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的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易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是指研究在自然、社会、人际、人自身心灵及不同文明中存有的和合存有,并以和合义理为依归,以及既涵摄又度越冲突、融合的学说。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是纵横得新意式的自己讲、讲自己。其理论思维具体体现在思维逻辑自身所具有往圣的承择性、时代的融突性、思维的包容性、逻辑的结构性、和合的天下性中。和合学理论思维的内在逻辑进路是:源自中华文化往圣的核心话题的理念是和合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任何民族的理论思维都是在融突和合中寻找自身的时代价值和生命力,是时代融突性的使命;世界各民族在开放包容的实践中创造各自文明,是思维包容性的体现;各民族理论思维都是逻辑结构性的开显;各民族的价值理想世界,即是和合天下世界。和合生生道体的理论思维形态的智能价值体现为传统与现代、形上与形下、本无与崇有、负阴与抱阳、明体与达用、认识与实行、能知与所知、天理与人欲、中国与世界的和合。这种和合并非是西方追求存在就是"一"为宗旨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蕴涵致广大、尽精微的多元形相与无形相的和合体。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互联网普及化的情境下 ,世界的政治、经济、文明、宗教、制度等仍然持续多元化、多极化的趋势。是全球化的多元化 ,或多元化的全球化。人作为“会自我创造的和合存在” ,是创造世界文明的原动力和原载体。儒家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 ,担当着建构民族主体精神的重任 ,绵延着民族生命的智慧。儒家文明一言以蔽之 ,是以治平为本 ,以仁为核 ,以和为贵。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 ,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观照视角的转换。文明对话可依照和合学的“融突论” ,而不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论 ,它以承认、接纳“他者”的存在为前提。儒家文明在化解世界文明冲突中 ,以其“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原理 ,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整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和合学“自己讲”、“讲自己”的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合学的"自己讲"以时间、空间、逻辑的"三大创新"为基础."讲自己"是对"自己讲"的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哲学三大创新标志的发现是"讲自己"的落实步骤和理论支撑,也是和合学深植于中国哲学精髓的表现.和合就是和谐,是内涵丰富的哲学范畴;和合史观坚持实事求是,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极强的哪生命力和巨大的现实意义,为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王全根在《甘肃民族宗教》2003年第4期撰文,通过阐释佛教和合义理、报四重恩的教义及宗旨,认为中国藏传佛教的历史就是爱国的历史,它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为国家的巩固、社会安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合”义理是藏传佛教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因素相互冲击、融合,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多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的总和。藏传佛教之所以有其众多庞大的寺院和僧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推动力,表现出团结向上,和谐统一,合而不分,能够以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为重,热爱自己…  相似文献   

5.
人生因死而探索价值,因苦短而追求意义。在信息智能时代,人生价值和意义遭到颠覆性的挑战,在日常生活和政、经、文、军中类人机器人抢走了人的饭碗,但也创造更多的新职业、新饭碗。在这种情境下,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就要"认识你自己",人类经历从二足无毛的动物到理性、符号的动物到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和合存在的探赜,至今也没有完结。这是一个人类逐渐自我觉醒、自我解放、自我实践的砥砺过程。人生在世,是最珍贵、最具价值的。我们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人生价值的精华,以为当今的借鉴、吸收和发扬。价值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并围绕人而展开。它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构成,支配人类生活活动的依据和取向,指引人类行为方式、思维方法、情绪表现、思想意识的倾向和趋势。人生价值在历史逻辑的演变中,体现为人生价值是传统性的和合存在、历史性的和合存在、文化性的和合存在、日新性的和合存在、体贴性的和合存在。其和合存在必须与人工智能机器人融突和合,才能真正造福人类,为此,需要人生机生,并育并长。