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艺节目作为一种与大众发生关系的文本,在被解读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的意义是多样的。作为文本,其在被构建的过程必定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与时代特征遥相呼应。近年来极受关注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在节目模式上进行拓展进而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情境紧密结合,同时在角色设计上极具传统家庭人物特色,最后将城市的物质条件置入农村自由闲散的生活空间之中,整个节目设计因这三点文化特性直击当下都市人的内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社会各阶层的情感与心态。  相似文献   

2.
<正>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韩国SBS电视台周末娱乐节目《星期天真好》二部曲的综艺节目)热播以来受到亚洲甚至世界观众的热捧,伴随着高收视率和社会关注度,各种效仿节目呼之欲出,节目中的热门环节也频频被各大综艺节目模仿运用,其固定成员在世界各地举行的粉丝见面会的人气屡屡爆棚。由节目中衍生出来的外号,如"背叛光洙"、"能力者"、"周一情侣"等名词也纷纷涌现在年轻人的微博以及日常话题中。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用以及人们从众心理的影响,使电视综艺节目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较大的变化是越来越注重画面细节在综艺节目中的作用:画面细节有助于观众对节目信息的记忆;有助于审美态度的形成,有助于审美超越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法音》2020,(2):9-9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作部署,在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指导下,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央视网、芒果TV、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快手、秒拍等视听节目网站制订了《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于2月21日发布。《细则》围绕才艺表演、访谈脱口秀、真人秀、少儿亲子、文艺晚会等各种网络综艺节目类型,从主创人员选用、出镜人员言行举止,到造型舞美布设、文字语言使用、节目制作包装等不同维度。  相似文献   

5.
视觉形态设计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其深层和内在的规律来自于人类自身生理构造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需求。因而,探讨人类自身对视觉形态的需求与视觉形态设计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视觉形态设计的基本心理构件将直接影响设计者的设计行为。  相似文献   

6.
张引 《美与时代》2004,(7):62-63
本文立足于对展示设计功能的研究,充分说明了视觉传达在展示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展示与视觉相结合的剖析,揭示了视觉传达对于展示设计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商业设计的繁荣;而市场的变化、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使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本文从人类视觉最基本的特征,阐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再现的现象,以帮助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同行们从根本上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情感化设计在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概念,运用以及重要作用,针对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上展开深究,提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具体方法,进一步揭示情感化设计的重要存在意义。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离不开情感化设计,因为这能够增强廊坊市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感与精神内涵,更能给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9.
视觉的悖论是由"看"与"被看"、权力和权利、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等相反相成的关涉组成的混合体."看"与"被看"既反映出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张力关系,也逐渐表现出其权力变化的趋向.通过权力和权利作为视觉伦理关系的两极,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视觉背后的意识形态性.视觉的形式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必然带来视觉互动过程中的伦理偏差,过度强调视觉的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也会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念.在视觉的伦理关涉和悖论后面,我们更需要寻找到实质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传媒发达、电视节目类型多样的今天,文化类读书节目《朗读者》《见字如面》从一众大热综艺中脱颖而出,抢夺了人们的视线。《朗读者》与《见字如面》此类节目的"火爆",得益于其亲和的形式、清新的内容、深厚的情感,用朗读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需求紧密相连,引发大众对文学、情感以及人生的深度思考。它们既满足了大众对优质电视节目的期待,也为其他综艺节目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传达在技术层面越来越完善,而相对于内容上则创新不足,在这样的形势下,具有民族性的视觉传达设计逐渐被认可,而笔墨艺术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正是体现出了民族性上的创新力。文章阐述了笔墨艺术元素与视觉传达设计相融合的方式,对笔墨艺术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现实创作意义也进行了研究,将笔墨艺术元素嫁接在其他的表现形式上,让宝贵的文化精髓与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相互融合,必将为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带来新鲜的时代血液。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2)
正最近,一档综艺节目中的一位明星父亲火了,不过他是被网友"骂"火的。节目中他对儿子冷嘲热讽,提出各种不通情理的高要求,情绪阴晴不定、莫名其妙发怒……这位父亲如同霸道总裁,他与儿子的互动被网友不客气地冠名为"军训式育儿""诈尸式育儿"。作为一档真人秀节目,"秀"的成分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观众所见并非嘉宾真实的面貌,但镜头中的那位父亲无疑戳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相似文献   

13.
语义原指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在当代设计应用中主要表现为将设计语言和设计构思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而文创产品设计属于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交叉学科,既有产品设计的功能要义,又有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义。通过分析文创产品设计和语义学的发展现状,探讨语义学对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从而研究语义学理念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流程,形成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通过初期的设计目的与主题调研,寻找整体设计的设计诉求;其次将设计诉求的深层次文化语义,作为设计元素的提取依据;最后使之成为设计成品制作环节的重要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以独特的视觉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在标志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对现代视觉传达艺术有一定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标志设计作品进行全面深入解读,探究如何针对现代产品本身的定位,寻求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碰撞,使其在标志设计领域具备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在多民族共存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复杂多变的现代文化观照下,解析其文字构成的奥秘,展现其设计传达的独特魅力,一直是文化界和设计艺术界的重要课题。从形态角度对汉字的造型元素和视觉形式的构成进行分析,解析其审美特征和视觉传播意义,可以更好地梳理汉字图形设计理论,达到汉字表现形式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艺术设计形式。功利性的诉求使视觉传达设计与商业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而使其具有显而易见的商业本质。而在我们热衷于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商业与艺术特性的同时,显然不能忽视其对于社会文化的承载、传播和引领作用。在社会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商业化、视觉化的今天,在保证为商业服务的同时,突出和强调文化关注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与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当前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杰 《美与时代》2014,(8):50-50
主要从平面设计中的招贴广告和标志设计两个方向。来探讨我国平面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又对整个当代设计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符号作为人们认知世界的媒介,信息传播的载体,依靠符号,我们简化了视觉的传递和交融的原本复杂的实现过程。在帮助人们重塑视觉多样化的同时也在倾诉人类视觉情感。而建筑是一种公开化、有特色的群体设计符号,建筑的形体表征,既视觉形象符号,这种建筑视觉外部符号具有其特定的功能足以传递人们某些直接或者隐性的意义。建筑视觉符号的设计定义和内涵在于其符号所指作用和语义的转变,以及如何通过固有的视觉形象和符号能指功能达到人们某种期望共鸣以及完成某种视觉隐喻,使得同一建筑视觉形象产生多义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字体设计的视觉美感是指构成字体的视觉要素及其视觉规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视觉美感的构成要素一般划分为构成视觉美感的视觉要素和构成视觉美感的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在字体设计中对字体的视觉要素与视觉规律加以运用,创造出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把内容准确、鲜明地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视觉负后像对视觉搜索效率是否会通过颜色这一特征产生干扰,结合Van Lier后像和视觉搜索范式,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负后像对视觉搜索效率的干扰效应,并对负后像填充区域和原始发生区域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有负后像的情况下,视觉搜索效率明显降低,但是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而负后像填充区域的干扰效应要弱于原始发生区域。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提高视觉搜索效率的颜色设计以及视觉负后像的新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