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州木雕所反映的题材中既有与其他流派相趋同的题材如伦理教化、祈福纳祥、程式化的纹样等,又有最能体现潮州文化特色的地域性题材,表现出潮州人对现世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是了解潮州人及潮州文化的直观途径。潮州木雕因其植根于民间的沃土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其贴近民众生活而深深地影响着民众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潮州木雕中有许多狮子造型,这些狮子不只是器具上的装饰,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表达崇文重道的思想应用于建筑和家具构件;二是作为护法运用在礼祭器具;三是作为喜好烟火的神兽应用于香炉装饰。各类潮州木雕狮子,应用在不同的器具上,起到不同的装饰作用,造型各异,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三雕"艺术即传统砖雕、石雕、木雕,是闽北古民居建筑装饰的主要表现形式。匠人们用精湛的雕刻技法,以砖、木、石的材料为媒介,创造出形式内容丰富的"三雕"艺术品,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下梅村古民居雕刻艺术成为闽南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徽州处于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地带,水碧山青,钟灵毓秀。卢村位于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木雕与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指具有徽派风格的三种地方传统古建筑雕刻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志诚堂里的木雕栩栩如生,被誉为“雕刻艺术的博物馆”,花窗是志诚堂木雕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徽州木雕面临着无人继承的窘境。以志诚堂花窗为例,研究木雕的发展现状与原因,从而为徽州木雕的长远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及建议,弘扬徽州优秀的木雕文化。  相似文献   

5.
乐清黄杨木雕位列"中国四大木雕"、"浙江三雕"之一,在全世界有较高知名度,并在2006年6月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的传承模式单一,主要靠家族式的子承父业,已呈现走入封闭局限之"死胡同"的趋向;而且,年轻(3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才较少,有志于此的学徒凤毛麟角,更遑论规模化培养了.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木雕艺术是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形式。"断木为杵"、"伐木杀兽"、"剥木以战"是古人创造木雕艺术的开端。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木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如今随着多元化的步伐,在现当代设计艺术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不断地碰撞、融合,木雕艺术的发展有了新的属性。希望今后进一步增进对木雕这一独特工艺美术的新认识,并且能够恰当地应用传统木雕艺术,为现当代设计艺术实践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许多先民创造的文化符号伴随着古老的信仰与习俗在木板年画、剪纸、建筑、木雕、雕塑等艺术中得到传承,极大地丰富了民间美术的题材。以东巴象形生肖狗在木雕中的创作实践为契机,探索木雕如何与生肖元素结合、创新与应用,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湖南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木雕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当地的地域、自然、人文、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文章介绍了湘西木雕的基本概况,从湘西木雕的图案题材、文化意蕴等方面概述木雕的形式美学,并结合时代背景探析其在环境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以推动湘西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福音堂建于1924年。寿县福音堂为重檐歇山顶,筒瓦屋面。室内彩绘天花,十分考究;斗拱木雕,工艺精湛,雕有人物故事,栩栩如生,为现代木雕构件的精品之作。教堂以中式古建筑风格为主,又蕴藏着西方建筑的元素,堪称中西合璧建筑的佳作。寿县福音堂是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江南地区漆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是漆工艺的发展,还是功能内涵由实用向精神、审美的多元拓展,均完整地呈现了我国漆文化的演进。因此,研究江南地区漆文化历史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漆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木雕工艺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民间艺术,木雕工艺的精雕细镂、巧夺天工深受人们喜爱,而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木雕工艺因为机械生产的原因流失了木雕的传统美,在实用性的木雕产品中造型也大同小异,因此本次创新设计实践是将西南地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图案元素运用在木雕工艺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木雕是明清时期婺源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上的常见装饰,体现了古时候当地人民的信仰及艺术审美。木雕产生的装饰纹样赋予了建筑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对明清时期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的发展及传承进行分析,探究婺源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发展的特点及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北荆州地区民间特色楚式髹漆工艺所面临的生存和传承困境,对楚式髹漆工艺的程序、特性、现状、漆器特征、价值与传承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将楚式髹漆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结合的传承创新方法,通过指导毕业设计课题案例的实践验证,拓展了楚式髹漆工艺的应用领域。运用数字化建模实现数据应用与共享,并将现代先进加工技术与传统髹漆工艺制作结合,以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视角,融合传统文化设计语意,来传播该技艺价值,实现文化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边陲,古代以西域著称。自汉朝以来,就是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不同的文化在此地碰撞、融合,造就了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新疆现状。基于特殊的文化氛围,才能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新疆艺术。新疆维吾尔族室内空间装饰以木雕、砖雕、石膏雕花为典型代表,其中以木雕装饰最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室内木雕中,廊柱、顶棚、门窗的木雕特征尤为明显。它们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是新疆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徽州古村落的实地调研,引发对徽州木雕雕刻艺术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首先对徽州木雕文创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探讨木雕纹样的艺术语言和装饰特色;最后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新应用到徽州文创产品设计中,以便更好地促进徽州雕刻艺术和文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坚 《中国宗教》2018,(3):76-77
杨柳街天主堂的学堂以及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建筑则完全采用的是贵州当地民居的风格,且特别强调中国的庭院空间。设计中尽量与花、木、草坪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力求于闹市中独辟清静之地。这一组庭院式的平房建筑,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红柱、雕窗,环绕在教堂周围,由中式的长廊相互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座中式的院落。天主教在贵州的传播历程,是中西方文化在近代贵州交融的一个缩影。贵州是一片古老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木雕家使用的工具非常简单,有劈木头用的大斧、削薄木料用的横口斧、砍木头的砍刀、削木头的弯片刀、尺寸大小不等的开沟凿和圆口凿、敲打凿子的木槌、磨光木面的砂氏等.刚果(金)艺术家用这些简单的工具,依靠自己独具的匠心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各种各样具有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的木雕作品,不仅在非洲享有盛名,而且远销欧、亚各国.  相似文献   

18.
    
我的父亲文化不高,少言寡语,但心灵手巧,是当地木雕石雕的匠人。小时看他雕物件时,总是左看右摸,画来画去,特别执著。他的作品精湛细腻,神态逼真。他一辈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凡事多悟,悟能生巧。"这句话就是父亲给我的启蒙教育。当时幼稚地认为悟就是琢磨,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对悟的内涵有了些认识。它不是简单的琢磨,也不仅能生巧,更能益智、修身、明事理,是人生必修的功课。悟,是有心人的个人专利。  相似文献   

19.
3D光雕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它是艺术与科技、影像与建筑、声音和视觉、媒体与环境的多重融合。而城市空间使这一形式由小众的视觉体验,转变为令人关注的创作热点。光雕技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以及对传播媒介的极少限制。光雕与艺术,建筑、空间、文化等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并形成怎样的城市空间艺术形态特征,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紫阳街上极具特色的坊墙和众多砖木架构及其保留宋代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房屋是其一大亮点,还有极具特色的南方四合院,也使这条老街充满韵味。紫阳街在古代是作为临海市极其重要的商业经营场所,因此这条街上的房屋大多沿用"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深宅人院"的模式,老建筑的门上还采用了木雕、石雕和灰雕"三雕结合"的雕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紫阳街上的房子白墙黑瓦,木质结构都是典型的南方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