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艾 《天风》2017,(2):52-53
正看完《血战钢锯岭》,与同伴在影院里有长久的沉默,其间传递的是对电影共同的欣赏与感慨。同伴说,原以为执意因信仰原因而不拿枪的道斯最终会屈服于炮火的残酷,在生死一线的瞬间拿起枪,但梅尔吉布森导演原原本本地还原了真实历史人物的故事——太平洋战争中医务兵戴斯蒙德·道斯抱着绝不杀人却要爱人的经训,手无寸铁地在血腥的冲绳岛战场上拯救了75条生  相似文献   

2.
一、"小燕子"时期——"燕氏"风格的复制演绎 早在1993年,赵薇还在芜湖师范学校读书时,就曾在大陆著名女导演黄蜀琴执导的传记片《画魂》里饰演一个没有台词的小角色.1995年,赵薇出演了谢晋唯一的一部女监狱题材的影片《女儿谷》.1996年,她在出演了电视剧《姐姐妹妹闯北京》、电视剧《大魔方》和电影《东宫西宫》之后,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不得不提的是让她红遍亚洲的电视剧《还珠格格》,赵薇在该剧中出演了剧中的灵魂人物——小燕子,达到了事业的第一次高峰.然而,赵薇却被"小燕子"的形象符号化了.明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量:一个是明星存在于影片之中的事实;另一个是他们在影片中演绎的人物."[1]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赵薇是作为电视剧中的人物存在的,成了"小燕子"的唯一代表,而后就算有人想要翻拍《还珠格格》,这一角色也无法超越由赵薇扮演的"小燕子"这一电视形象.  相似文献   

3.
《花火》是北野武1997年导演的一部力作。影片秉持北野武一贯的风格,暴力、冷静、温柔共存。这种风格之下蕴含着浓浓的哲思,表现出诸多的主题——生死、孤独、绝望等,这和存在主义探讨的一些问题不谋而合。影片干净利落的剪辑方式,阴郁的色调,大段的沉默,暴力血腥的镜头,直接表现出一个"异化"的世界。主角在此种境地之下走向死亡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躲避世界的方式,反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主角西佳敬并没有一枪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安排好每一件事情之后从容地和死亡赴约。死亡是孤独人摆脱荒诞处境、寻求自我价值的一种抉择。死亡作为旅程的终点,终结了人的焦虑和烦恼。  相似文献   

4.
电影《午夜狂奔》作为一部有趣的公路片,影片中既有宏大的场面,又有爆笑风趣的人物塑造。在欣赏刺激的追逐场面的同时,我们也被剧中人物的魅力所吸引,这其中的道具——手表功不可没。道具并不都是装饰性的摆设,更多的是表达影片主题、揭示剧情、渲染人物性格和情绪的有力元素。电影《午夜狂奔》中的手表虽然只是影片中的小道具,但其对影片中人物的塑造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得益于秘鲁导演克劳迪娅·略萨、阿根廷导演露西娅·普恩索和鲁克雷西亚·马特尔,拉丁美洲女性电影制作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国际关注。在谈到这些获奖导演的作品时,往往不为人知的一面是,她们的所有电影均是与欧洲联合制作的。而一些项目,诸如与法国戛纳电影节关联的法国电影基金、荷兰胡贝特·巴尔斯基金、世界电影基金和西班牙的利比利亚传媒项目在她们的电影制作中发挥了作用。本文将以其电影节获奖作品《玛黛奴莎》(2006)为引子,以影片《伤心的奶水》(2009)为焦点,通过探讨克劳迪娅·略萨的作品来讲述这个故事。一些学者对他们视为欧洲对"世界电影"的新殖民主义干预进行批判,还有一些学者对资助机构有能力完成的工作歌功颂德,本文将对他们的种种论点加以考量。文中提出,我们应该将略萨的文化生产置于这些范式中的何处?由于影片受制于为了迎合欧洲电影节观众而采取的他者化进程,那么影片是否印证了批判立场?影片是否如某些评论家所指出的,是从种族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的思维定势来塑造主人公福斯塔——来到利马的安第斯移民的?或者,影片是否提出了现代秘鲁社会中的阶级和民族分化问题?《伤心的奶水》表现了一种资产阶级视角下的城市贫民和殖民阶层。文章在结论部分对该片与鲁克雷西亚·马特尔和露西娅·普恩索的影片作了比较,后者提供了一种对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资产阶级观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自出道之日起,其影片就以黑色幽默的暴力风格为人称道。他于2012年完成的最新影片《被解救的姜戈》讲述的是黑奴反抗白人压迫的"个人英雄主义神话"。而无论是在影像呈现层面,还是在主题表达层面,影片中的"暴力元素"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修辞作用。暴力美学作为一种影像修辞的策略,在《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应用可谓臻于完美。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暴力被置放于"美国奴隶经济制度"的历史大背景之下,巧妙地控诉和鞭挞了这一丑陋制度,同时又以一种个人的浪漫英雄主义的方式表现了对人性中自由和平等这一恒久主题的坚守。由于采取了影像修辞的技巧,影片在展现暴力的同时,解构了暴力,将暴力的议题上升到"人性哲学"的高度,这也正是本片获得成功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7.
空巢期来袭     
《天风》2015,(12)
<正>朋友透过社群发了一个短片,并写着:"空巢期比你想象的更沉重。"看完短片后,心中很有感触,于是把这个影片转给在外地读书的女儿柔柔。没多久,女儿很高兴地回应我:"至少这代表我跟鸟儿一样不是啃老族。"女儿的响应让我顿时对现实有了些不同的认知,不禁点头称是。这则短片记录了一只鸟儿筑巢的过程——鸟妈妈生了几颗漂亮的  相似文献   

