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朴素智力理论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智力理论的成年人对智力的经验性认识。对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个体如何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从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朴素智力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自己或他人智商的估计三个视角介绍了有关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成人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多包括问题解决、言语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这与科学智力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成人的朴素智力理论也受到环境、文化、“聪明人”原型年龄的影响;成人对智商的估计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成年人对智力的朴素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很可能塑造了智力的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发展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影响。因此,该理论指出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三种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变化。智力结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发展都要遵循四种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作为整合型智力理论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概念使用、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以及执行功能在结构中定位等问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3.
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冷英 《心理学探新》2001,21(1):33-37
加德纳提出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至少有7种,常见的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只是人类不同智力中的两种,还有5种其他智力,这些智力在人类和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同等重要。本文介绍了多重智力理论的产生、主要内容和在美国的影响,提出了该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领域.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普遍进化理论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相互独立;语言关联性假设认为,颜色词对颜色认知有重要影响;折衷的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影响,又受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还受语言和文化影响.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颜色认知包括物理-生理、认知-智力、社会-文化三个水平,涉及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和文化六个因素;三个层次、六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颜色世界.  相似文献   

5.
郝宁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8,31(3):654-657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生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6.
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对于自身的智能及其发展问题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人类智能的探索也一直是心理学中极为活跃的领域。随着认知科学、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对高级智能问题的探索。一、智力理论的发展几十年来,智力研究者们从心理学、心理计量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认知科学等不同角度和层次对人类智能问题作了种种探索,提出了各种智力理论,并在各种智力理论基础上编制了多种智力测验,对人们的智能进行评定和测量,促进了智力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智力研究中,把智力作为大脑内部的功能结构来进行研究,并提出智力理论的主要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和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7.
多重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关于智力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多种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智力,它由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节奏、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等七种智力成分组成,这些基本智力间的不同组合,反映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这个理论目前还有诸多争论,但因此掀起了一场教育思想的新革命,对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智力观、教学观、考试观和学生观都有所启迪,为教育者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潜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书的大部分读者大概对科学——一门,也许不止一门——较为熟悉。那么头脑中可能会产生下列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哲学?它与科学有什么不同?它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关系如何?在此,我们将试着对这些及有关的问题作些解答。  相似文献   

9.
以高度分化的g因素研究为理论基础,智力开发活动形成了神经潜能开发、心理管理与反省经验开发、专家技能开发、多元智力开发、社会分布式认知开发、知识表征重组开发、环境重组开发等智力要素开发理念以及一些代表性的实践。随着对智力结构的整合研究的出现和不断深入,智力开发理念和模式将由分化的要素开发向整合开发转变,以智力与其他心理结构、智力与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系统关系为基础的智力开发将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美国McCill大学B.M.Shore和A.C.Dover撰写。根据他们对元认知(MeTaeognition)、智力与天才的研究,认为R.J.Sternberg等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的关于智力的三重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才。他们从认知风格的有效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方面探讨了天才问题。结论认为,三重理论(元认知成份、操作成份和知识获得成份)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解释天才。最后,他们大胆地提出,也许不该把天才看作智力理论下的亚理论,而要把智力看作天才理论下的一个亚理论。  相似文献   

11.
人格与智力:一种交互作用的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在考察人格与智力的概念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格与智力之间可能包含的四层关系,Chamorro和Furnham(2004)提出的人格—智力关系的交互作用模型正是通过详细分析这些关系构建起来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人格特质为中心,将主观评估智力(SAI)作为人格与IQ测试成绩之间的中介变量,深入阐述了大五人格特质与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主观评估智力、IQ测试成绩及其与认知操作之间的交互作用,为理解人格与智力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华  王辉 《心理学报》2011,43(2):188-202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来源于75项研究的87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的标准(N=12882)。元分析结果发现, 整体上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有中等程度的相关(r=0.28); 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绩效衡量标准、实证数据特点和文化差异等会调节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多种调节效应中, 中国文化背景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强(r=0.37)。结果表明, 情绪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强度受不同因素影响会发生小幅变化; 文化差异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最为明显。此结果提供了情绪智力预测工作绩效的精确估计, 并能为未来情绪智力研究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庆安  吴国宏 《心理科学》2006,29(1):216-220
林崇德的思维结构模型,是其智力理论的核心。因此,林崇德的智力理论,是一种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不过,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远不止其思维结构模型。他所提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多元结构”的观点、“思维核心说”、“概括基础说”和“思维发展的模式”,也同样是其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观林崇德的智力理论,不难看出其四大特点: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第三,智力培养与智力评价的有机统一;第四,不变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申继亮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27-32
本文简要概述了近二十年关于成人认知发展的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认知论的角度,探讨了个体关于知识的认识变化,认为成人的认知结构具有开放性,其表现形式是辩证运算;第二种观点是从智力与先天、后天因素的关系出发,区分了晶体智力与流体智力发展的不同轨迹,认为晶体智力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且它的根本特征是适应性;第三种观点是以特定领域(即道德认知发展)为例,描述了成人道德认知发展的根本特征,认为成人期个体的认知发展并没有停止;第四种观点是从自我理论出发,强调了个体认知发展变化的实质是自我的发展变化,认为成人期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以33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说明反刍思维既可以对个体情绪产生消极影响,也可以对其产生积极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反刍思维的反省维度得分高于抑郁相关和沉思维度得分;反刍思维总分及三个维度都可以正向预测孤独感;反刍思维的抑郁相关维度负向预测情绪智力水平,反省维度正向预测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分别在反刍思维、抑郁相关和沉思三个变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可以缓解三个变量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关于思维结构的问题,还是多元智力的问题,均得到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的目的是(1)分析和比较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中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多元智力观的异同;(2)从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以及非认知因素等六个方面分析思维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三棱结构"理论;(3)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和讨论智力结构的难以穷尽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这些调研报告多以城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而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相当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农村中小学生中占多大比例?心理健康问题有无年龄、性别及学校类型上的特点?心理健康问题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如何?有哪些因素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为探寻  相似文献   

18.
斯腾伯格(R.J.Sternberg)三重智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三部分。一、论述斯氏对传统IQ测验的主要批评。二、介绍三重智力理论,尤以情境亚理论和经验亚理论为重点。三、对三重智力理论的基本评价:它拓宽了智力本质的内涵,为编制较理想的测验提供了较适当的基础,在三重理论的框架内能较好解决测验有效性和测验公平性问题;三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层级结构而非平行结构;经验亚理论与或分亚理论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情绪智力、组织公平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彬彬  钟建安 《心理科学》2008,31(2):475-478
本研究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组织中个体情绪智力、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通过情绪智力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中国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企业中288个样本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组织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与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智力对组织公平感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成分是斯腾伯格提出的分析智力操作的基本单元。成分分析是对智力行为心理机制的描述。但成分理论不能独立地说明智力,它隶属于斯氏三重智力理论的总体框架。论文分析了成分的性质、种类及其相互作用,并对个体和年龄差异在各种成分功能上的表现作出解释。成分理论的提出是对人脑黑箱软件意义上的工作原理的可贵探索。但它在可证伪性方面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