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该研究采用小五人格问卷、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和人际关系能力问卷,以784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五因素、人际关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在孤独感各维度中,除同伴关系评价与开放性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维度与人格各维度及人际关系能力间均相关显著;(3)人格的情绪性和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外向性、宜人性和人际关系能力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4)在外向性、情绪性及开放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宜人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评估问卷对六城市的228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人格类型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可分为民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忽视型四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5.2%、16.9%、20.8%、27.1%,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各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除撤回爱护与行事效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维度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3)人格类型可以调节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表现在支持陪伴、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积极适应的影响以及规则引导、自主准予及知晓度对消极适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对压力应对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329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探讨压力生活事件,人格特点和压力应对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学生的压力生活事件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6个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2)中学生的人格可以用五因素来描述,即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3)中学生的应对压力方式主要有主动型应对和回避型应对;(4)人格五因素中的谨慎性、开放性和宜人性对主动型应对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年级变量和人格五因素中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对回避型应对既有直接影响,又通过影响压力强度对回避型应对起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五人格特质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慧  李永鑫 《心理科学》2004,27(3):611-614
对72家企业的210名管理人员的大五人格特质及其与领导有效性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人员的人格特质可以用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认真性五个因素加以解释,所编制的五因素人格问卷的信度、构想效度、聚合效度和判别效度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管理人员的人格特质对其领导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56名北京市两所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小学儿童尊重行为问卷、国内修订的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和班级环境问卷,考察小学儿童尊重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和班级环境对尊重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总体尊重行为和其中的理解欣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郊差异;(2)尊重行为与人格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与班级环境中除了竞争气氛之外的其他四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3)人格的宜人性、谨慎性、情绪性和开放性以及班级环境中的同学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尊重行为,人格和班级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于尊重行为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力;(4)小学儿童的班级环境可以归为三种类型:积极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不同类型的班级环境在尊重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觉察能力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情绪调查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南京市五所高校的277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高于男生;(3)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4)人格五因子中的开放性与觉察他人及觉察总分存在正相关;(5)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年级、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因此,我们要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2002,25(5):520-522
通过对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的测试,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2)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家庭功能在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973名中学生被试完成基本人口学问卷、网络成瘾量表、人格五因素问卷、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结果:(1)人格特征可以显著预测网络成瘾。其中,情绪性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责任心、宜人性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2)家庭功能在情绪性、责任心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宜人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在治疗中,可针对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功能进行积极干预,从而减轻其成瘾症状。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性发展的差异及其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少年性发育现状及其对性心理与人格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学生性现状调查问卷》及16PF人格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江西4所中学的1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青少年手淫行为发生率、与异性交往愿望及性冲动等方面均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2)性成熟的青少年的多种人格特征与未成熟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性生理发育正常,但在性心理方面很不成熟,对手淫、性冲动和异性交往等方面问题较多,性发展影响青少年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了832名中学生,采用问卷的方法探讨了人格、认知风格及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人格在不同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不同。(2)年龄是中学生认知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3)中学生社会适应性总体发展具有年级差异而不具有性别差异。(4)中学生人格可以直接与影响社会适应性,认知风格可以影响社会适应性的部分因子,人格中部分因素可以通过认知风格对社会适应性的部分因子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检验生命意义问卷(修订版)在初中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并比较了留守与非留守学生在测量学指标上的差异。采用生命意义问卷(修订版)、超越意义量表、情感调节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30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其中有636名留守初中生。