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主要指他在1879—1882年间阅读柯瓦列夫斯基、摩尔根等人关于古代社会历史的专著时所作的五个笔记。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还应该包括阅读毛勒、哈克斯特豪森等人同类著作所作的大量笔记。马克思本人没有给这些笔记命名。研究者们根据自己对笔记的不同理解而分别把它称为“人类学笔记”、“社会文化人类学笔记”、“民族学笔记”、“古代史笔记”、“古代社会史笔记”等等。鉴于这些笔记所摘录的著作主要是人类学著作,所以这里仍沿用“人类学笔记”这一称谓。前不久在福州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笔记》的写作动机。  相似文献   

2.
安维复同志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0期。以下简称“安文”)一文中,提出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理论。然而,“安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演变趋势的“全面”认识,却出现了某些偏颇。对此,本文提出以下问题,与“安文”商榷。一、向“中产阶级”的趋同:马克思的预测?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研究,并借此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加以说明,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作了…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包含着马克思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象《哈姆雷特》一样,它充满着引语。因而这是一部极为难读的手稿。正象恩格斯所说,“这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匆匆写成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笔记的文字十分简略,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充满了直接来源于黑格尔、费尔巴哈和其他先辈和同辈人的术语,或是受他们影响的一些术语。但它在马克思的理论发展中占据的地位比较重要。这本书写于1845年春天,它处于这样一个过渡  相似文献   

4.
陈长安 《哲学研究》2022,(8):26-36+128
马克思在1858年1月14日致恩格斯的书信中提出了写辩证法的哲学夙愿。列宁以来,对这一夙愿背景的研究,经历了从《资本论》到兼及《大纲》,再到首重《大纲》的过程。这其中,学界对《危机笔记》的研究是不充分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证《危机笔记》是马克思辩证法夙愿的直接中介:《危机笔记》剪报的材料性质与此信所说的“材料加工的方法”吻合;体现马克思危机认识的标题目录的形成与此信的时间吻合;《危机笔记》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的运用,其辩证方法与《大纲》《资本论》相呼应;《危机笔记》结构与《逻辑学》对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层面补充了列宁以来的相关研究。这对于完整理解“《资本论》的逻辑”形成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是一个特殊的思想家和写作者,其著述中成型、定稿的作品很少,留存下来的绝大部分是手稿、笔记、摘录和书信;其观点和体系的丰富内涵并不完全体现在那些表述明确的论断中,而是深藏于对这些观点和体系的探索、论证过程中。举凡学界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嘲讽误为他本人思想的转向、无视其系统而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推论方式形成的源头和“巴黎手稿”“原始顺序版”分栏写作的真正意图、没有悉心体悟马克思晚年发出的“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喟叹和警示的深远意义等,都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注重对文本细节的甄别、辨析有关,这样也就很难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了。  相似文献   

6.
唐正东 《学海》2007,42(3):17-24
本文通过对青年马克思的“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布鲁塞尔笔记”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曼彻斯特笔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著作的文本学考察,剖析了青年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其哲学思想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物质生产”等马克思哲学中的基本概念重新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7.
围绕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展开的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研究的又一热点.这一研讨以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的动机为发端,以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为中心,其内容涉及“亚细亚生产方式”、“世界历史” 以及社会形态演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一)如何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东方社会的社会结构;(二)历史发展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三)如何看待马克思的“跨越”设想.其中的底蕴在于: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如何超越传统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寻找适合本民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人化了的自然”与“对象化了的人”,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哲学论题,也是马克思论美的认识论基础。由于《手稿》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未完成的笔记,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系统整理公开发表,这就给如何理解这一论题带来一定的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称谓问题 ,涉及对马克思晚年的理论主旨和理论贡献的判断和评价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目前较为流行的称谓是“人类学笔记”。笔者认为 ,“人类学笔记”这一称谓歪曲和误读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实质 ,我们应将之更名为“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一、“人类学笔记”称谓对晚年马克思的误读本文所谈的马克思晚年笔记 ,特指《柯瓦列夫斯基〈公社土地占有制 ,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梅恩〈古代法制史讲演录〉一书摘要》、《拉伯克〈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一书摘要》…  相似文献   