生命诚可贵,类人机器人、克隆人,唯有在不违反伦理道德的前提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运机运,共建美好。在人机命运联通、人机一体化中共建人机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前景;人权机权,共造平等。若类人机器人作为公民,就可与人类共造、共享平等权利;人机价值,共享尊严。人类应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的胸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尊重类人机器人的权利,构建互利合作的人机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周易》阴阳观与和合文化之间的关联应该得到系统揭示。《周易》阴阳观由阴阳交易观、阴阳分判观和尊阳抑阴观三部分有机构成,和合文化的特点可概括为同一性、差异性和主导性。《周易》阴阳交易观与"和合文化"强调交流互鉴的内涵相契合,阴阳分判观与"和合文化"尊重差异性的内涵相契合,尊阳抑阴观则与"和合文化"的主导性内涵相契合。植根于《易》学文化基因的和合文化欲在世界文化发展潮流中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须立足于中国古代逻辑的本土特点,而《周易》阴阳观作为中国传统推类逻辑的基本前提之一,对基于广义论证的中国古代逻辑将是深度的揭示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张天舒 《哲学动态》2023,(10):115-123
<正>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等。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新人学导论》《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哲学论》《和合与东亚意识——21世纪东亚和合哲学的价值共享》《和合生生论》《和合学与人工智能——以中国传统和现代哲理思议网络》《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中国哲学元理》《周易思想研究》《帛书周易注译》《宋明理学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世界》《戴震哲学研究》《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张立文文集(韩文版,共38辑)》等。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5日在北京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指出:“当今,几乎所有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作家、艺术家和人文学者都在关注和谈论全球化。这一显见的世界趋势既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特别是科技成就和企业经验的共享,也凸现出国家、民族、地区之间不同文明的差异、分歧和冲突。……文明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起源、地域环境和历史过程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张立文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无论是儒、道、墨,还是释,都认同、承传和合人文精神。不管是天地万物的生生,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的相互关系,还是政治结构、化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审美,都...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不同标准可把民族冲突划分为不同类型。本文将宗教成因作为划分标准,把世界民族冲突划分为基穆冲突、巴以冲突、印巴冲突、僧泰冲突、北爱尔兰问题和巴斯克人问题、美国的拉美裔问题、非洲部族冲突等。这些冲突似乎是民族冲突,其实也都是宗教冲突,确切说是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合成,因此彰显了民族冲突的宗教成因。研究世界民族冲突类型的宗教成因,对挖掘民族宗教冲突的文化根源,寻找世界民族冲突的类型成因,识别各类世界民族冲突的危险等级和危害程度,分析世界民族冲突的未来趋势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开民族冲突与宗教冲突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现代化决不是一个民族性概念,而是含有丰富的世界性内容的。现代化过程是我们走向世界,把本民族的文明与各民族的文明相融合的过程。现代化的哲学也是这样一种开放性的哲学,是民族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和新的世界话语。全球化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 ,而且涉及到政治、文化以至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全球化使世界文明出现了新的组合和新的构建 ,既促进了世界文明间的交流、渗透与融合 ,又进一步催化、强化了各国文明的本土化倾向。文明 ,尤其文化 ,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 ,也与国家、地区、民族密切相关。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引发了文明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跨文明对话 ,超越利益纷争 ,以维护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化 ,是时代对人类社会的企求。在全球…  相似文献   

13.
