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岛哲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其电影在色彩运用上形成了他个人的独特魅力。由他执导,于2010年上映的《告白》与他前期的几部电影大不相同,色调相对偏冷,风格更为凛冽。本文主要通过中岛哲也代表性作品《告白》,借鉴电影色彩学的相关理论,从影片色彩基调、人物和环境的色彩造型、重点场面的色调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总结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色彩魅力。  相似文献   

2.
洪英 《美与时代》2014,(2):110-112
1987年由香港导演徐克根据电影《倩女幽魂》所改编的动画版《小倩》无论是在华人动画片,还是在香港的动画电影历程里都是一大里程碑。该部动画电影是首部结合中国传统平面二维人物和西方立体三维场景的全新尝试,并在故事剧情上进一步的将风格现代化,改编后的动画《小倩》剧情饱满,画面纯粹,是一部天马行空又温馨感人的魔幻佳作,整部影片处处烙印着导演人徐克的个人风格和港式情怀。本文以动画《小倩》为例,分析其前期的故事改编、中期动画制作中民族传统元素的运用,类型化的设计和后期制作中的得失。  相似文献   

3.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大多形式简朴,内容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人文情怀,每部作品的题材可能不同,但都将环保、人生、生存等深刻的主题融入其中,使得他的动画电影能跨越年龄甚至国界,让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审美快感。《幽灵公主》也不例外,它是以日本最初侵略森林的室盯时代为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山林中"物化族"与发展中的人类之间的斗争故事,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它蕴含日本文化的诸多模式。对这部动画电影进行剖析,便于人们对日本文化、世俗人情的理解,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爱情是支唱不完的歌。《简·爱》一书的作者将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不仅告诉了我们本书的主人公及主题,还向我们暗示了“简”就是作者爱情理想的化身。所以,注意作者对主人公“简”的刻画及心理描写,成了我们透视《简·爱》一书作者爱情理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
电影《游园惊梦》是香港男性导演杨凡于2001年借昆曲《牡丹亭》中"惊梦"一折文本所进行的影像书写,彰显了导演一贯的唯美细腻而又略带女性阴柔伤感的特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使影片的语境具有一种历史性纪念意味,而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含蕴放置在当下具有现实性价值,尤其男性导演以女性化的性别视角进行叙事所体现出的性别意识更具有独到的"自然"魅力,而宅/园空间和性别叙事则是影片性别意识的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泷精一是20世纪初著名的日本美术史学家,他与大村西崖同为关东地区研究传统中国文人画的杰出代表。大村西崖的《文人画复兴》和陈师曾的《文人画之价值》在1922年合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在美术界影响深远。而鲜有人知,同年由改造社出版的泷精一之《文人画概论》同样是一部研究中国文人画的力作。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及色彩是偶动画电影中的重要因素,偶动画中深入人心的形象设计和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赋予动画别具一格的风格,强烈的视觉效果加强了动画中的艺术性与美感,同时导演赋予动画人物形象及色彩的感情投射,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情感和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内的纪录片导演,张以庆是一个极富有个性的存在,他所拍摄的纪录片都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特别是他的三部曲《舟舟的世界》《英和白99纪事》《幼儿园》更是他个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张以庆的作品以其独有的思想性和表现形式,展现出了浓浓的人文精神,尤其以《幼儿园》为最甚。可以说,《幼儿园》就是一部具有深切人文关怀的纪录作品,一部承载社会责任的纪录作品,一部淡化创作者存在、实现叙事隐退的纪录作品,有着多重话语的表达。影片以散文化的叙事,隐蔽的视角控制和富有特色的叙事手段,为观众展示出了一个别样的儿童世界,蕴含着强烈的主观表现。无论是镜头画面、音乐语言,还是结构安排、细节处理,一种人文关怀的光辉渗透全片。正如张以庆自己所说的,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由华特·迪斯尼公司出品发行的动画电影《海洋奇缘》上映于2016年,这部动画电影不触及任何爱情元素,唯有亲情和友情。整部影片充满着风格浓郁的迪斯尼意味,也充分延续着关于成长励志的主题思想,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成长"这一现实问题。围绕《海洋奇缘》的故事思想、角色塑造等,聚焦女主人公莫阿娜的成长历程与冒险精神,从梦想与现实、亲情与友情、勇敢与责任三个方面深入探析《海洋奇缘》中的"成长"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10.
李明轩 《美与时代》2007,(9):107-109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经常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通过对作者早、中、晚期三部作品《天边外》、《无穷的岁月》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主人公经历的《圣经》原型结构分析,可以认识剧作家的宗教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作品.  相似文献   

