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程京、吴灿新两人合著《爱情与道德》一书,已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方位多层次地对爱情与道德的关系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其中包括有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关于爱情道德理论的评价,爱情与道德的历史发展,爱情道德的生理、心理基础,爱情道德哲学的反思,爱情道德美学的探索,爱情道德的意义和价值,爱情道德的品格与特征,爱  相似文献   

2.
电影《等郎妹》反映出的等郎妹婚姻习俗是旧中国客家山区的一种畸形婚恋形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落后的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等郎妹的人生悲剧同时与封建文化中的男权制度有关,在三从四德思想束缚下,女子无权选择自己爱情和婚姻,因而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但影片所反映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对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进行反思,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北村是当代一位极具思想个性和艺术特色的先锋派作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意蕴远没被深入地理解,而其文学的社会思想意义与伦理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倍加光彩熠熠。北村的"爱情三部曲"——《周渔的火车》、《强暴》、《玛卓的爱情》,就是分别从纯粹爱情的失败者、传统观念的牺牲品、自私自立的求爱者的视角,以"三维立体图"向世人形象地表述了他对爱情的思索与理解。这对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对婚姻家庭的和谐构建,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爱情嫉妒与中国人人格特质及其嫉妒反应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章探讨爱情嫉妒与大七人格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大七人格对嫉妒行为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67名本科生,采用三个嫉妒量表和大七人格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女性的嫉妒及爱情嫉妒显著高于男性;谈恋爱被试的嫉妒及爱情嫉妒显著高于没有恋爱的被试。2)大七人格中外向性、善良、人际关系维度与其爱情嫉妒呈负相关,情绪性维度与其呈正相关。3)大七人格中人际关系、他人指向、事物指向三个维度对嫉妒行为中的报复行为存在预测作用;善良、才干、处事态度三个维度对消极理智行为存在预测,情绪性维度对逃避行为存在预测,善良维度对积极理智行为存在预测。  相似文献   

6.
正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外交家。在政治上,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在科学上,他认真严谨,发明了避雷针和双焦点眼镜;在外交方面,他老练沉稳,成功地说服法国站到美国这一边。然而,年轻的时候,本杰明却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被许多人称为"讨厌的家伙"。其实本杰明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就是说话比较直,喜欢与  相似文献   

7.
“时间就是金钱”一语,当第一次被写在深圳街头之时,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不啻是一次潮流的冲击。然而,在这个赤裸的时间与金钱的等式中,的确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效率意识,此话已被人们所认同。据史证,此话缘自被誉为“最有智慧的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  相似文献   

8.
笑对健康有益,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然而对哭又怎么看待呢?其实,从心理调节角度分析,哭倒是排除机体有害物质和解除抑郁悲痛情感的一种重要调控手段。弗雷博士1982年领导进行了首次有关成人哭泣行为的研究,研究对象有331人,其中男45人、女286人。他发现两性平均哭泣持续时间为6分钟,而在晚间女人哭泣持续时间几乎是男人的两倍,似乎此时女人的情感最容易受刺激。40%的女人为争执、婚姻、爱情事件而哭,而男性却为事业、电影、电视、书籍内容而伤感,女人哭泣的次数较男人多出4倍。眼泪一向被人与懦弱相联,而女人又被视为弱者,因此人们认为女人应…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味道.<冷山>不乏美丽的风景,也有动人的爱情,但如果仅仅把电影读到这种层面,或许你会很失望.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消费、女性等主题有着微妙的联系。电影是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从中传达出大众文化的一些特质。消费、女性、爱情,是当下许多商业电影的主题。经过电影的再加工和传播,大众文化的特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从静态来说,爱情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爱情的社会属性有三个基本特征:人性特征、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人性特征:在两性关系上,爱情使人类与动物界划清界限。动物的两性关系完全受本能支配。而人类的两性交往和爱情是人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并不单纯由性欲支配。社会特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爱情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产生和发展,爱情关系交织于其他社会关系之中。任何爱情都要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个性特征:爱情是异性之间一对一的情感联系,它表现为人的私生活。它与相爱双  相似文献   

