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露娜 《学海》2007,(6):215-217
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是在继承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艺术特征的基础上,经历了"五四"时期的初步成型和20世纪30、40年代与"文革"前后的几次创作高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及演唱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与突破,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以德奥艺术歌曲为代表的西洋艺术歌曲是一种独立的、具有严格意义的音乐体裁,有着自身特定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范,以诗歌、人声和钢琴伴奏交织而形成其创作特征.但与德奥艺术歌曲有着师承关系的中国艺术歌曲,其所背负的历史使命、艺术轨迹和深深的时代印记,已经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本文试追寻中西艺术歌曲诞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德奥艺术歌曲为参照,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性能、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艺术歌曲由酝酿起步并达到黄金时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一大批既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熟谙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的作曲家们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借鉴西方音乐传统,并不懈探索,大胆实践,从而创立了"中国艺术歌曲"这一艺术形式,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以及探索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的民族化方面,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对其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作为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所兴起的浪漫主义运动之中,在中国近代史上,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也相继出现了中国的艺术歌曲。黄自和青主,都是这一时期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为我国专业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以自己开拓性的思维写出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优秀的艺术歌曲。本篇论文就综合黄自、青主二人的创作选材以及创作技法中词乐结合方面,浅谈其艺术歌曲之异同。  相似文献   

4.
李斯特艺术歌曲以传统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为主,在和声进行和调性手法上都有创造性的发展.本文以李斯特艺术歌曲<流浪者的夜歌>为例,从和声材料、和声进行、转调手法三个方面,阐述了李斯特艺术歌曲传承而不拘泥,博众而又独特的和声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丰富的音乐文化与欧洲作曲技法的结晶。歌词语言的诗意性、音乐表现的丰富性以及钢琴伴奏的完整性是中国艺术歌曲诗意美表达的"三要素"。中国艺术歌曲在精美的诗歌语言、多元的音乐语言表现和完美钢琴伴奏三要素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三要素"全面丰富了歌曲创作的民族化内涵,对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以及中国声乐跨入更新、更高的国际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为早期浪漫主义潮流的代表,为艺术歌曲体裁真正意义上的兴起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冬之旅>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完成的,堪称艺术歌曲创作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王茹 《美与时代》2007,(10):110-111
舒伯特是奥地利近代杰出的音乐家.钢琴伴奏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的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歌曲伴奏特点是:伴奏音型与节奏符合人物自身特征及其活动特征,擅用前奏来创造歌曲的情绪氛围;伴奏音乐形象化,节奏型多样化;伴奏音乐简练活跃,易于弹奏;伴奏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西洋古典艺术歌曲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当时产生的一批浪漫主义作曲家中以舒伯特成就最高。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都采用19世纪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抒情诗歌,且大都采用钢琴伴奏。因此要求演唱者要以抒情为主,采用轻声力度演唱,声音以阴柔为主。同时还要求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声音技巧。艺术歌曲进入19世纪,将钢琴伴奏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伴奏与声乐相辅相成融为一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十分有代表性,透过舒伯特的作品,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艺术歌曲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施瓦茨科普夫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是最优秀的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抒情女高音和德奥艺术歌曲演唱者之一.她坚持传统、忠实于作曲家,在演唱实践中将歌剧和艺术歌曲的演唱思维互相融合,并以高超的演唱技巧追求准确完美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0.
艺术歌曲诞生于18世纪来19世纪初,是抒情歌曲的通称,中固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艺术歌曲主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因此对其表现手段要求强,钢琴伴奏就显得尤为重要。钢琴伴奏也是一门艺术,在诠释作品内涵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一艺术耿曲中的钢琴伴奏.因此正确理解钢琴伴奏的真正内涵,已经成了钢琴伴奏中的美学问题,更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音域跨度大,戏剧性对比强的叙事性艺术歌曲.想要完整地完成这首歌曲,我们应该注意声音与气息的结合运用,在熟练的前提下再注意情绪语气对声音的配合,并且融合声乐伴奏,从而达到歌唱者歌唱的声情并茂以及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叙述了勃拉姆斯的生平、时代背景和他初期、中期、晚期所作的艺术歌曲的特征以及如何理解、如何演唱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3.
艺术歌曲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情感的真挚性以及音乐形象的独特生动性等风格特点,在了解艺术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除了要求选择合适的作品外,还要深入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等,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从诞生以来,凭借其底蕴深厚的诗词韵味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曲调受到很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从而对古诗词作品的演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文化艺术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怎样传承民族的文化,让更多人通过音乐的形式理解并热爱中国文化的气韵与意境,体会五千年中华文化的魅力,是一件值得我们研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艺术歌曲《春思曲》创作于我国民族苦难深重的20世纪30年代。由于艺术歌曲对人的思想启蒙和对国民改造有着巨大作用,当时一批留学归来的作曲家先后加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队伍中,借助古典诗词抒发个人情怀。《春思曲》就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之一。《春思曲》是一首抒情的独唱歌曲,韦瀚章词,黄自谱曲,歌词优雅含蓄,富有韵味,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女子坐在绣楼中,无心梳妆打扮、思念郎君的情景。《春思曲》结构工整,层次分明,旋律简洁流畅,将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表达得十分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元前221年以后,进入封建社会,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了古代声乐艺术的不断完 善和成熟。秦汉以后,宋元以前这段时期,歌唱和舞蹈进入了空前的合作,大型歌舞成了这个时期艺术形式的主流。宋元以后,戏曲、曲艺艺术兴起,又逐渐成为了歌唱艺术的主流,尽管如此,宋元以后民歌和艺术歌曲同样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明清的民歌极为丰富。因此,我们把秦汉以后,明清以前这个时期划分为“古歌舞时代”和”戏曲时代”是有其历史依据的。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在舒伯特的作品中,艺术歌曲占据了核心的地位.本文着重以<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为例,以自己亲身学习演唱后的感想为依据,分别从歌曲的创作背景、钢琴伴奏、歌曲中的抒情因素以及如何演绎这首歌曲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牛茹 《美与时代》2007,(3):72-73
黄自先生是我国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理论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以其精练的音乐语言、旋律与诗歌语言配合贴切、钢琴伴奏织体丰富传神、和声语言与复调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等特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对此进行悉心的分析和研究,将为此类歌曲的创作和演唱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歌曲<西部情歌>是由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印青在党中央号召"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艺术歌曲.歌曲选用陕北音乐风格的创作元素,结合爱情题材的鲜明歌词内容,创作出了旋律优美动听,地方风格浓郁,技术性和艺术性都堪称完美的声乐作品.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高校的声乐初学者对于德国艺术歌曲有着不够清晰的认识,存在着吐字咬字拖泥带水、歌唱者不明其意,甚至自己擅自添加各种各样的装饰音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首先是因为德语并非我们的母语,所以对德语语韵的严谨性缺乏一种深刻的认识,再者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德语歌曲中歌词的含义以及作曲者试图营造的情绪,所以无法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最后是因为积累的作品数量不够导致对德语艺术歌曲的生疏。要深刻领会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先生创作的艺术歌曲《永恒的爱》,就要从诗词、旋律、和声、曲式结构与钢琴伴奏等方面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