11.
1947年,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一经问世,就立即遭到了评论界和读者们猛烈的谴责。诋毁和谩骂。一时,《呼啸山庄》被当作一部带有浓厚神秘主义色彩的、色情的和变态心理情调的颓废小说,而被人们嗤之以鼻。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于在半个世纪之后,人们才认识到这部作品的伟大,把它誉为19世纪英国文学史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亦把艾米莉称为比她的姐姐夏绿蒂(《简·爱》作者更杰出的她们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这里,我们不妨先把《呼啸山庄》故事略作概述。小说写的是两个家族、两代人的故事。主人公  相似文献   

12.
2013年3月24日,为期4天的2013年日本东京国际动漫节落幕。今年东京国际动漫节照例颁发了诸多奖项。去年在日本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动画电影《狼之子雨和雪》不出所料地成为了大赢家,一举囊括了最佳动画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美术奖、最佳人物设定奖等奖项;《黑子的篮球》获得了最佳电视动画片奖;中国台湾动画导演蔡旭晟的《樱时》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两位"90后"学生段雯锴、马维佳的作品《抢狮头》,则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相似文献   

13.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是一部真人和3G动画结合的科幻片,讲述了一个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侵略与纳美土著人保护潘多拉星球,反抗人类侵略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影片精彩地构建了潘多拉星球奇幻而和谐的生态世界,刻画了男女主人公超越星际与物种的真挚爱情,试图探索一种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找到爱的永恒。  相似文献   

14.
孙冬  刘浩 《学海》2006,(5):182-186
《老谋深算》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2002年发表的小说,其主题是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与美国西部原生的生态环境以及宁静的自给自足的地方特色之间的冲突。作者在小说中虽则记录了美国西部自然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亡的过程,确信工业化和全球化是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但饱含忧患的同时又不乏希望。她指出人类和自然存在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人类或许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更优越、更可行的,与自然界其他元素亲善协和的理想生存方式。小说不仅仅是一部生态寓言,同时也是一个成长小说,主人公鲍勃在追溯得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州长条地开拓史的同时也书写着个人的成长史。从隐瞒、欺骗当地人到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和他们相互认同,鲍勃最终获得了精神上的顿悟和洗礼。小说的现实主义风格中掺杂着浓厚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其明晰的主线和后现代粘贴画一样的庞杂的次要情节并置,加上光怪陆离的人物肖像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复杂多元的,集思想性、可读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文本。  相似文献   

15.
唐燕 《美与时代》2014,(11):117-117
1995年,由皮克斯制作的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篇《玩具总动员》在全美上映(由迪斯尼发行)。影片以1.92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动画电影的记录,在全球也缔造了3.6亿美元的票房,成为1995年美国票房的冠军。为此导演约翰拉赛特赢得了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李莹 《周易研究》2020,(1):61-66
“神道”是日本学者熊泽蕃山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集义和书》中的“太虚”与“神道”、《神道大义》《三轮物语》中的“日本神道”、《系辞传》注中圣王的“神通妙用”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借助阐发《周易》,熊泽蕃山指出日本神道与中国儒道既同源又有别。尽管其神道思想带有日本神道的宗教色彩,但因对宋明理学多有吸纳,其“神道”既指抽象深奥的道理,又包含了个人、政治层面的道德要求,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儒家理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两性关系初探赵世瑜在日本东京的《中国研究月刊》(1995年8月号)上撰文认为明清时期既是传统社会的末期,又是走向近代的转折点;传统的男子与妇女在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既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如统治者对理学的倡导之影响,又带有一些...  相似文献   

18.
近期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住在"神之围楼"里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电影的美术设计所呈现出来的惊艳画面基于深邃的华夏文明和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怒放生长的海棠花树,色彩饱满瑰丽;海天一色、四季轮回,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共同幻化成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影片以其精美的画面色彩设计、中国风的人物造型、精良的制作和成熟的技术展现出影片的意境内涵,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全面渗透到影片的每一帧画面中,尽显中国原创动画电影之美,为观众带来了惊艳、绝佳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9.
韩国导演金基德携他的《圣殇》斩获2012年第69届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这部影片也是他沉淀几年之后的开山之作。它依旧延续金基德边缘、另类的风格,从一对“母子”深情入手,为我们揭露人的欲望,拷问最深层的人性。  相似文献   

20.
物哀作为一种文学理念,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就是物哀审美。物哀审美是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传统审美意识形态,新海诚在《你的名字》这部影片中始终贯彻的这种具有日本本土民族意识的审美形式,使其动画作品在保留精致唯美的画面效果的同时,也完美体现了其作品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