过298名大学生的调查,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核心人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大学生核心人格结构由七因素构成,依次为敢为性、宜人性、道德感、开放性、责任感、务实性和情绪性。这七因素在大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发挥着各自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构建及量表编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陈建文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1):182-184
社会适应性是人们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通过开放式调查和理论分析,构建社会适应性的维度: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据此编制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1809名中学生的测量结果表明.社会适应性维度及其成分与社会适应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适应性自恋与病理性自恋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方法:750名大学生完成了一套由自恋人格问卷(NPI)、病理性自恋量表(PN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组成的测验。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恋易损性水平越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自恋人格问卷,NPI)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达到边缘显著,自恋夸大性和适应性自恋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病理性自恋的二阶因子自恋易损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而自恋夸大性和正常/适应性自恋可能对心理健康存在微弱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乐观人格、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量表修订版(LOT-R)、自我和谐问卷和心理控制源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和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源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内控性和机遇对乐观具有预测作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能显著地预测乐观和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梁宝勇、程诚编制的“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梁宝勇和郝志红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和郑日昌、邓丽芳和张忠华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4所大学6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可以缓冲心理应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心理弹性部分中介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以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量表(QZPAS)为基础构成的138个人格形容词问卷调查383名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的内隐人格观,然后用筛选后的88个形容词组成的压力应对人格问卷和自我评定方式调查1653名大学生,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压力应对人格结构由才智、坚韧性、外向性、情绪控制、自信心和功利性6个因素构成。最后在检验信、效度前提下,本研究对该结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Develop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 across the lifespan is potentially important for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yet resilience has been vastly understudied compared to disease and vulnerability.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 traits, coping styles,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s included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NEO Five Factor Inventory, Coping 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 and Brief Symptom Inventory. Results supported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coping styles. Resilience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neuroticism,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extraversion and conscientiousness. Coping styles also predicted variance in resilience above and beyond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personality traits. Task-oriented coping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silience, and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entiousness and resilience. Emotion-oriented coping was associated with low resilience. Finally, resilience was shown to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form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emotional neglect) and current psychiatric symptoms. These results augment the literature that seeks to better define resilience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相似文献   

15.
用以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形容词量表(QZPAS)为基础构成的138个人格形容词问卷调查383名大学生压力应对人格的内隐人格观,然后用筛选后的88个形容词组成的压力应对人格问卷和自我评定方式调查1653名大学生,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压力应对人格结构由才智、坚韧性、外向性、情绪控制、自信心和功利性6个因素构成。最后在检验信、效度前提下,本研究对该结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师生的校园暴力内隐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用自编问卷对2386名中小学生和50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师生普遍认可比较严重的身体攻击和性骚扰为校园暴力,不太认可言语攻击为校园暴力。学生的内隐观存在性别、城乡和年级差异,教师的内隐观基本不受性别、城乡、年级和学历影响。教师比学生更认可身体攻击为校园暴力,而学生比教师更认可言语攻击、财产破坏和一般性的体罚为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心理弹性的整合模型和压力与健康关系的终生发展模型,以629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时间为三个月的两次施测,探讨特质正念与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特质正念对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特质正念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预测大学生焦虑和攻击性;(3)留守经历调节了特质正念→心理弹性→焦虑/攻击性的后半段,具体来说,相对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而言,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弹性对焦虑和攻击性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强调了特质正念和心理弹性是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保护因素,而童年期的留守经历是成年后个体心理资源和内外化问题的风险因素,这对大学生内外化问题的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Many college students engage in high levels of unsafe sexual behavior that puts them at risk for HIV infec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underlying college students' unsafe behavior,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308 students (146 men and 162 wom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stead of consistently using condoms, many college students use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 to judge the riskiness of potential sexual partners. Specifically, partners whom college students know and like are not perceived to be risky, even if what students know about these individuals is irrelevant to HIV status. The students determine the riskiness of partners they do not know well based on superfici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also generally unrelated to HIV status. Therefore, AIDS 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must expose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ents' use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 to determine potential partners' riskiness, and the “know your partner” safer sex guideline should be abandoned.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听障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对342名听障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处于中低水平,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既可以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