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论述、论普、圈录99.再论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兼述对北辛文化的再认识王永波《故宫学术季刊》第lO卷第2期(l 992年) 100.黄河下游新发现的后李文化任相宏《中国文物报》1992年2月16日第3版101.西河类型、后李文化的发现和意义张学海《中国文物报》1993年1月31日3版102.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王永波《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18日3版103.海岱地区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王永波等《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104.关于后李文化的谱系问题—兼论北辛文化的内涵和分期王永波《青果集一…  相似文献   

2.
一、资料部分1.淄博市后李官庄大汶口文化至宋元遗址王永波《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出版2.淄博市后李新石器时代至宋元遗址王永波《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文物出版社1991年出版3.淄博市后李官庄新石器时代及东周遗址王守功《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文物出版社1992年出版4.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王永波等《考古》1992年11期5.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考古》1994年2期6.桐林田旺遗址魏成敏《管子学刊》1987年创刊号7.我省考古工作又一重大新发现———田旺…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张东风的"新闻报道"(2005年8月31日第2版)所言,吴以岭氏在关于其"络病理论"的专著<络病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问世后,想要把它搞成教材推广到各中医药大学使用.但吴氏广泛宣传的所谓"络病理论"与现在公认的中、西医学理论都不相容,故作为教材的内容是不应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4.
金燕 《天风》2008,(8):48-48
罗冠宗先生编纂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文选1950-1992>(简称三自文选)第一卷于1993年10月出版,在他从全国三自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又编纂了 "三自文选"第二卷,并于2007年12月出版.参加今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基督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的代表们都有幸获得此书.  相似文献   

5.
因教学与研究的需要,读过一些有关中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论著。读毕李甦平同志的新著《圣人与武士——中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版),不禁叹服其研究方法之新颖、见解之深刻,并为作者关怀祖国的现代化及其文化前途的殷殷之情所感动。本书以哲学范畴的比较方法,对中日传  相似文献   

6.
李承贵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有论者在2008年1月31日的<社会科学报>撰文指出,该书堪称宋代儒佛关系研究的新成就.沿着这一评论向前走,儒士佛教观研究的思想史价值广口J题有必要进入阅读者的思考视野.  相似文献   

7.
由"马克思学论坛"与北京大学"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联合主办,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光明日报>和<社会科学报>等多家单位参加的"第六届马克思学论坛暨<资本论>哲学意蕴新解读"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4月1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8.
上博藏楚竹书《恒先》新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所载<恒先>篇,是一重要的思想史文献.整理者李零先生作了精当的释文和考释.①我们在李学勤先生的带领下,2004年4月2日在思想文化研究所进行了会读.②笔者后以自己在这次会上的发言稿为基础,并参照李学勤先生和李锐的会读意见,写成<上博藏楚竹书<恒先>简释>一文,分别发表于4月16日、22日的孔子2000网"清华大学简帛研究"专栏.其间,李锐有<<恒先>浅释>③、朱渊清有<"域"的形而学意义>、④李学勤先生有<楚简<恒先>首章释义>⑤等作.而李学勤、李锐之作,则主要是4月2日会读时的意见.再后来,网上有关<恒先>的论文就愈来愈多了.本文在修改时,凡吸取了新见之处,均一一注明,以示不掠人之美.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的高校文科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出版25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2月22日举办了"纪念李秀林等主编哲学教科书出版25周年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创新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约7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儒家伦理与我们观点的再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哲学史>于2003年第3期刊发了黄裕生先生的<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以下简称"黄文").在该文中,黄先生除了对儒家伦理提出了系统的批评外,同时还不点名地批评了郭齐勇对儒家伦理的诠释,故郭齐勇、丁为祥也就以<也谈本相与角色--论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兼答黄裕生先生>(<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1期,以下简称"郭文")与"黄文"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