8.
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用极端的两性关系表达了导演自身对婚姻、爱情、欲望、性爱的思考。运用热奈特经典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叙事层、聚焦、频率等可以对《苦月亮》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奥斯卡的房间"是影片两个叙事层的分切点和中继站,这个空间在结构上有着话语的功用;影片中几次聚焦方式的转换和对称的叙事频率是导演讲故事的特征。印度人对奈杰夫妻的忠告这点被导演波兰斯基所认同的平衡之道,也涉及到了叙事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影片《为什么生我》,以一对夫妻——陈佐和秦玉娟的感情破裂、离异,给儿子——松松带来的心灵创伤为主线,自始至终把注意力投放在思考和探索伦理道德的问题上,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影片真实而形象地描绘出陈佐与秦玉娟离婚后给松松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试图从生活的反面唤起人们的良知,去建立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爱的暖流     
陆道骆 《天风》2007,(20):43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林前13:1在一次交通聚会上,黄老师讲述了五十年前一部日本影片中的故事。影片中有五位业余乐手,聚集在一起,为人们演奏献乐,但是没有人来听……后来实在维持不下去了,只得各奔东西。大家分手前,他们决定到一所在偏僻的山区的麻  相似文献   

11.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融合了后现代的荒诞、滑稽、超现实等喜剧和象征元素,影片通过"姨妈"和其他一些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个个好玩又真实的故事,鲜明而立体地刻画出了"姨妈"这个普通小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真切地反映了其他一些小人物心酸和无奈的现实生活.准确地来讲它是一部"以喜写悲,欲显其悲"的现实主义影片.  相似文献   

12.
电影《游园惊梦》是香港男性导演杨凡于2001年借昆曲《牡丹亭》中"惊梦"一折文本所进行的影像书写,彰显了导演一贯的唯美细腻而又略带女性阴柔伤感的特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使影片的语境具有一种历史性纪念意味,而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含蕴放置在当下具有现实性价值,尤其男性导演以女性化的性别视角进行叙事所体现出的性别意识更具有独到的"自然"魅力,而宅/园空间和性别叙事则是影片性别意识的所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美国往事》是美国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最富盛名的作品。莱翁内运用独特的手法打造了一场迷人的"情景剧",高超的叙事手法令人折服,正是这独特的方式和成熟的手法使其成为世界电影之林的"常青树"。影片中独特的叙事视角、精巧的叙事方式和多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不仅是影片成功的关键,而且对当代电影叙事创作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贺岁片《天下无贼》票房超亿。在众多的影评中,似乎有意无意地,大家都忽略了故事的思想纽结,这就是宗教。在我的阅读中,只有一篇网上文章谈到这一主题,题目叫《与佛的一次美丽邂逅——天下无贼的主题意蕴》(夏草),认为影片反映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中国佛教思想。这是一个深刻的解释。然而不仅如此,我以为《天下无贼》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思想精华,其故事的支点是佛教的业报论与儒家的孝道观,以及道教的赤子情怀。这些宗教元素,在深化影片思想性的同时,也使其拥有了更普世性的符号形式,能够为更广大地区的受众所接受。影片描述了一对…  相似文献   

15.
涉及精神分析的影片,大都有一个关于"自我"的寻找、建构以及救赎模式,即"自我"这一概念是如何被建构起来并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理论中,"自我"一开始便是游离于主体自身的.换言之,这种自我概念总是带有很大程度的"他性".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发现,巳经引起国内外的极大重视。为了让更多的人们能够观赏到这一瑰丽的“国宝”——民族的文物珍品、迄今巳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石刻艺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决定摄制一部彩色纪录影片。摄制组成立后,我们专访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我国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赵朴初先生,就如何拍好这部影片和宣传孔望山摩崖造像一事,请他赐教。朴老巳年逾古稀,数十年来,他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国家建设事业以及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和对外文  相似文献   

17.
近期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讲述了一个住在"神之围楼"里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电影的美术设计所呈现出来的惊艳画面基于深邃的华夏文明和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怒放生长的海棠花树,色彩饱满瑰丽;海天一色、四季轮回,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共同幻化成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影片以其精美的画面色彩设计、中国风的人物造型、精良的制作和成熟的技术展现出影片的意境内涵,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全面渗透到影片的每一帧画面中,尽显中国原创动画电影之美,为观众带来了惊艳、绝佳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8.
沟口健二的影片中的视听影像风格极具东方古典色彩。他的影片中体现出大量的能剧元素。"物哀"和"幽玄"是日本能文化的精髓,既是日本传统的美学观念,也是终极审美追求。在日本电影创作中,将这两种美意识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当属沟口健二。沟口健二运用"融情入景"的方式将"物哀美"体现在其影像当中,将"幽玄美"集中体现于运动长镜头的运镜方式上。  相似文献   

19.
在《路边野餐》《八月》这两部影片里,导演们都用时间意象去阐释梦的意识,两部影片都在某种"真实的"环境中营造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幻想与现实随时切换。导演毕赣和张大磊正是用这种时间处理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电影的独特风格,他们用电影告诉观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上代人的梦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而这些梦将永远留在那灿烂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20.
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断背山>演绎了一段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动人爱情故事.在这部影片中,充满了二元对立,情感与理智,个人与社会,家庭与伦理.李安总是善于用电影镜头去表达一些电影中没有说出的东西.那些看起来不在场、边缘化或模糊不清的东西正是理解其作品意义的所在,也即作品的"症候".破解这些电影中的"症候"式镜头,我们便能探寻和阐释李安电影话语中生产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