探索性因素分析、平行分析和最小平均偏相关分析均表明该量表为双因子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与各类群体拟合良好;与上述效标变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在性别和是否留守学生变量上,个别条目表现出一致性或非一致性条目功能差异;总量表、追寻和拥有意义分量表的δ系数都大于0.9。生命意义问卷(修订版)具有在初中生和留守初中生中均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忽略在性别和是否留守学生变量的条目功能差异;问卷辨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300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检验了《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问卷》的信、效度,并考察了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是测量中学生课堂情境兴趣的一个有用工具。(2)中学生在英语、数学与语文课堂情境兴趣上,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3)中学生在英语、数学与语文课堂情境兴趣上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升高,英语、语文课堂情境兴趣逐渐降低,数学课堂情境兴趣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贵州省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实际出发,以大样本为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方法编制《校园霸凌行为问卷》。方法:经理论建模、题库建设编制初测问卷,以392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3899名被试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最终问卷。结果:问卷由7个一阶因子和2个二阶因子组成,共40个题项。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927之间,重测信度在0.291~0.49之间,结构效度良好,与OBVQ-V和MBVS的相关分别为0.646和0.726。结论:本研究探索、发现并整合创新了反映当代校园霸凌治理难点的“恶整霸凌”; 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国内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the factor structure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of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Vividness of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applied to a sample of 850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actor structure investig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followed by varimax orthogonal rotation, indicated that a single factor explained 37% of the variance.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good (Cronbach alpha=.88). We conclude that the Spanish vers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like the English version, has a single factor and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82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7种类型攻击性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行编制的《中学生攻击性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在攻击性的各个维度上,攻击性水平均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强的发展趋势。(3)在违反制度、言语攻击、身体攻击、恶意和疑心等维度上,男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生。(4)在违反制度和疑心两个维度上,重点校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普通校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以Holland(1997)职业理论和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内高中生生涯活动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高中生生涯学习经验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属于多维度因素结构,包含Holland六种生涯领域学习经验分问卷,每种分问卷包括成就表现、口头劝服、替代学习和积极情绪唤起等四个学习经验。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多维构念合理,拟合良好,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构念效度。以中国个人球形职业兴趣量表简版中的生涯自我效能分量表为关联效标,发现在每种生涯领域下的生涯学习经验与生涯自我效能感都显著正相关,支持了量表的实证效度。该问卷可以作为我国高中生生涯学习经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结构的探索及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浙江省8个城市的6所高中和6所初中,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初一到高三600名学生,用修改后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进行了测查,着重检验该测验的结构。结果发现,因素分析所获取的因素与原测验相一致,但对原测验的项目进行了一些删减。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以及内部一致性系数显示,修改后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效度也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惠霞  薛杨  刘静 《心理学报》2016,(5):529-539
测量中学生学业羞愧情绪,探讨诱发学业羞愧时的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191名中学生学业羞愧体验和情境基础上,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从292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34人作为高分组,30人为低分组,使用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他们产生学业羞愧和自豪情绪时的生理变化;又从347名施测中学生中选取问卷得分前后各20%的学生,比较问卷得分高低组的学业成绩,然后又将他们的成绩分段计算了学业羞愧问卷得分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业羞愧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学业羞愧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学业成绩较好和最好的学生体验到较多的学业羞愧。未来研究应注意学业羞愧对学生行为、学业成绩等影响的相关因素,发挥羞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为基础,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对问卷项目进行修改,修订中学生物理学业情绪问卷.以314名初二到高二学生为被试进行预测,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项目进行调整,最终问卷包括67个项目.经检验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效标效度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选用728名初二到高三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1)总体来看,男生,尤其是来自重点中学的男生,其积极物理学业情绪要高于女生,而女生的消极物理学业情绪要高于男生;(2)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的积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高中生,且重点中学的初中生的消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得分显著低于高中生,而普通中学则正好相反;(3)在物理学业情绪中,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的所有因子与物理学业成就皆呈显著正相关,而消极高唤醒(仅羞愧)和消极低唤醒(厌倦、无助、心烦-疲乏)与物理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基于理论分析和开放式调查的结果,通过系统过程编制了中学生价值观问卷,对来自北京、河北和广西等地971名中学生的价值观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价值观由目标价值和手段价值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前者包括生理与安全、享乐、物质、自我实现、认知、尊重、归属、情感、抽象感受、社会和公理等11个因素;后者则包括自身能力、性格特点、与人交往的态度和行事方式等4个因素。《中学生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且其结构在不同性别、年级样本中具有一致性,可作为中学生价值观的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