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触键问题是钢琴弹奏技术的基本与根本性问题,它直接影响钢琴的音质音色、演奏效果与音乐表现的深度.钢琴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乐曲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触键方法,才能较为准确地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相似文献   

2.
戈丽芳 《美与时代》2003,(12):24-25
钢琴课教学是高师音乐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列举几条,希望能与同行共勉,以求共同促进高师钢琴课的教学。一.要注重科学性、基础性教学钢琴演奏艺术是一项需要高度精密复杂的手指技术表现的艺术,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对于钢琴学习者能否顺利地进入以后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手指的基本练习一直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内容。手指练习技术的不合理在我们的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1.关于对高抬指触键技术的争论。 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长期只练习高抬指的触键技术,使得学生的手指在演奏作品时下键笨重,声音生硬,…  相似文献   

3.
吴耘 《美与时代》2007,(11):79-81
钢琴作为高师音乐基础教育课程的必修课,技术性很强,并且与其相关的课程非常多.所以,钢琴学习的好坏对整个音乐专业学习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很多学生没有一点钢琴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效果差,最终导致厌学、惧怕这门课程.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提高钢琴弹奏水平,练琴方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高师钢琴教师为丰富钢琴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乐曲演奏学习中更多地体验音乐性格、满足自身审美需求,情景体验的多元性运用便是很好的方法.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初级阶段,利用相似风格的乐曲来扩大情景体验,则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审美满足,也能在初级练习曲教学中丰富学生对钢琴音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完美的钢琴艺术需要用音色来表现,同时音色需要听觉来进行思维训练来辨识;经典的钢琴作品是历史和大众认可的音色完美的作品,伟大的钢琴家们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流芳百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所使用的音色得当.从心理活动的层面上讲,音色同人的听觉思维联系紧密;从技术层面上讲,其主要是把触键技术(触键高度、触键力度、触键速度、触键深度、触键角度)和踏板技术和谐统一并运用自如,从而同思维协调,使作品准确地表现出作曲家及作品内容相符合的音色.也使音色真正诠释出作品的音乐内容.  相似文献   

6.
董箫 《美与时代》2003,(9):67-68
钢琴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掌握弹奏过程中肌肉的放松与紧张、做示范演奏、进行意志力培养、举办习奏会等方法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钢琴教学与演奏中的音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教学与演奏中首先应注重视音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深挖乐曲的内涵;师范弹奏要尽量激情冲以美的情绪感染学生;对重难点的讲解也要以音乐性为先导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只要喜欢音乐的人,都一定会尝试弹奏舒伯特那首著名的钢琴小品《音乐瞬间》,那悠扬舒缓的旋律,是任何一个客厅沙龙所不可缺少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郭瑞 《美与时代》2014,(9):85-86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性钢琴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专业课,更是提高音乐专业人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修课。高校钢琴教学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既有利于提高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直觉、视奏和快速反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宁 《美与时代》2006,(10):87-89
该文从如何尽可能地加强和提高钢琴弹奏者的艺术素质方面入手,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归纳、说明如何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挖掘其潜在能力,增强其对音乐的感悟性及音乐表现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并演奏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1.
钢琴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艺术内涵和思想素质。但是,我认为,由于每个人思想素质的差异,其它的素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思想素质的社会性问题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音乐体裁形式的作品开始问世,大量风格迥异的钢琴作品也悄然出现,尤其是根据通俗歌曲改编的乐曲和钢琴练习曲,这些和古典派乐曲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少青少年因为喜爱通俗歌曲而偏爱通俗钢琴曲,以通俗钢琴曲为主的思想素材正充斥着年轻人的心灵,并成为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我是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在谈到钢琴演奏时认为:"最重要和首先考虑的是所发出的声音,技巧和其他问题是次要的.首先是色彩!色彩!色彩!"[1]拉赫玛尼诺夫所强调的"色彩"即指钢琴音色.音色是钢琴描绘意境、塑造形象、体现音乐风格以及展示不同流派与学派的重要途径,也是演奏者理解表达能力及艺术造诣深浅的显著标志.钢琴艺术伴随着音乐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几个代表时期,各个时期的音乐都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本文针对不同的音乐发展时期,从作品风格、触键方法、踏板运用三个方面,探讨钢琴弹奏中对音乐的把握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学习钢琴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很多人都为此感到苦恼.笔者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中总结出了以下经验和教训:了解和分析钢琴的基本构造、发声原理和"个性特征";扎实地掌握各种触键方法以及恰当地处理钢琴作品等,是快速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几点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4.
在小提琴练习中,慢速练习是最基本的科学练习方法之一。在整个小提琴学习的过程中,慢速练习始终会与演奏者相伴,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慢速练习尤为重要。本文探讨慢速练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2月5日晚,87岁的莱昂·弗莱舍坐在钢琴旁沉默片刻后,以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一曲非常安详的《羔羊将安然放牧》开启了他的北京音乐厅之行。一位悟透钢琴真谛的老者用巴赫虔诚之音与观众细心交流。他诠释的这首小品意境很美,曲风的把握以及松弛的触键和如歌的琴音让我听了感动,当时音乐厅寂静极了,大家都在品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吸引着众多的学习者,初、中级程度的学习者如何进一步提高演奏水平,可以从寻找合适音色、分析流派、投入的演奏、提高文化修养等方面入手.只要有正确的弹奏方法、投入的演奏,加上对乐曲内涵的深刻把握,就能有效提高我们的钢琴演奏水平.  相似文献   

17.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8.
《钢琴艺术史》课程是高师钢琴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以及学习不同时期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仅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又能真正培养其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对高等师范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前高师类学生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只要从《钢琴艺术史》课程改革内容以及课程具体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对此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帮助学生真正学会探索、学会理解和学会创造音乐。  相似文献   

19.
弗列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创造性与独创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他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的夜曲旋律细腻柔美,和声语汇色彩斑斓,最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与特点。通过从音乐旋律、钢琴织体、低音声部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肖邦《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贺绿汀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靖 《美与时代》2007,(9):39-41
本文从曲式结构、调式、旋律的民族特征性等方面对贺绿汀先生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怀念》、《晚会》、《小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钢琴作品既把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融为一体,又把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加以结合,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新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