12.
<正>宫崎骏的《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虽不像《心灵捕手》一看即可贴上"心理电影"的标签,但若采用象征的手法,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两部优秀电影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确实能为我们对电影、对心理成长的认识添砖加瓦。不得不承认,笔者不止一次地看过这两部电影。近些天再看《千与千寻》时,突地生出了一个猜测:"公主"的制作,应该要早于"千"。百度一搜,还的确如此。从笔者的心理学知识来看,两部电影在制作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可以反映一个人,甚至是宫崎骏  相似文献   

13.
"爱情"与"友谊"概念表征的差异——基于字词联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字词联想法对大学生爱情和友谊概念表征的异同进行了初步探究.以"爱情"和"友谊"为靶词,让被试进行自由联想,之后对搜集到的11136个联想词进行内容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最终编码为18个范畴.结果显示,爱情相对需要更多的理性与情感投入、经历更多的痛苦、肩负更多的责侄,容易联想到婚姻、家庭、命运缘分,而友谊较少牵扯.与爱情相比,友谊更易于转化为爱情,而经历过爱情的人很难再回归到友谊.这些结果与日常观念相符,为如何处理爱情和友谊的关系提供了实征指导.  相似文献   

14.
《大佛普拉斯》是由黄信尧执导、于2017年上映的台湾电影。讲述了佛像工厂老板和小人物之间的一系列故事,其中充斥着官商勾结、权色交易等丑相,还包含了对宗教信仰的讽刺、对孤独的描绘等。这部电影以戏谑的手法揭露了三重荒诞性:神的缺位及信仰的虚伪体现出的信仰的荒诞;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可能造成的情感荒诞;真相的荒诞,即通过窥视才可以获得真相,人人皆是瓮中人。通过对这三重荒诞的探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电影的悲剧意蕴,理解戏讽外表下的悲悯与苍凉。  相似文献   

15.
大卫·芬奇于2014年执导的影片《消失的爱人》在第18届好莱坞电影奖上荣获最佳影片奖。影片中对于婚姻与爱情的颠覆性的呈现,让人们开始审视爱情与婚姻中的真相与谎言。影片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将婚姻与爱情的谎言揭露在大众视野里,其叙事结构的独到设置更使得影片增添了精彩。  相似文献   

16.
对爱情美的伦理探讨在很多学科中,思想家们都对爱情美作过不同的和深刻的研究,象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但是这些学科大多只能揭示爱情美的物质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社会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流行的一些学科,多半也只是从生理和心理体验上来探讨爱情美。这些研究既忽...  相似文献   

17.
明代冯梦龙评辑的《情史》,集中体现出传统爱情观念中男女对理想异性及理想两性关系的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的美学研究不无启示。《情史》中的传统性别审美模式:郎才女貌,相配为偶。美不仅在于样貌,也在于心智。无色无艺,也可以德才服人。《情史》中的爱情艺术表现形式:人以情传,情以人蔽。爱情的艺术表现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对文人情事、才女妙语更津津乐道。《情史》中的传统爱情理想:千秋为偶,千古佳话。爱情是艺术表现的主题,爱情本身也可成审美对象。冯梦龙最为推崇的爱情模式,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爱情理想,那就是文君相如型的知遇型爱情,激情浪漫;易安德甫型的朋友型爱情,温馨美丽。  相似文献   

18.
赵颖  陈清华 《学海》2012,(3):176-179
从《小山回家》到《海上传奇》,贾樟柯用10多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当代变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特别是底层人的命运。与冯小刚、张艺谋等由于影片题材及风格转变而只能贯之以"导演作品"的电影不同,贾樟柯的电影由于一些元素的重复已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类型",而贾樟柯也是目前中国少有的形成自己"类型"的导演。本文从内在观照、风格、表演、定位等方面分析了贾樟柯的电影"类型化"元素,试图为他的"类型"电影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路边野餐》《八月》这两部影片里,导演们都用时间意象去阐释梦的意识,两部影片都在某种"真实的"环境中营造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境里,幻想与现实随时切换。导演毕赣和张大磊正是用这种时间处理的方式形成了他们电影的独特风格,他们用电影告诉观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上代人的梦终究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而这些梦将永远留在那灿烂的岁月里。  相似文献   

20.
武珊  郜瑞 《美与时代》2007,(2):110-112
手机电影是一种新颖的拍摄与制作电影的方式,是一场新的电影革命.每个人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拍摄与制作电影.手机电影是电影制作的一种平民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