10.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溘然长逝。三天后,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的仪式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这个演讲非常精短,在沉痛宣告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指证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面生产理论的马克思哲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众所周知 ,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把经济学研究中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提升到哲学的普遍性的层面上 ,这使马克思对任何哲学问题的探索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眼光。马克思对实践问题的探索也是如此。事实上 ,只要我们深入地研究马克思的实践观 ,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大量出现的“生产”概念。而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解读方式中 ,人们通常把“生产”理解为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 ,认为它指称的只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我们不能说这种解读方式是完全不适当的 ,因为马克思在许多场合下使用的生产概念确实需要从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杨学功 《现代哲学》2003,3(2):15-18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溘然长逝。三天后,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的仪式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这个演讲非常精短,在沉痛宣告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简要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指证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晚年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但我检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却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论者都以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一些书信(比如致俄国女革命家查苏里奇、《祖国纪事》编辑的信)为研究对象,而把一部篇幅巨大、反映马克思晚年思想重要动向的《历史学笔记》排挤出研究视野。或许主要原因在于该书中译本问世较晚。  相似文献   

14.
“只有对于”哲学“这门学科的整个研究”,“才是它的概念的发现”。(黑格尔,第6页)因此,从整体上对哲学进行思考,可以获得准确理解马克思哲学观的最佳视野。马克思哲学观是对马克思哲学要义的本质概括,而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继承、超越和发展。所以,要全面理解马克思哲学观,必须弄清马克思哲学要义以及它和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联系。一、马克思哲学要义是对西方形而上学历史和逻辑的衔接所谓历史的衔接,是指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产生马克思的哲学;所谓逻辑的衔接,是指按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形而上学的特…  相似文献   

15.
解析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马克思的幽灵》是德里达据 1993年加利福尼亚一次国际讨论会上的两次发言整理而成, 其内容庞杂, 涉及的问题也较多, 但整体观之, 其核心内容十分明确: 它在论述马克思的精神。表面上看, 他所理解的马克思精神多种多样, 但事实上他正想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马克思精神去表达他对马克思精神的一种完整理解。那么, 德里达所理解的马克思精神究竟是什么呢?首先, 马克思的精神是一种批判精神针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德里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时代仍然呼唤着马克思的精神。他说: “不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伦敦笔记》是马克思第三次经济学研究的原始记录。在这一笔记中,马克思在货币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危机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在货币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克服了"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的缺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货币理论。其次,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马克思已经形成了狭义再生产、广义再生产和日常意识再生产三个理论层次的建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构型。再次,在危机理论上,马克思已经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界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内在根源,初步建构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在批判宗教、批判各种“宗教批判”理论及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青年时期对宗教的本质及其“尘世”根源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人的理性或自我意识的认识根源→政治根源→经济根源的演变过程,得出物质生产与交往关系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基础性地位的重要结论。宗教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切入点,对唯物史观的形成具有关键性意义。深入研究马克思宗教批判与唯物史观形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宗教批判的思想涵义与方法,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辨析力,避免因片面理解马克思的宗教理论所导致的或“左”或右的宗教政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区分了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传统,实现了对之前各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思想革命,提出了一种建立在新的哲学基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未来社会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科学社会主义”性质。准确理解这一思想,有助于理解马克思实现的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也有助于准确定位“手稿”的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的思想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国际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几乎每一个研究马克思的思想的人都会涉及到这个话题。可是,遗憾的是,除了偶尔能见到的某些富于启发性的见解之外,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在实质上差不多没有什么进展。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提马克思的思想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并把它作为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木仅是因为随着马克思的大量遗著、手槁和笔记的面世,探讨这一问题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而且是因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直接规约着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及基本问题域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20.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两种生产理论的贡献/吴家华∥学术界(合肥).1992,2.10~15马克思的晚年与人类学笔记/陈胜华∥学习与探索(哈尔滨).1992,2.4~15简论马克思历史观前提(下)/单少杰∥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2,2.19~26究竟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兼答韩庆祥同志/赵卫∥哲学研究(北京)1992,4.21~27关于列宁的反映论/谷景华∥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呼和浩特).1992,2.11~15列宁对考茨基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赵延民∥社会主义研究(武汉).1992,2.47~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