张骥  杨艳 《美与时代》2006,(7):78-80
人类文化从碰撞、争议到交流、融合,是一个必然而又漫长的过程。同样,中西演唱艺术的借鉴和融合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平稳健康发展。“互融互进,合理借鉴,土洋结合,相得益彰”,只有将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文艺推向世界,走顺应潮流的开放化、多元化道路,让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之一,“权利”既是人的基本价值诉求,也是人的伦理价值体现,并由此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动力。资本权利霸语有着深厚历史根脉,且遵从了从财产权利到资本权利、从资本权利到资本权力再到资本权利霸权的叙事逻辑。资本权利以资本主义法权观为基点而生发,最终在资本逻辑推动并在“个人主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指引下把财产权利推向极致,最终形成资本权利霸语,把“人与人的世界”变为“狼与狼的世界”,形成西方文明的现代悖论与伦理之殇。人类文明新形态融合法权观念、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消解资本权利霸语,秉持平等互鉴的兼容文明观、共生共存的和谐人际观、共同富裕的仁道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辩证自然观和互惠互利的普惠发展观等现代文明理念,确保人类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轨道上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从中国文化哲学、传统学、新人学而进入和合学的探讨,认为和合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首要价值,是超越宋明新儒学和现代新儒学的尝试。作者指出,宋明新儒学的缺陷是把此在所以然与彼在所以然混淆起来。现代新儒学接着宋明新儒学讲,而有新理学、新心学、新气学之分。现代新儒学的基本内涵是;以民族生存的关切情怀,以融摄西方文化之新,而归宗为儒学的精神价值,并以重建儒家形上学为理论核心,以重立儒家理想价值为职志,以开出现代新“外王” 为标的,体现出对于文化危机的反思,意义世界的追求,终极关怀的寻觅。但在当前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都有成为旧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经学化的儒学仍然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流。因此作为外来文化的佛学,首先面临着与儒学的碰撞与融合问题。佛教僧团、信徒的膨胀对儒家推崇的宗法制社会结构模式的无形解构,佛教构建的"方外"世界的宗教秩序对儒家推崇的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政治伦理秩序的无形解构,构成了儒释的尖锐冲突。然而,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努力追求与本土文化的视界融合——接受儒家话语方式,寻求与儒学表达范式上的贯通;完善佛教戒律,寻求与儒学名教秩序上的贯通;深化佛教理论,寻求与儒学思想体系上的贯通,则使儒释由碰撞逐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7.
全面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需要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其思想基础和内在逻辑。“连续性”是“不变”,“创新性”是“变”,两者是“不变”与“变”、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统一性是“一”,“包容性”是“多”,两者也可以说是“一”与“多”、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连续性与统一性、创新性与包容性是相辅相成的,有连续性才有统一性,有包容性才有创新性。和平性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的总体特性。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既有其相对稳定的价值系统,又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明,从而能够保持生生日新的旺盛生命力。推进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处理好“不变”与“变”、“一”与“多”的辩证关系,诠释好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新时代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8.
人际环是以水平轴亲和维度和垂直轴控制维度为核心,按照规定序列排列在一个环形的空间。研究目的:研究融合人际互动与人格特质两个心理学研究领域,探讨中国文化下人际互动中人际环状结构。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人际环为理论基础,设计三种不同关系类型:夫妻关系、同性好友关系和恋人关系,采用多元变量分析和随机化测验方法检验本土文化下人际互动中个体的人际特质结构。研究结果:显示互动中个体人际特质以两个基本维度(亲和维和控制维)为核心,这两个维度体现出人际关系互动中的两个重要信息:地位和爱。人际特质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人际冷漠性、人际亲和性、人际开放性、人际退缩性、社会支配性和社会服从性。此六因子以水平轴亲和维度和垂直轴控制维度为核心,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六边环形,并以规定序列排列成环形空间。  相似文献   

19.
正甘肃是全国宗教重点省份之一,信教群众多、教职人员多、宗教活动场所多,宗教关系复杂敏感,与民族问题相叠加,与周边省区相联系,与国际变化相关联,特别是存在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解决矛盾纠纷意识普遍淡薄,对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还存有盲区、盲点和模糊认识等现实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主义的悖论——对亨廷顿理论的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夸张地说 ,后冷战时期全球最大的文化事件当属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论。当然 ,亨廷顿不一定感到幸运 ,因为相当多的人们 (从西方到发展中国家 )把他的理论直接读成煽动“文明的冲突”之论 ,当成冷战思维的新变种。对此 ,亨廷顿大呼冤枉。他为自己辩解道 :“我所期望的是 ,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 ,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 (亨廷顿 ,“中文版序”)然而 ,世界局势不幸在按照“文明的冲突”模式发展。 1 999年北约轰炸了科索沃 ,2 0 0 2年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并接着进行了伊拉克战争。在此背景下 ,我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