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伟凯 《美与时代》2013,(12):125-125
进入20世纪,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接轨,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界关注于“本土化”。随着现代艺术与世界接轨,产生了当代艺术,简单的说,“当代艺术”就是只当代社会的艺术家,结合现实生活,对当下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那么我认为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生代的艺术形式,有以下几个看法:第一是当代艺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反应一种特殊的社会观念;第二当代艺术不是谁都可以玩的,技法是独特的,技法和内容的完美契合是重要的;第三当代艺术能产生与观者交流,使观者产生思考。  相似文献   

2.
德国新表现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艺术界被称作去物质化的观念艺术,然而传统艺术在当时是不被认可的。《艺术在没落中升起》一书中的伟大画家就将焦点集中在装置和综合材料这样的艺术形式上,以及它表达了当时德国的政治和文化精神。那么,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当代绘画有什么启发和影响呢?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国画艺术发展上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在写意山水方面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国画艺术领域中受到了高度的关注。不管是文化还是艺术都需要经历传承与发展,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时代发展的新思想,在不改变其艺术本质的前提下,汲取更加优秀的养料,推动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针对国画中的写意山水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期对后来者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与20世纪艺术界和艺术理论界对美和审美经验的拒斥不同,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研究中重新兴起了对美学的兴趣,人们再次关注起美的观念和对象的审美属性等问题。当其他领域正迅速地向美学复归时,哲学美学确实会发生分化。首先,在以分析为基础的趋向和以历史为基础的趋向之间有一种方法上的分化。其次,更为根本的是在作为经验研究的美学和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断扩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与20世纪艺术界和艺术理论界对美和审美经验的拒斥不同,在当前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研究中重新兴起了对美学的兴趣,人们再次关注起美的观念和对象的审美属性等问题。当其他领域正迅速地向美学复归时,哲学美学确实会发生分化。首先,在以分析为基础的趋向和以历史为基础的趋向之间有一种方法上的分化。其次,更为根本的是在作为经验研究的美学和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断扩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现通过概括中国画留白的理念和国画留白的发展及应用,分析了留白艺术手法在平面设计中的现状,运用"留白天地宽"的理念是平面设计的作品在构图上有了全新的特色,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加靓丽,同时更好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经营位置"的重要艺术审美准则。留白理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让传统的国画审美意蕴在当下的设计产品绽放出炫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欲向山中寻宝路,独取无人涉足处——古谚艺术求异生 经营亦如此艺术界有谚:“异生同死”.意思很明显,艺术是一种创作,只有创新才有生机,如果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呢.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就极为中肯地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国画、戏曲等一系列独具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巨变,传统艺术形式逐渐没落,当下国画创作面临着继承还是变革的抉择。  相似文献   

9.
原始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孕育了艺术,并逐渐形成了实用性、功利性、美感性的艺术审美形态。文章试图对原始艺术的审美形态与绘画审美功能的关联性、其价值取向在当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对当下艺术界的一些审美乱象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奠基者与集大成者,他的艺术观念不仅影响了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还前所未有地变革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文章通过探析安迪沃霍尔对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建构与艺术形式的创新,解读其作品使艺术界与大众趋之若鹜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笔墨,作为构成中国画最为基本的元素,是中国画传达和表现美的一种基本的绘画语言,作为国家与艺术的标志,它不是一种固定化的模式,而是要体现最真实的艺术精神的写照,它与时代有着极为深刻的关系。现如今如何表现当下笔墨形式又不失去我国文化精髓才是最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国画笔墨在各个时代下的不同特点,来浅析中国国画笔墨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国画艺术中蕴含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彰显我们民族文化艺术魅力的瑰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国画作品中人物的造型审美观念也是不同的,其中体现出了时代和历史流变的特征。在人物造型方面,早期的国画注重通过"以形写意"的方式来表达意义,其中体现着我国传统思想的含蓄美。近现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国画的人物造型比较偏重于转向西方的写实笔法,也是对传统国画人物造型的技巧进行的补充。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家对于忽视已久的传统笔墨技法又开始了关注,在国画的人物造型方面又开始回归传统,其中对人物造型的写实方面有了减弱的趋势,力求凸显其中的笔墨情趣和民族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观念艺术自20世纪出现,就迅速地成为艺术界讨论的对象。但我们注意到,如今观念艺术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即忽略技艺,崇拜观念。笔者认为,保证技艺的高度依然是中国绘画发展的重点,观念泛滥只是在观念的基础上为自身寻找艺术未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说起国画,浮现在人们眼前的肯定是泼墨挥毫、笔酣墨饱的景象。但有人却不用丝毫宣纸笔墨,制作出一幅幅具有国画神韵的作品。他的作品将源远流长的传统国画与电脑新科技photoshop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历史、动漫中的经典人物从书中款款走出,气势如虹,栩栩如生,引领国画新风潮。这种"叛逆"的表现手法,在当代书画艺术界荡起阵阵涟漪。  相似文献   

15.
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其创作并不是呆板毫无生气的,也不是将生活照搬,而是作者融入感情创作的。国画作品是表达作者感情的媒介,是不掺杂功利性的艺术形式。当我们欣赏一幅国画作品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最为直观的美,也有情景交融之美。国画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借物抒情,因此研究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国画的欣赏以及创作都非常重要。文章对国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重要性、蕴含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从而为全面了解国画艺术情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画精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宣纸和毛笔是国画创作的主要工具,其意境的表现形式主要依赖于墨的浓淡、笔的线条以及景物在宣纸上的位置。首先分析了国画艺术中意境的内涵和外延,然后对意境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一个现代概念,艺术研究与艺术界、市场、社会分化、政治和美学五个领域有着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现代工业敌对,是一种后工业社会的工业模式。艺术与日常生活并非冷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界产生了区隔,新的文化模式也培养了新的受众。通俗文化的流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现代主义诞生于艺术界中,有其自身的文化动力。因此,审美的艺术不仅关涉个体"情感",而且提供了一种关于世界的特殊知识。这些有利于理解文化政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产生了很多的争论,尤其是在艺术界和美学界,将对艺术和美学的研究方向逐渐向生活化靠近。对我国而言,中国传统的美学本身就是生活化的美学,从我国近三十年的艺术发展情况上看,我国的艺术从现实主义到现在主义再到当代主义,其艺术理念逐渐从欧美的艺术观念下回归本体。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笔墨以及国画在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墨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极具代表性元素,是我国国画创造的源泉以及基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画与笔墨一直是互为存在的,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说一名创造者无法充分熟悉与了解笔墨文化,就很难真正意义上将国画所蕴藏的精神以及韵味体现出来,因此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将笔墨文化融入其中是国画的精髓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精粹,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国画艺术中所表现的意境美是区别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征,这也是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凝聚和浓缩。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的表现形式复杂繁多,是历代艺术家们不断积累和探索的结果,随着不同时代的交替更新,意境美的表现技法也会作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是精神境界和物态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使观赏者走进国画所创设的独特情境中,并与艺术家进行心灵深处的情感对白。文章对国画艺术及其特征进行阐述,并对其意境美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