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羽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8-199
在我国漫长的舞蹈历史中,巫傩舞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民俗、艺术和宗教集合形式下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经济、文化思想以及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湘西巫傩舞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着手,通过视觉的角度进行切入,在湘西巫傩舞视觉与形态审美方面进行着重的分析和阐释,尤其是表演者的服饰特点、体态动律以及巫傩面具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从而展示本源的巫傩舞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并随之带来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和环境审美意识的提高。环境艺术是融合多种艺术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人与其生存的环境之中创造出符合生态原则及人的行为需求,具有一定空间特征及文化内涵的综合艺术。它追求的是整体之美,绿色生态之美,特色之美。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法舞呈现出兼具佛教文化内涵与藏蒙民族特色的审美表达:借助音乐、服饰、动作艺术化再现宗教奥义;具有明确的宗教情感指向,是内在意识与外在动作的极致融合;传承佛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美学思想,追求平衡与稳定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湘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旋律自由洒脱;歌声悲壮豪迈、慷慨低回,却又很优美和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感朴实、爱憎分明,能够使人亢奋,是充满哲理、能雅俗共赏的词句与诗歌.  相似文献   

5.
采茶戏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地方剧种,蕴含着较深的艺术内涵.采茶戏来源于生活,表现出民风淳朴、种类繁多等特点,其中歌唱与舞蹈所占的比重较大,舞蹈动作细腻而生动,而大部分动作又与现今的舞蹈动作有相似、相通之处.研究采茶戏中采茶舞的地位与风格特征,既可以使我们了解传统舞蹈的过去,也可以大胆地设想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丁善德是20世纪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选自<春之旅>组曲的<晓风之舞>是一首旋律优美、性格鲜明、色彩丰富的钢琴作品.本文从该曲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作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力图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李净仪 《美与时代》2016,(10):41-42
康熙五彩是清代釉上彩瓷重要的装饰形式之一,其素雅、明丽的装饰特点,体现出这一时期宫廷浓墨重彩的审美文化,而仕女题材更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以康熙五彩仕女图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手法为切入点,从装饰彩绘技法层面对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与中国的文化、宗教相互渗透,具有鲜明的民俗特征和风格,在文化教育和思想上都有很高的价值。中国绘画讲究传神,追求内在的意境表达,只有理解了中国深厚的文化才能体会到国画的艺术思想和文化底蕴。要想读懂中国画,就要先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正>无论是研究舞蹈还是宗教,都无法忽略它们彼此共生的关系。佛教与舞蹈,都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表达,有形的佛教活动与有形的舞蹈形态,其中蕴含着无形的佛法与无形的精神诉求,共同构成了佛舞一体的虚实共生之美。一、千手观音,千手舞韵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诵经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途径,为了让信徒更加明白教义,一些艺术化了的手部动作逐渐在僧人诵经的过程中产生。这些具有印度佛教风格特征的手部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神舞面具艺术探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神舞面具的缘起、发展源流、种类型制、表现的内容与象征内涵、审美寄托、艺术风格特色、制作的形式美等作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巍 《美与时代》2007,(6):44-46
钱选以擅画青绿山水而著称,其绘画成就在元代有极高的地位.本文旨在研究钱选青绿山水的艺术特点,以及这种艺术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2.
李智 《美与时代》2006,(6):28-30
佛教造像艺术丰富多样,因此亦被称为“像教”。佛教造像艺术在中国传播和繁衍的进程中,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及文化传统,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造像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将道教仪式视为由身体-行为-符号-信仰构成的具有完整文化表意的舞蹈身体语言系统,是具有宗教和艺术双重价值的"神圣舞仪"。道教仪式舞蹈起源于巫舞,主要功能在于沟通神灵、驱邪祈禳、内炼内修和演法宣教,因宫观和民间的差异、道派的不同而呈现多元舞蹈风格。在动作上以跪拜祈祷、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吕梁地区地理、人文环境的认识及对该地区传统剪纸类零散信息的整理、归纳,进而对吕梁剪纸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吕梁剪纸艺术特征的总体倾向,其剪纸内容多以民俗为主,造型粗犷且寓意丰富,是典型的北方剪纸。  相似文献   

15.
儿童绘画不仅是儿童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的外在表现,也是通过绘画表现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途径。儿童绘画就像是人类原生艺术的开端,这种原始的对美的内驱力促使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表达。儿童艺术品的创作过程是儿童第一次用画笔等工具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他们的绘画作品体现出来艺术作品的相关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世界,引导他们今后的艺术成长。  相似文献   

16.
乱针绣是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它充分把握西方传统绘画的重要特征,创设作品的境界。乱针绣的制作者多以现实生活为依据,选题广泛,视觉空间意识强,视觉与心理相契合,用色明快、语言丰富,利用照相术,强调绘画性,将具象写实与装饰相结合。"乱",是乱针绣艺术创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鲍丽杰 《美与时代》2007,(12):72-74
人体美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按照生命延续的内在需要和美的规律创造的.正如罗丹所说"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人体艺术表现了人对自身的审美观照,是人体美的再现与升华.  相似文献   

18.
郑簠,清代书法家,擅长隶书。少时即矢志攻研隶书,研习汉碑三十多年,在对汉隶寻本求源的创作实践中取得成功,成为清初最早的隶书大家,开创了清代隶书新书风,被誉为"清代隶书第一人"。主要分析研究郑簠隶书艺术特色,一是取法汉隶,高古浑穆特征;二是行草笔法入隶,显灵动之趣特征;三是端庄稳健中显奇气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东台发绣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其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反映了东台地区的宗教信仰与风俗民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及实地调研,能够从题材选择、构图形式与色彩搭配三个方面阐明东台发绣图案的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潜藏着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宾县农民画是我国北方农民生存现状的缩影,具有浓郁的原始性、多元化和融合性的特点,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敏感力与朴素的艺术观。农民画创作者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及埋藏在心中的记忆为基础,用画笔记录了那些令人难忘的农村情景,透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一颗颗美丽的心灵,他们炽热强烈、质朴真诚。宾县的农民画作品展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面貌,她的出现对于中国的农民题材绘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虽然宾县农民画仍存在一定问题,但相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创作者会凭借其敏锐的艺术嗅觉与质朴的艺术品质,创作出更多具有人文思考与关怀的农民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