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是医学与社会沟通的桥梁,使患者、社会能够更加立体地了解医学、医院和医生,应承担起健康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中美医疗剧在编剧、制作、传播中的差异,提出国产医疗剧应取长补短,借鉴美国医疗剧的发展经验,本着尊重科学、敬畏生命、尊重事实、崇尚人文的原则,追求医学专业特质的严肃性,呈现医学技术的有限性,正视医疗差错的不可避免性,体现医学专业精神的内涵,制播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具有本土特点的精品医疗剧,发挥健康文化传播主阵地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图像是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媒介,其形式语言的文化演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从中可窥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迹。以文化传播的适应理论为支撑,研究丝路文化适应下须弥座图像作为媒介融合演进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中艺术媒介的演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须弥座是外来文化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中国历代佛塔须弥座图像谱系的整理,对比研究各代佛塔须弥座发展的异同及其演变规律,反映丝路文化传播中本土文化适应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两个交互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姚维玮 《美与时代》2023,(3):112-114
历史名人具有较大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并且打造历史名人IP是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市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利用当地历史名人打造特色IP形象,能够提高传播效能,为当下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同质化、单一性等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因此,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蜀山街道知章村为例,基于文旅融合视角分析打造历史名人IP的意义及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校史剧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学生中传播,展现了高校发展历程,凝结了时代精神内核,浓缩了历史文化积淀,是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高校创作排演校史剧具有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完善校史剧的发展路径是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林青  朱珊 《学海》2014,(6):173-177
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动画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还能够促进动画艺术的发展。广西壮族地区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各族民歌、民间文学、故事传说、铜鼓文化、岩画艺术、壮剧傩戏、壮锦瑶绣等,为我们现代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相似文献   

7.
随着佛教的传播,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也随之互相交融与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佛教交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佛教历史渊源和传播途径、分析其现状并展望未来,力求更好地推进亚洲地区佛教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以期为亚洲各地区的文化融合和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今,美剧的热播深受英语学习者的喜爱,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美剧比传统课堂更具吸引力。学生们在观影的同时又能自主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化。那么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美剧来进行英语学习,是我们英语学习者们应该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易经》的英译与世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人类交流与传播史上最古老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从17世纪以来,世界上各种语言和风格的不同<易经>翻译版本就层出不穷.<易经>英语翻译对世界影响重大,但长期以来存在多方面的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旨在通过探讨<易经>英译的相关问题以寻找在新世纪全球化语境下<易经>翻译的改进与<易经>世界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前伊斯兰时期的中亚经历了诸多大国的统治,期间各国宗教传播至中亚城市并对中亚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生了广泛影响。塞琉古王朝统治时期,古希腊宗教的传播展现在奥克苏斯神庙及艾哈农城遗址的宗教建筑中。贵霜王朝统治时期,佛教在中亚的传播主要体现为铁尔梅兹古城的佛教建筑与塔克西拉古城内的犍陀罗艺术。萨珊王朝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的天葬葬俗传播至中亚城市并通过花拉子模与索格底亚那的纳骨瓮得到进一步发展;琐罗亚斯德教的娜娜女神传播至花拉子模并与地方元素融合;片治肯特古城谷仓壁画与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的内容在展现多元文化的同时,依然以琐罗亚斯德教文化为主体内容。中亚城市文明具有鲜明的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油画从其他国家传入我国以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体系。油画不仅能够传播文化精神,同时还能够丰富民族文化艺术的形式,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在油画逐渐趋于民族化的过程中,油画创作者开始不断地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元素以及精神内涵,为油画创作增添了多种内容,促进了油画艺术的创新发展。文章以促进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在油画创作过程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武当道教在明代走向鼎盛,武当道观成为"朝廷家庙"。与此同时,庆赏剧这一独特的戏曲样式悄然形成,并在深宫内院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明代庆赏剧摄取武当道教文化营养,一方面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迎合了明代皇室崇信真武、希求长生的心理。本文以杂剧《宝光殿天真祝万寿》为例,从艺术表现和思想内涵两个角度分析明代庆赏剧与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贾小越 《美与时代》2023,(3):109-111
城市IP形象作为城市文化构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路径值得深入研究。精准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可凝聚地域文化底蕴与城市精神力量,为传播城市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帮助。以地域文化为基点,就台州IP形象“阿鹤”的设计展开研究,试图为城市形象构建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桂林地区旅游产品在低碳理念思维下具备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分析低碳理念与桂林旅游产品之间的联系,结合旅游产品的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从在地文化的传播性、使用材料的低碳性、旅游产品的适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低碳理念下桂林地区旅游产品设计研究,以设计出具有低碳理念和在地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将桂林地区旅游产品的设计研发与低碳理念融合,实现了桂林旅游纪念品发展、桂林文化传播、低碳理念延伸运用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地,薪火相传二千余年,学界对于汉传佛教史的梳理大概可分为:以王朝更迭为标准、以宗派兴衰为依据、以文化融合为视角、以社会功能为线索等几种方法,本文独辟蹊径,以佛教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主流媒介技术革命为切入点,将佛教汉地传播史划分为:口语相传时代、书写印刷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并对主流媒介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传播媒介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弊益。  相似文献   

16.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资源丰富,儒、释、道三教融合发展,将南岳衡山儒、释、道文化进行分类整理。以经典的宗教故事作为动漫剧本的创作核心,以鲜明的文化符号作为动漫美术设计的根本,以优秀成功的案例为指导,以不断发展的数字动漫技术为支撑,树立品牌意识,以文化传播、传承为己任,贯通动漫创意与生产的全产业链。从而打造出面向市场的、良性发展的动漫生态系统,必然能为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继利玛窦之后来华的著名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JulioAleni,1582—1649)在福建活动达25年之久,使元代以后一度沉寂的天主教重在福建得以传播和发展,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本文试就艾儒略所传播的基督教神学和教义作一些探讨,由此来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与冲撞、融合与相斥、改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随着丝绸之路上的商贸交往逐渐兴盛,文化交流也日趋频繁。古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形威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运营模式,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刷新传媒行业改革频率,媒体融合的呼声日益高涨,脚步越来越急促,互联网思维下的传媒转型成为热议的话题,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介,不再是规划中的"虚拟平台",而是成为传媒行业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引入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的优势和发展特点,嫁接到传统媒体改革的基因之中,同时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方法,改变传统媒体组织架构、生产方式及管理模式,把新闻传播和内容生产与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技术深度融合起来,创新传播渠道,探索改革措施,将新闻、资讯、文化、娱乐等内容生产与互联网传播方式有机融合,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打造现代传媒生态。  相似文献   

20.
金素芳 《法音》2020,(3):52-55
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从古代印度传到中国,随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成为对中国思想、文化、习俗乃至民族精神产生深刻影响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宗教。[1]长期以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最终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