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胰头恶性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其淋巴结清扫问题近年来受到热议。本文比较扩大淋巴结清扫与标准根治对患者生存的影响。讨论最新制定的胰头癌标准淋巴结清扫范围。认识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作为预后判断因素的作用。介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以及最小淋巴结检测数研究的进展。最终认为胰头癌根治性手术的淋巴结清扫因手术方式多...  相似文献   

2.
探讨食管癌右胸单一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经右胸单一切口的25例患者与同期行右胸及上腹两切口的25例患者的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生存情况.两组手术在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右胸单一切口术式可达到与右胸及上腹两切口术式同样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的术式,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TET)是不是微创手术,该选择何种入路,对甲状腺癌手术是否合适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完全腔镜治疗甲状腺癌手术的适应证是:有美容要求的女性或者肿瘤直接≤2cm;手术方式:腺叶全切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者加侧区清扫.手术前应该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要严密随访.TET手术技术日趋成熟,而且是安全、可行;但要完成TET甲状腺癌根治术,术者除了具有娴熟的腔镜下手术操作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1 中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两难选择及其对立统一Miles手术被外科界公认为是直肠癌的手术治疗的经典术式,但其造成的腹壁永久性人工肛门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不便,生存质量下降,病人难以接受。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SST)用于治疗直肠癌,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它虽没有永久性人工肛门的弊病,但由于由会阴入路,常在局麻下切除肿瘤,肿瘤复发率高,使得SST受挫。1939年,Dixon开辟了由Harrison和Cripps首倡的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保留了肛门括约肌,使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可完全自控,而且根治效果与Miles手…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选择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胀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是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6.
探讨纳米碳混悬液淋巴示踪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对辨认甲状旁腺的作用。将165例初治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碳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期等方面大致平衡。纳米碳组向患者原发病灶周围注射0.1ml纳米碳混悬液,待第Ⅵ区(中央区)黑染后再行常规甲状腺淋巴结清扫手术。术后检查黑染组织有无甲状旁腺。对照组不做术中纳米碳注射,直接手术。结果显示纳米碳组清扫的黑染组织中淋巴结数量高于对照组淋巴结清除数量,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混悬液淋巴示踪使第Ⅵ区淋巴结黑染率为96.4%。而在黑染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可以明显提高第Ⅵ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  相似文献   

7.
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对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清扫并无治疗意义,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有较大可行性,亦存在局限性。只有正确认识并应用之,才能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8.
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对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结清扫并无治疗意义,且伴随多种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检测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其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有较大可行性,亦存在局限性.只有正确认识并应用之,才能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术前准确分期、评估,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术式,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先决条件。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保证断端切缘和环周切缘完整、无癌细胞残留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关键。新辅助治疗可降低T3、T4期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发挥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优势对防治直肠癌局部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是临床关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术前准确分期、评估,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和术式,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先决条件.手术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保证断端切缘和环周切缘完整、无癌细胞残留是防治局部复发的关键.新辅助治疗可降低T3、T4期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发挥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优势对防治直肠癌局部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循证医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的主要依据是病人的全身条件、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的范围以及距齿状线的距离而个体化对待。对于低位直肠癌是否行保肛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是否行结肠贮袋吻合术、直肠癌术前是否新辅助治疗以及是否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这些方面都需要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不能凭个人主观意愿,这样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根治术(RH)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作预处理,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及输尿管损伤的临床效果。回顾性研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患者364例,其中182例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作为研究组,另182例单纯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作预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无一例损伤输尿管,对照组2例发生输尿管损伤(P <0.05)。因此,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 RH 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常规作预处理,可明显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输尿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回顾直肠癌手术的发展史,追求根治与功能相互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经历了长时间的对立、演化、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手术技巧的问题,而是如何掌握保肛原则的问题。只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于实践,才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路在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巴结转移程度和清除范围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胃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索胃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方向,对于揭示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指导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癌的手术治疗中肝切除和肝移植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的管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治疗目的、手术和解剖技术上又有共同之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指导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实际,用辩证的方法和发展的观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直肠间质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肿瘤,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在直肠肿瘤中的发生率0.1%以下。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直肠肿瘤相似,随肿瘤逐渐增大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排便困难等。临床确定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能够治愈直肠问质瘤的唯一方法。格列卫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对术前降期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疗效。本例患者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肿瘤近肛缘,术中病理考虑为直肠闻质瘤,完整切除肿瘤后行保肛术。术后应用格列卫,随诊3个月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7.
论手术时间与外科医生的手术风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术操作时间的长短是衡量外科医生手术技能的重要指标,作者根据自己实施2万多例矫形外科手术的体会,试论手术速度与外科医生的性格特征、工作态度、手术风格及综合能力的关系.提出了要成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技能训练和学习要求.  相似文献   

18.
探讨IB期~ⅡB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特点及与FIGO分期的关系和FIGO与TNM分期的差异。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与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侵犯关系密切;FIGO分期高,间质浸润深及脉管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机会高;FIGO与TNM分期存在差异,而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的安全性取决于严格的术前分期、肿瘤直径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研究证实早期胃癌组织分型、肿瘤直径、淋巴结微转移与E1AF、MMP-7mRNA表达具有相关性,并使其具有侵袭转移的生物行为。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组织内E1AFmRNA、MMP-7mRNA表达选择治疗方式,以获取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